女宫寒吃什么中药快?
1.一种调节宫寒的中药
1.宫寒散
主要用于治疗宫寒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腹胀、胃脘疼痛、痛经、小腹不温、四肢冰冷、面色苍白、尿频、口淡、食欲不振等。创建于清朝中期,由纯中草药制成,包括海螵蛸、赤芍、地黄、制香附、吴茱萸、羌活、蛇床子、艾叶炭和何首乌。将上述药物研成细末,与米醋混合,涂于掌心(右手掌),浑身出汗。
2.红花暖宫蛋
取1鸡蛋,打个洞,加入1.5g红花,搅拌均匀,蒸熟。月经来潮第二天服用1丸,连续服用9天,然后在下次月经来潮的第二天服用,连续服用3-4个月经周期,可散瘀温宫。
3 .燕窝粥
燕窝滋补平和,能温和调理体质。红楼梦里的凤姐流产后身体虚弱,是因为她年轻时不懂保养。她用燕窝粥和清淡饮食慢慢调养。我们可以再加点料,把燕窝用清水泡一下,洗净沥干,和百合、雪梨(连皮)一起放在炖锅里,盖上锅盖焖45分钟,吃的时候加蜂蜜。
4.宫寒膏
中药黑膏药由当归、白芍、阿莎丽、川芎、白芷、香附、丹参、莪术等中草药制成。使用时,将两块膏药分别贴在关元穴和命门穴上。
5.红姜茶
取红糖50克(可根据个人口味增减)和去皮生姜4片,煮四至五分钟。月经来的时候坚持喝几天。一般一周左右喝一次。如果长期坚持,宫寒症状会减轻。
加强锻炼
为了增加血液循环,可以将黄芪、大枣或当归泡水饮用或煎服,以补气和调节血液,这也是一种有效的驱散宫寒的方法。
2.女性子宫寒冷的症状
1.发胖
宫寒的另一种表现是全身发胖,伴有气短乏力、失眠多梦、月经过少、不排卵等症状。子宫热量不足。为了维持其生理功能,身体会开始堆积脂肪。子宫越冷,脂肪堆积越多,就会造成肥胖。
2.月经异常
有时月经后色淡量少,月经前腹部有胀胀感,并有白带增多、腰酸或疼痛、乳房胀痛等现象,少数有恶心反胃。经期腹痛、小腹发冷、经血发黑有血块,部分女性痛经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
3.虚弱的体质
精神差,平时腰酸腿软,小便多,月经量少,欲望下降,舌淡苔白,脉沉。若真阳不足,则腰酸,面色暗黄,小腹自觉不温,四肢不温,主足寒弱,口淡无味,食欲辛辣干燥,尿频或大小便失禁,舌淡,苔白腻,脉弱。
3.女性如何预防宫寒?
1.多吃补气温补的食物。
比如核桃、大枣、花生,让先天的不足被后天的高能补上,不用担心上火,宫寒体质属于内热不足,不容易出现火一般热的症状。
用鲍鱼滋养
中医认为,鲍鱼能滋补清热、滋阴养颜、清肝明目,是女性的最佳滋补品。过去,在帝国医院里,献给嫔妃的中药药丸是用鲍鱼汁混合而成的,而不是蜂蜜。所以宫寒的女人要经常给自己做鲍鱼吃。
3.宫廷暖宫汤
此食可温补下半身的元阳之气,清代常作为嫔妃的月药膳。配料是鹿茸粉0.5g,冬虫夏草1,鸡蛋1,盐少许,一起蒸成鸡蛋汤。长期吃可以调理子宫寒凉,比吃药好。
散步
这类人倾向于安静平和,运动过度容易感到疲劳。其实“运动生阳”,寒性体质的人尤其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快步走是最简单的方法。走路,尤其是在鹅卵石路上,可以刺激脚底经络穴位,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保持全身温暖。
5.艾条灸
这是去医院的路。中医一般选择两个穴位:气海穴,肚脐下1.5寸,关元穴,肚脐下3寸。每天用艾条熏烤30分钟,长期坚持会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