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有哪些旅游景点?

绵阳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古称“府城”、“绵州”,是享誉世界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故乡。你知道绵阳有什么旅游景点吗?我们去看看吧!

绵阳西羌九黄山猿王洞

西羌九黄山猿王洞景区位于中国四川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4° 43 ',北纬31° 89 ',海拔2095米。它是中国西南最大的高山洞穴,也是中国西部著名的旅游洞穴。景区占地30平方公里,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猿王洞景区由高山溶洞、陡峭的黄金栈道、险峻的茶亭、原始森林、古老的羌族文化胜地组成。著名的猿王洞是中国西南地区罕见的高山喀斯特洞穴群。在猿王洞景区周围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23个各具特色的洞穴,包括岩云洞、甘龙洞和鲢鱼洞。猿王洞内有“串珠玉”、“珍珠白玉塔”、“美丽石林”、“瑶池洞”、“悬崖秦时”等数百处风格各异的神奇景观,虚实相间,被游客称为梦宫洞黄龙美景。猿王洞已成为集科学研究、古科学、观光游览、部避、会议、登山体育旅游、羌族风情旅游为一体的景区。拥有450个星级酒店床位,可同时容纳300人开会、用餐、住宿。

绵阳镇远古镇

镇远古镇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的一个名镇。它坐落在舞阳河畔,四面环山。这条河蜿蜒曲折,呈“S”形穿城而过,北岸是老府城,南岸是老卫城,远远望去,就像一幅阿泰地图。这两座城市都建于明朝,一些城墙和城门仍然存在。城市内外有大量的古建筑、传统民居和历史码头。镇远古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湘黔铁路、刘著复线、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铜仁、湖南枝江、贵航机场分别为90公里、170公里、270公里。该县东临湖南新晃,南接三穗、剑河,西接施秉,北接岑巩、铜仁的石阡。被誉为“滇楚要冲,黔东门户”。镇远历史悠久。自秦三十年(公元前277年)建县至今,已有2281年的历史,700余年间为元、清两朝道教和政府所在地。

据史料记载,镇远古称“竖眼大田溪洞”,是一个“鬼方”。夏至商代,居荆、梁西南,称“满静”。追根溯源,古代的镇远在历史上就位于“乌溪蛮”和“百越人”的交界处。

镇远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苗族古镇。西汉时属武陵郡。元阳郡建立于汉高祖五年。隋唐设资江县。宋高祖绍兴元年设镇远郡。元世祖至元十八年,镇远任沿河洞招募部,后改为军民总管理处。明洪武五年,镇远府迁址,属湖广。永乐十一年,建立镇远府,属贵州。清攻清制。民国初年,小镇很远。

镇远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登陆之地,也是首都和西南边陲,以及安南、缅甸、暹罗、印度等国的馈赠和使者的捷径和必经之地。它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明太祖朱元璋进军贵州,贵州水西使使臣哀翠夫人,奢靡不堪,派人献上牛羊、粮米、毛毯等物,欢迎王师到镇远。在郑德的第三年,哲学家阳明从贵州书院转移到江西庐陵。上班时,他走的是去镇远的路,买的是从舞阳河到水原的船。清代缅甸大使智行直也在卸任回国时经过镇远。此地既是黔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明弘治初年,镇远知府周莹说“欲通云贵,先守镇远”。在也有一种议论,“欲取滇楚,必取镇远”。在中国古典名著《儒林外史》中,吴不遗余力地用三章的篇幅描写了唐和苗首领别庄颜在镇远的进退和当时的风土人情。在虎门叱咤风云、赫赫有名的晚清爱国名将林则徐三度路过镇远。他在《镇远之路》一诗中,描写了这里的壮丽山河和险要地势:“两山溪流恶,秋烟切山脚下。行人在溪中山影,此身未倒。”

这座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地处入黔要道,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文物古迹众多,自然风光优美。有楼、亭、堂、宫、庙、祠、阁等古建筑50余处,古民居33座,古码头12座,古巷8条,古驿道5条。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

李白纪念馆

江油李白纪念馆位于江油市南14公里的青莲乡。现存遗址有龙溪大院、粉珠楼、太白寺、关彝墓、墨池洗、月亮墓等。龙溪大院是李白少年时住过的地方。它的后面是他的妹妹李的墓。相传“铁杵磨针”的故事就发生在医院门前的碾杵溪。离小溪不远是太白寺,那里有一个陈列室和阿明纪念碑。街小学里有个李白衣服墓,是村民悼念诗人的纪念建筑。这条街以北一英里处的粉红色竹楼,是李和她的好朋友张雪娥吟诗和刺绣的住所。不远处,有一口名为Xi墨池的常年水井,兄妹们在这里学习和练习书法。

馆内有敦煌石窟发现的唐代李白诗歌手稿、明清李白诗歌注释、李白墨迹及遗物照片拓片等。还有宋庆龄、周恩来、陈毅、郭超莫若和张爱萍写的匾额、对联和李白的诗。

李白(701-762),一个俗艳的紫罗兰,出生在中亚巴尔喀什湖附近的碎叶城。5岁随父李恪迁蜀,来到青莲居住。直到玄宗十三年(725),李白才在25岁时离开重庆三峡,“背井离乡,远游”。李白在蜀中的20年,是在“读奇书”和“背刘佳”中度过的少年时代。

一千三百多年前(公元701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诞生在绵阳江油。他就像一颗闪亮的巨星,照耀着整个盛唐和中国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家乡的山水孕育了他无与伦比的才华。他的自然、典雅、豪迈、壮丽的诗歌达到了浪漫主义诗歌世界的顶峰。这些诗词如长江,激荡着炎黄子孙的灵魂,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灵魂瑰宝。

“蜀曾闻秭归鸟,宣城亦见杜鹃花。一个叫,一个回肠,一个断,三月三月三回忆。”在李白漂泊的一生中,家乡的一切都成了挥之不去的记忆。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1962年,我家乡的人们开始修建李白纪念馆。1982年,这座集观光游览、学术研究、展览收藏、旅游服务于一体的著名博物馆正式开馆。博物馆位于美丽的昌明河畔,占地面积4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多平方米。与青莲故居、大矿山、读书台、斗矿山等20余处李白遗迹紧密相连。这里有宏伟的建筑群落,美丽的园林风光,丰富的展示和收藏,浓郁的文化氛围。江油李白纪念馆现已成为镶嵌在九寨沟旅游环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纪念馆内建筑均仿唐风格,规模宏大,古朴典雅,气势恢宏。踏入博物馆,感觉“祥云”袭人,默默聆听“华宇”;登“诗园”,宜兴快飞;倚着“绿荷塘”,碧波拍照片;杨《归亭》,无限感慨;祭奠“太白殿”,思清风;静息“小雅斋”,心与环境无声;邀酒月亭,流连事远;可以靠着亭子“问水”,可以在江上“看浪”。很难说如何享受胜利。其中之一是河水的清澈,两岸的青杨,三春的鸟鸣,四季的花香。景色美轮美奂,令游客流连忘返。

绵阳药王谷

王耀谷位于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与江油市接壤的王耀山上,海拔1400 ~ 2000米,总面积10平方公里。王耀谷紧邻九环路东线(江油-平武),距李白故里江油市23公里,距绵阳64公里,距成都166公里。

王耀谷所在的地区盛产中草药,山里有百年老药树。相传中医始祖齐波和药王孙思邈都曾在此山采药治病。山上的居民一直有祭祀菩萨的习俗,因此得名王耀谷。

王耀谷盛产65,438+060多种中草药。多年来,山上的居民一直以种植和挖掘中药材为生,主要生产天麻、杜仲、厚朴、厚朴等。,拥有现成的药林近万亩,是中国三大厚朴种植区之一。度假区内有近65,438+0,800株百年玉兰树。树干两人合抱,树冠20 ~ 30米。每年四月,满山的玉兰花盛开,颜色从白到紫,蔚为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