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和耳道炎症怎么治疗?

什么是角膜炎,如何分类?

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炎症反应俗称角膜炎。角膜炎患者伴有明显的视力下降和强烈的刺激症状。眼科检查可见角膜光泽消失,透明度降低,溃疡形成,睫状充血。

根据解剖层次分为深、浅两层。深层角膜炎:炎性病变局限于基质深部和后弹性层附近,浅层角膜炎:炎性病变局限于上皮层、前弹性层和基质浅层。组织学上,炎性病变主要在上皮,有时蔓延到基质的表面部分。

根据解剖位置分为中央部和外周部。中央性角膜炎:炎性病变位于角膜光学区(中央区4mm),多见于病毒性角膜炎、蠕动性角膜炎、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周边性角膜炎:位于角膜边缘的炎性病变多见于急性卡他性角膜炎、春季卡他性角膜炎和大疱性角膜炎。

根据病理变化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化脓性、非化脓性和肉芽肿性。急性角膜炎:起病突然,症状严重,可迅速形成角膜溃疡或穿孔的角膜炎,如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蠕动性角膜溃疡、淋球菌性角膜炎等。慢性角膜炎:起病隐匿,症状轻微,发展缓慢,病程长,很少引起角膜穿孔的角膜炎,如角膜实质、盘状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等。亚急性角膜炎:发病机制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的角膜炎。化脓性角膜炎:指引起角膜溃疡并有脓性分泌物的角膜炎。非化脓性角膜炎:指不引起角膜溃疡或有溃疡但无脓性分泌物的角膜炎。

根据外感、内生和混合病原体。外源性角膜炎:感染性致病因素从外部侵入角膜上皮细胞引起的炎症。内源性角膜炎:指由全身内部疾病引起的角膜炎症,多由过敏反应引起,如大疱性角膜炎。

按临床表现分为点、线、盘、钱、树、图。点状角膜炎:在角膜上皮层,有针头大小的浸润,迅速分解,荧光素可着色,多见于病毒感染。线状角膜炎:角膜上皮或上皮下的点状浸润融合扩展成线状,或位于角膜后壁的深条状混浊。盘状角膜炎:病变位于基质层,圆形灰白色,直径4mm以上,但仍保持完整,边缘清晰。钱状角膜炎:是一种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大小、数量、深浅不一的小圆盘状角膜炎,外形酷似钱。在中国,多为腺病毒8型感染。树枝状角膜炎和map角膜炎:两者都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角膜细胞浸润、坏死、脱落,产生不同形状和深浅的溃疡和混浊。

根据炎症的性质分为溃疡性和非溃疡性。溃疡性角膜炎:角膜炎症浸润进一步扩大加深,上皮至基质坏死脱落形成伤口。

根据病因,细菌、病毒、霉菌角膜炎等。

细菌性角膜溃疡最常见的病原体是什么?

在细菌性角膜溃疡的病原体中,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和液化莫拉菌是最常见的。感染的原因往往与微小的角膜外伤或异物取出后的污染密切相关,也与患者免疫力低下有关。

肺炎球菌性角膜溃疡又称蠕动性角膜溃疡,常见于农村收获季节,多为角膜损伤或异物取出后角膜感染的结果。表现为眼部突然疼痛刺激,眼球混合性充血,角膜损伤处有灰白色微凸起浸润灶,迅速发展为溃疡,表面附着灰黄色脓液,污秽不堪。溃疡一侧为密黄色浸润,为凿子样缘;另一边比较干净,递进的边际继续向外扩展,同时向更深层次递进。有时溃疡不明显,基质内积聚黄灰色脓液,称为角膜脓肿。脓肿和角膜穿孔往往在穿孔后逐渐愈合,形成角膜粘连性白斑。细菌毒素侵入前房引起前房积血,故又称前房积血性角膜溃疡。感染也可以累及眼内组织,甚至破坏眼球。

链球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表现与肺炎球菌性角膜溃疡相似,但较少有蠕动倾向。

绿脓杆菌角膜溃疡主要由外伤和污染的眼药水引起,也可见于戴隐形眼镜的人。绿脓杆菌在角膜中比在培养基中更活跃。一旦感染,往往在24小时或48小时内破坏整个角膜,表现为大量黄绿色分泌物或坏死组织。

液化莫拉氏菌角膜溃疡,常存在于人的呼吸道,一般无毒性。这种溃疡多为中央型,形状较小,进展缓慢。它的特点是罕见的穿孔,但也会有前房积血,但脓量很少。病人的症状很轻微。

铜绿假单胞菌角膜溃疡的病因、临床特点和预防措施是什么?

绿脓杆菌角膜溃疡是由绿脓杆菌引起的极其严重的急性化脓性角膜溃疡。最常见的原因是角膜外伤和使用受污染的眼药水,这也可以在暴露的角膜炎或戴隐形眼镜的人身上看到。铜绿假单胞菌存在于土壤和水中,也可存在于正常人皮肤和健康人结膜囊。绿脓杆菌在角膜中的活性高于在培养基中的活性,因此在角膜外伤或角膜异物取出后,使用污染的眼药水导致感染的概率很高。

临床上该病来势凶猛,起病急,发病时间在数小时之内。发病时可见剧烈的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刺激性症状。临床表现有四个特点:①发展极为迅速。②主要影响角膜基质,很快扩散到整个角膜,可在数十小时内刺破角膜,有时早期在角膜缘出现灰黄色浸润环,很快角膜完全溃烂。③大量前房积血。④绿脓杆菌能产生黄绿色色素,所以分泌物是绿色的。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劳动保护。一旦发生眼外伤,必须立即去医院,由专业人员处理。同时,禁止使用不洁眼药水。由于绿脓杆菌可污染和存活于多种滴眼液中,如狄奥宁、地卡因、可的松,甚至磺胺、青霉素、荧光素溶液,当角膜损伤时,使用储存数天的滴眼液是危险的,尤其是荧光素溶液检查。

一旦确诊,应局部和全身使用庆大霉素、多粘菌素B或粘菌素拮抗剂,并将庆大霉素滴剂装入输液瓶进行眼部冲洗,效果良好。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因特点和临床表现有哪些?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致盲率高的顽固性化脓性角膜炎。近20年来,由于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的广泛应用,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发病率相对增加,已不再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目前国内报道资料最多的是曲霉属,其次是镰孢菌属、假丝酵母属、酵母菌属、头孢霉属等。大多数病人是农民。虽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集中在农业夏收和秋收季节。最常见的角膜损伤是切伤、指甲凿伤和继发于其他性质角膜炎的真菌感染。有人认为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抗生素滴眼液容易导致真菌感染。近年来,因佩戴隐形眼镜而受到污染的人越来越多,全身或局部免疫力低下也是因素之一。

临床上,不同的致病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但* * *的症状相同,均为缓慢起病,轻度刺激。早期的溃疡是浅表性的,表面覆盖有灰色或乳白色的“苔鳞”,干燥,稍有光泽,“苔鳞”容易清除。基底层有菌丝,浸润比较密集。边界被菌丝拉长,形成伪足。有时因胶原溶解,浸润边缘出现浅沟。当浸润发展到深部时,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明显的溃疡。随着真菌毒素侵入前房,引起虹膜炎和前房积血,晚期前房积血粘稠,常含真菌。溃疡终于可以突破,引起眼内炎。整个病程发展缓慢,可持续2 ~ 3个月。因为真菌菌丝体具有深层生长的能力,容易复发,有时溃疡初期愈合,但又复发。

诊断一般通过真菌涂片检查或真菌反复培养来确诊。由于涂片检出率低,培养时间过长,对于作物外伤后的溃疡应首先考虑真菌性溃疡的可能,积极采取治疗措施,特别是对发病不太突然的病例。

真菌性角膜溃疡怎么治疗?

真菌性角膜溃疡主要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0.25%两性霉素B(结膜下注射易引起结膜坏死,临床上要特别注意)、金霉素眼膏、制霉菌素眼膏和10%大扶康、1%咪康唑、1%克霉唑等。,持续3 ~ 0天。无论是全身还是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都是禁用的。因为这种疾病经常引起虹膜炎,所以我们应该经常注意扩大瞳孔。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近年来确定的手术治疗方法,其适应症主要是药物治疗无效,或角膜溃疡穿孔、眼内容物脱出或继发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是拯救眼球的拯救行动。由于真菌菌丝垂直生长,结合真菌毒素、蛋白水解酶和可溶性真菌的抗原,真菌菌丝可以长得很深,甚至侵入眼部,手术很难将眼部的真菌清理干净,因此术后经常出现复发。所以,对于没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强调先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湿热所致,治疗时要分清湿热的侧重点,选用清热祛湿的药物。常用的方剂有除湿汤、甘露饮。此外,也可采用中药熏蒸或雾化治疗。

常见的病毒性角膜炎有哪些种类?

病毒性角膜炎可由多种病毒引起,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对视力的损害程度因病变部位、炎症严重程度、病程长短、复发次数及是否有混合感染而异。临床常见的病毒性角膜炎包括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牛痘性角膜炎和带状疱疹性角膜炎。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炎。根据抗原性和生物学特性,病毒可分为ⅰ型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病变可侵入角膜各层,并相互转化。典型的形式有树枝状、地图样、盘状和角膜葡萄膜炎。

痘苗角膜炎:由痘苗感染引起的角膜炎,常因痘苗溅入眼内或被痘苗脓污染的手指带入眼内而引起。一般在3天潜伏期后发生,除结膜和眼睑出现牛痘疹外,约30%有角膜炎。浅层角膜炎和浅层角膜溃疡是主要病因,基质角膜炎和盘状角膜炎较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消灭了天花,因此放弃了接种牛痘疫苗,这种疾病将来也会灭绝。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入三叉神经眼支引起的浅表树枝状或间质性角膜炎,伴有严重神经痛,分布区皮肤上有串珠状疱疹。带状疱疹病毒和水痘病毒属于同一种病毒,所以也叫V-2病毒。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是一种潜伏的病毒感染疾病。带状疱疹病毒在静止状态下潜伏在三叉神经节内,在细胞免疫力下降和外界刺激的诱导下复发。这种角膜炎可表现为点状、钱状、树枝状和间质性角膜炎、盘状角膜炎等。本病常并发眼睑带状疱疹,伴有严重的葡萄膜炎,引起前房积血或脓液积聚。基质层混浊区常可见类固醇沉积,虹膜可萎缩。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病因是什么?

单纯疱疹病毒,英文缩写为HSV,引起角膜感染,称为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它是世界上危害最大的感染性眼病之一,发病率居角膜疾病之首。其特点是类型多,易复发,发病机制与免疫状态有关。由于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常因反复发作而严重损害视功能。临床上尚无控制复发的有效药物,因此仍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怎么治疗?

一旦得了单纯疱疹性角膜炎,要及时治疗。治疗可以用药物、手术等方法。

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如碘苷,又称单纯疱疹,主要适用于首次发作的病例,反复复发的病例宜改用其他药物;阿糖胞苷有一定疗效,但对正常细胞有毒性,故常使用其衍生物环胞苷;利巴韦林又称病毒唑,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疗效好,对正常细胞毒性低。阿昔洛韦又称无环鸟苷,是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尤其对疱疹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他抗病毒药物如阿糖胞苷、三氟甲基胸苷等。也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因其具有抑制角膜免疫反应和抗炎作用,后期常用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治疗,但应掌握以下原则:①禁止上皮性或浅表性角膜炎症。因为它能激活病毒和胶原酶的活性,促进病毒繁殖,使疾病向更深层次发展。还会抑制上皮再生,甚至引起溃疡穿孔。②仅用于无溃疡的深部炎症反应患者。因为深部HSK,尤其是盘状角膜炎的发病机制也是对病毒抗原过敏,所以使用皮质类固醇是合理的,但要同时使用抗病毒药物。1 ~ 2用荧光素染色,每天一次。如果有溃疡,立即停止使用,按溃疡处理。

手术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方式。常用的方法有:机械清创、前房穿刺、结膜瓣遮盖、角膜移植等。

中医治疗是根据病因辨证施治。风热犯者,选银翘散祛风清热;如果肝胆发炎,选择龙胆泻肝汤的清肝泻火剂;因湿热熏蒸,选用三仁汤为清热祛湿剂;正能量亏虚,邪气尚存者,需扶正祛邪,选用地黄丸加减方治疗。中药除了内服外,还配合局部治疗,常选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滴眼液,如黄芩滴眼液;如果病情严重,银黄注射液可作为结膜下注射。此外,中药汤剂可在服用前熏制,或雾化。

浅层点状角膜炎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浅层点状角膜病变是一系列累及角膜上皮、上皮基底膜、前弹力膜及其邻近的浅层角膜基质的点状病变,临床上统称为浅层点状角膜炎。临床上分为三种,即点状上皮角膜炎、点状上皮糜烂和点状上皮下浸润。在大多数特定疾病中,这三类病变同时并存,但严重程度和范围不同。

浅表点状角膜病变的原因复杂多样,一般包括:

细菌性:葡萄球菌性睑缘炎常伴有角膜下L/3上皮糜烂,边缘有浅表点状炎症和皮下浸润;其他种类的细菌性结膜炎常伴有三种类型的浅表点状角膜病变,可散在或弥漫于整个角膜,典型表现为累及角膜周边部分。

病毒性:急性病毒性结膜炎的任何早期阶段都可能导致点状上皮糜烂。

毒素:经常外用眼药水(抗生素、抗代谢药)和紫外线(雪盲、电焊等。)照射。

机械性和化学性损伤:上皮擦伤、倒睫、暴露、各种化学清创(碘酊、三氯乙酸等。),PR K后上皮基底膜变性,营养不良。

其他:病因包括免疫相关性干燥性角膜炎、上巩膜缘结膜炎、春季结膜炎、花粉及药物过敏、神经营养性角膜炎等。

治疗主要是去除病因,抗炎抗感染和小牛血清、人工泪液等营养制剂。中医常将本病分为风热证和肺肾阴虚证。风热证用疏风清热药治疗,肺肾阴虚证用滋补肺肾的中药治疗。也可用中药熏蒸或雾化。江苏省中医院眼科中心用中药眼罩治疗此病效果较好。

基质性角膜炎有哪些类型,其病因特点是什么?

基质性角膜炎是指角膜基质弥漫性炎症浸润,不引起溃疡性组织缺损,是角膜的抗原抗体反应。主要有结核性基质角膜炎、梅毒性基质角膜炎、麻风性基质角膜炎。

结核性角膜基质炎:结核性角膜病变是在眼部其他部位结核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为继发性,可见于以下情况:①结核病变从周围结膜或巩膜扩散;(2)从葡萄膜沿房角或角膜背面延伸;③睫状体结核结节突破巩膜静脉窦,使结核杆菌在角膜后部扩散;④是结核性葡萄膜炎扩散并直接侵犯角膜后部所致。单眼疾病,仅侵犯部分角膜,基质中深层出现点状或结节状浸润灶,呈灰黄色,被新生血管侵犯,留下较厚的疤痕。病程缓慢,易复发。

梅毒性角膜基质炎:角膜对梅毒螺旋体过敏反应引起的基质弥漫性炎症。其发病机制为免疫炎症反应,胚胎期或获得性感染的螺旋体扩散至角膜,随血液致敏角膜组织。之后,当隐藏在身体其他部位的螺旋体抗原或毒素随血流到达致敏角膜时,则是由于局部抗原抗体反应或抗原抗体反应所致。补体反应和发病。梅毒性角膜基质炎主要发生在先天性梅毒患者,双眼同时或先后发展。后天性梅毒偶有发生,但多为单眼,该病在国内已几乎绝迹。眼部表现:有明显的刺激症状,角膜后部有沉积物,角膜实质呈雾状,有刷状新生血管,最后角膜基质内残留有或多或少的浑浊斑和萎缩血管。

麻风角膜叠层炎:麻风可通过血源感染眼面部,引起面神经颞颧支和三叉神经面支损伤,使眼睑位置异常,正常眨眼动作和角膜反射消失,导致暴露性角膜炎,引起角膜混浊和损伤,麻风还可直接侵袭角膜,引起角膜叠层炎。主要表现为早期细小点状角膜炎,后期发展为弥漫性浅表点状角膜炎,继而出现盘状基质浸润或弥漫性基质浸润及新生血管。你应该首先使用抗过敏药物,如;用于抗过敏治疗的顺铂或扑尔敏。过敏治好后,在耳道内擦‘皮康膏’就行了,对治疗中耳炎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