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比较

可见,蒙医和中医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蒙古族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蒙医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蒙药作为蒙药的组成部分,具有“二劲、五行、六味、八性、药性、药用功能(功效)”,是历代蒙医学家根据蒙药理论体系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

蒙医和中医虽然都是传统医学,但在临床用药上是有区别的。很多蒙药和中药可以互换使用,但有些药的作用机制不同,比如肉豆蔻。中药用于温中、行气、止泻,蒙药用于治疗心脏病。一些蒙药很少被中医使用,但被中医广泛使用,如石榴、黑冰片、栀子、川季花、沉香、蒙古萝卜等。蒙药的炮制方法、辅料、炮制程度也与中药不同,蒙药多为生活用,服用方法和剂量也不同。正因为如此,根据蒙药理论制成的蒙药,具有药味浓、用量少(一般煎服3-5g,丸散1.5-3g)、药性强、作用独特、疗效突出的优点。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证明蒙医在治疗半身不遂、风湿、类风湿、心脏病、胃病、肺病、妇科病、偏头痛、咽喉痛等方面有一些独特的方剂和疗效显著的蒙药,深受民族医和患者的欢迎。

20世纪70年代以来,蒙医药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国家高度重视和关心医药标准化工作。在1970-1972内蒙古药物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用蒙汉两种文字编辑出版了《内蒙古中草药》两本书。在对1972至1977的蒙药材进行全面调查和考证的基础上,制定了部分蒙药材和蒙药的国家标准,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首次公布了蒙药。接着,内蒙古卫生厅组织编写制定了《内蒙古蒙药药材标准》和《内蒙古蒙药标准》,并于近年修订,颁布为《卫生部标准》。在自治区有关单位总结的多年临床经验和蒙医药临床规范化研究的基础上,经专家论证会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7年颁布了《蒙医药妇儿疾病诊疗规范》。与此同时,八个省、市、自治区的新一代蒙医学正在茁壮成长,蒙医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蒙药的发展,蒙药的生产,蒙药的研究都在蓬勃发展。目前蒙医已经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吸引世界的目光,要更好地为全人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