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水少了怎么办?坐月子吃什么,奶什么?
说到牛奶,最常问的问题是:吃什么能喝到奶?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定的食物对下奶有很大的帮助。想要奶水充足,营养均衡是基础。至于“喝浓汤加牛奶”、“喝米酒加牛奶”、“喝中药加牛奶”等说法,有的没有科学依据,有的会影响牛奶甚至健康。
一、浓汤不加奶会发胖。
浓汤没有挤奶的神奇功效,反而会让人发胖。猪蹄汤、鲫鱼汤、鸡汤是最受推崇的浓汤,在过去确实管用,因为蛋白质是影响下奶的最重要的营养。当时孕妇大多营养不良,喝肉汤既补充了脂肪又补充了蛋白质,自然有利于下奶。但是,现在的产妇基本都处于营养过剩的状态。分娩的时候身体已经为下一次奶预留了3-4公斤的脂肪,没必要用浓汤来催乳。
太浓的汤不仅影响孕妇的食欲,还可能引起婴儿脂肪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还会增加能量积累,导致肥胖。新生婴儿的胃很小,根本喝不了太多的奶。如果大量喝汤促进泌乳,乳汁过多可能造成乳腺导管堵塞,增加患乳腺炎的风险,所以产后第一周不要喝太浓的汤。
如果要喝的话,也要把鸡皮去掉,把猪蹄上的肥肉多去掉再熬汤,熬汤后撇去浮油,少喝。
第二,喝米酒喝中药受伤的是孩子。
不管是否有利于产奶,米酒和酒糟都不推荐。因为只要血液中有酒精残留,乳汁中就会有酒精残留,影响宝宝的神经发育。
至于喝中药给奶,不建议,因为中药成分不确定,会不会进入奶中,宝宝对其是否敏感,就更不确定了。
三、牛奶的两个基础:营养均衡,多喝水。
想要多奶,首要的是营养均衡,水分充足。均衡营养的大原则是“食物多样化”、“少吃多餐”、“少油少盐”。土豆、果蔬、鱼、蛋、肉、奶每天都不能少。如果你是素食主义者,或者因为饮食偏好,不能达到营养均衡,可以补充一些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
多喝水的原因是每天分泌的乳汁量与饮水量密切相关。建议每天喝2100 ml。不要等渴了再喝,要从早喝到晚,尤其是1杯再喂。除了2100 ml的水之外,建议从粥、奶、汤等流质食物中获取的水分达到1700 ml,也建议分散在正餐和餐中。
四、挤奶的四大因素
除了均衡的营养和充足的水分为产奶提供物质基础外,以下因素也至关重要。
频繁吮吸
最好让宝宝在产后半小时内联系妈妈,产后1小时内开始奶。因为吸奶越早,吸得越快,开始吸奶后吸得越勤,奶水越多。每次喂奶的时候把一个乳房排空换到另一个乳房也有利于促进乳汁的分泌。
(2)适度运动
提醒孕妈妈,可以在产后第二天开始做产后运动。可以搜索产褥期运动,一般是平躺,然后做一些缓慢的动作,活动上肢、下肢、腹部、腰部。每个动作做8 ~ 16次。剖腹产需要伤口愈合好才能开始活动。这种适度的活动可以产生愉快的内啡肽,也有利于泌乳。
至于慢跑、快走等运动,建议休息一个月,6周后再做。当然,产后的具体前几天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而定,运动要循序渐进。
(3)充足的睡眠
希望月子里所有的妈妈都能尽量陪孩子睡觉,因为晚上睡不着。所以白天各种琐碎的家务都是在家人的帮助下完成的。如果你做得好,不要担心。我妈重点是喂奶,恢复健康。
妈妈总是需要半夜起床喂奶,所以要睡到天亮更是难上加难,但是睡眠不足和过度疲劳都会影响泌乳,所以让家人多操心家务或者找个月嫂或者小时工帮忙,妈妈白天也需要多睡觉。
(4)愉快的心情
最后,宝妈们一定要保持好心情。心情不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影响母乳喂养,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事,一定要放松心情,保持好心情。对于新手妈妈来说,肯定会手忙脚乱,必然会给你带来压力,也会影响哺乳,所以要学会缓解压力,可以静静地听轻音乐冥想一会儿,或者看一些让你放松的休闲书籍。
总之,不要到处寻找和尝试挤奶的药方,这样只会让你感到压力和焦虑,反而会影响挤奶。想好好挤奶,只要记住两个基础,四个要点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