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鼻源寒证与肺气虚
2英文参考鼻窦炎肺阳虚证型【中医术语审定委员会。中药术语(2013)]
3定义肺阳虚型鼻窦炎是指肺气虚寒,表现为轻、重鼻塞,白鼻塞,鼻塞加重,嗅觉减退,鼻粘膜红肿,中鼻甲肥大或息肉样变性,中鼻道或嗅沟内有黏稠分泌物,头晕,气短,乏力,声音低沉,面色苍白。
4鼻窦寒证与肺气虚症状鼻窦寒证与肺气虚患者鼻塞有轻、重之分,鼻涕黏稠呈白色。轻度受风寒时,鼻塞加重,鼻涕增多,打喷嚏,嗅觉减退,鼻粘膜红肿,中鼻甲肥大或息肉样改变,中鼻道或嗅沟内可见粘稠分泌物[1][2][3]。
一般症状为头晕、头胀、气短乏力、声音低沉、面色苍白、自汗畏寒、咳嗽痰多、舌淡、苔薄白、脉缓弱[1][2][3]。
5证候分析:肺气虚弱,邪气郁结于鼻,聚集窦窍,侵蚀肌膜,津液衰竭化为鼻涕,故鼻涕白而粘,无臭[3]。
鼻内肌膜失养,所以肿胀泛红,肺气不足,表里不一,抗邪能力弱,外邪易侵,所以天冷时鼻塞,加重流涕症状[3]。
肺虚则导致清阳之气郁结,身体失养,肌肉松弛,故头晕、自汗、恶风、气短、乏力、懒言、失明[3]。
肺气虚则失职,故咳嗽痰稀[3]。
舌淡,苔薄白,脉缓弱,为肺气虚寒之象[3]。
6治疗鼻腔、肺气虚寒证6.1方剂治疗6.1.1治疗方法温补肺气散寒[3]。
6.1.2方剂可选温肺止流丸【注】温肺止流丸(选药大全):人参、荆芥、阿莎丽、诃子、甘草、桔梗、鱼脑骨加苍耳子、辛夷、白芷;温肺停流丸用阿莎丽和荆芥散寒,用人参、甘草和诃子补肺。加入辛夷、苍耳子、白芷,使其能灌注毛孔[3]。
头额冷痛者,可加川芎、川芎散寒止痛[3]。
如果易受外邪侵袭,经常感冒,可加玉屏风散(注):黄芪、白术、防风,以益气强身,也可选择温肺汤(注):升麻、黄芪、丁香、葛根、羌活、甘草、防风、葛根。
6.2食疗6.2.1食疗方法温肺散寒通窍[2]。
6.2.2推荐的成分有人参、核桃、黄芪、细辛等[2]。
6.2.3饮食处方1。人参核桃饮:生姜10g,葱加水煎煮取汁,人参3g,核桃3个,一饮而尽嚼人参核桃[2]。
2.黄芪冬瓜汤:将黄芪30g煎煮去渣,加入去皮切块的冬瓜半个,照常煮汤,作为正餐汤食用,分三次[2]。
3.黄芪细辛茶:将炙黄芪30g、细辛3g用开水浸泡,以代茶[2]。
6.3外治法1)每日3-4次鼻内浸鼻灵,祛风散寒,有利于排脓流涕[3]。
2)用鱼脑石擤鼻涕,每日2 ~ 3次,散寒通窍,清除鼻涕[3]。
3)将小儿茶60g、蜈蚣30 g、冰片15 g用香油研磨成稠膏状,放入鼻内,每日2-3次[3]。
4)上颌窦炎,采用上颌窦穿刺冲洗,冲洗出窦内积脓并尽可能引流窦内积液,灌注鼻窦灌注液2 ~ 3 ml,达到温心祛风、消炎解毒、调和气血、滋养正气的效果[3]。
5)鼻痔堵塞,阻碍脓性鼻涕排出,应手术切除(见鼻息肉切除)[3]。
6.4针灸治疗6.4.1针灸主要穴位:项英、百会、上星、合谷[3]。
搭配点:竹储、田童、凤池[3]。
针灸方法:每次取一个主穴和一个配穴,留针10 ~ 15 min,每日1次[3]。
6.4.2艾灸颅会、额部、迎香升星,悬灸至患者感到发热,皮肤潮红[3]。
7鼻窦炎患者在日常保健中要注意擤鼻涕的方法。如果鼻塞很厉害,就不要强行擤鼻涕,以免邪气进入耳孔,导致耳孔疾病[3]。
急性患者要适当休息,注意营养[3]。
该病应积极及时治疗,以免急性转为慢性,久而久之难以痊愈,或成为其他疾病[3]。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积极治疗邻近器官的疾病[3]。
注意劳动保护,工作环境有粉尘者要戴口罩[3]。
8鼻窦炎患者应避免饮食不当,会加重鼻窦炎患者的病情或延长病程[2]。
鼻窦炎患者应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获得足够的维生素C,如柑橘类水果、葡萄、黑莓等。多吃五谷杂粮、豆类、坚果类,获取B族维生素,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抵御外邪入侵[2]。
鼻窦炎患者需要戒烟戒酒,忌食辣椒、大蒜、油炸等辛辣刺激性食物[2][3]。
9关于鼻窦炎鼻窦炎是疾病的名称[4]。《黄帝内经苏文气决论》出版。俗称脑漏(见经岳全术鼻证),又称脑崩(见外科巨著卷三)、脑渗(见医典六要)、脑泻(普济方卷五十七)、脑疏[三]、脑痨控[三]、脑砂控(见普济方卷五十七)是指以鼻涕浑浊、流涕过多为特征的鼻部疾病[1]。它之所以被命名为[4]是因为哭泣不仅仅是滴水。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3]。
《黄帝内经·苏文气决论》:“当胆热移至大脑时,会刺激鼻子。鼻深者,浊也。”继《黄帝内经苏文》之后,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论述也较多,根据《黄帝内经苏文》对其病机、部位、症状及“脑渗如鼻涕”的论述,还有其他病名,如脑漏、脑渗、脑循环、脑痨治等[3]。
《正宗外科学》卷四:“脑漏,又名鼻窦炎。总是由风寒凝结入脑,太阳蒸化而成。他流鼻涕,还是黄水,点点滴滴,久湿久干,头也晕了好久。”
鼻窦类似于西医的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3]。多见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急性副鼻窦炎、慢性副鼻窦炎,也可见于重度慢性鼻窦炎。
鼻窦炎发病率高,影响工作和学习,甚至引起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后果,应积极预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