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有哪些药用价值?
黄鳝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其肉、血、头、皮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黄鳝具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祛风湿的作用。黄鳝肉味甘,性温,有补中养血,治体虚之功效。民间入药,用于治疗体虚、咳嗽、湿热瘙痒、痔漏、肠风、痔漏、耳聋等症。黄鳝头烧成灰,空腹温酒送服,可治女子乳核硬痛。其骨入药,还治疥疮,疗效相当显著。其血滴入耳中,可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滴鼻可治鼻出血(流鼻血);特别是外用,可以治疗面瘫、面瘫。有人说“鳝鱼是眼药水”,过去患眼疾的人都知道吃鳝鱼好。经常吃鳝鱼有很强的滋补作用,特别适合体弱多病和产后的人。它的血还可以治疗口眼歪斜。中医认为其具有补气养血、温阳健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的保健功能。鳗鱼血清有毒性,但毒素不耐热,可被胃液和加热破坏。一般煮熟了吃也不会中毒。民间用鳝鱼血治病是否是血液中的毒素作用所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黄鳝的血有毒。误食会刺激口腔和消化道黏膜,严重损伤神经系统,使人麻木,死于呼吸循环衰竭。归经:肝;脾脏;肾经中药化学成分:每100g食物中含有80g水、18.8g蛋白质、0.9g脂肪、1g灰分、38mg钙、150mg磷、1.6mg铁。功效:益气血;补益肝肾;强健的筋骨;祛风除湿主治:体虚;营养不良;阳痿;腰痛;腰膝酸痛;寒热痹;产后沥滤;久痢脓血;痔疮和瘘管;小腿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