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手脚肿了怎么办?
有些老年人经常腿肿,尤其是久坐之后。用手按压小腿,一次一个坑。老年人的腿部水肿,一部分与心、肾、肝、内分泌疾病有关,相当一部分是特发性老年水肿。这种水肿多是老年人皮下组织间隙疏松,水分容易渗入组织间隙所致。此外,老年人血管舒缩功能和汗腺分泌功能下降,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心、肺、肾功能下降,内分泌功能不够稳定。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体内的水和钠停留在皮下空间,加重皮下水肿。对于老年性水肿,首先要找出病因。如果与疾病有关,要积极控制原发病;属于特发性水肿,不需要治疗。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下肢水肿,都要注意饮食和生活调理,适当补充蛋白质,加强锻炼,穿弹性合适的鞋袜,防止皮肤受损。水肿严重时,可服用黄芪、桂枝、茯苓皮、陈皮、白术等中药。这些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老年人腿肿很常见,占老年人的1/3以上。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有两种:一种是全身性的重疾,比如心脏病,比如心力衰竭;肾脏疾病,如蛋白尿和肾功能不全;肝病,如肝硬化;晚期癌症和消耗性疾病的恶病质患者。另一类是下肢血瘀症,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下肢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又称下肢静脉曲张。此病与长期站立工作,下肢冻伤有关。患者自觉四肢沉重,酸痛无力,小腿肌肉经常抽筋。因为局部皮肤营养不良,会并发湿疹皮炎、溃疡、丹毒等。二是下肢深静脉瓣膜未完全关闭。患肢感到沉重和疼痛。持续的深静脉高压和穿支闭合不完全,使深静脉血液回流至浅静脉,从而表现为下肢静脉曲张。一般彩色多普勒检查能清楚显示下肢深静脉及穿支的各种异常,从而明确诊断。第三,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见于以下四种情况:1。骨盆下肢手术等大手术后;2.重病在床;3.静脉挫伤、静脉输液、静脉炎症;4.血液高凝状态,如脾切除、癌症、应用止血剂或脱水剂、心肌梗塞、脑梗塞、动脉粥样硬化等。临床特征为发病突然,患肢(单侧)迅速肿胀疼痛,站立时加重。局部皮肤青紫,常称为“大腿挫伤”。患肢大腿小腿可增粗,腓肠肌有明显压痛,足背屈疼。患者容易出现肺栓塞,危及生命,应紧急入院。一般治疗包括抗血栓、降粘、应用活血利尿的中西药。日常生活护理要注意抬高患肢,适度运动,穿弹力袜,定期随访医生,及时观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