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中毒怎么办?

巴豆是巴豆的成熟种子,味辛、热、有毒。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巴豆味辛、热、有毒。入胃、大肠、肺经。功能:泻寒积,清利窍,祛痰,利水,杀虫。主治:寒积停滞,脘腹胀痛,急性疼痛,血瘀,痰癖,泄泻,水肿,外用治喉风,喉炎,疥疮,疣,痣。内服:丸散服,0.1 ~ 0.3g(用巴豆膏)。外用:用棉花包裹耳鼻,贴膏药或用丝袋擦拭患处。

医生对药物巴豆的评价

?巴豆,生猛熟慢,能吐能停,能升能降药。如果不揭膜就把这个东西盖上,会伤胃,不揭心会恶心。如果泡在重香水里,它会起起伏伏,如果和大黄一起用,它会缓解人,因为它害怕人的本性。巴豆,用的严谨的话,有抢病的作用,用的轻微的话,也有合拍的奇妙效果。王海藏说,它可以疏通肠道,止泻,这是千古的秘密。?(《本草纲目》)

?巴豆,推脏腑,开闭塞之药。左氏说,这药很刺鼻,很涩,充满热情,药性很强。能攻坚拔实,拔力拔力,毁滞追实,浮芒硝戟,追诸有形之顽疾,如痰饮、血瘀、痢疾、寒痰气喘及诸寒、鱼、面、油腻之食、果、积。除非是壮汉,否则不要轻易使用。?(《本草言》)

?巴豆,若急作水谷道剂,剥心膜油生吃;如果慢治是消除硬度和磨积的药剂,把烟炒得紫黑,研究一下。能清肠止泻,不为世人所知。?(《本草汤》)

?巴豆可运化五脏六腑,不破腹块积,可治伤寒寒热,湿疟。其性重而益,有破血排脓、攻痰排水之功。应根据证候的严重程度来应用,生用时猛攻,熟用时温补,去油时推陈出新,根据证候的轻重缓急来治疗。?(《这经典遇上原著》)

巴豆的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种子含巴豆油)34%~57% ~ 57%,含巴豆酸。巴豆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巴豆酸、Tiglic酸、亚麻酸、肉豆蔻酸、花生酸和月桂酸组成的甘油酯、巴豆醇-12,13-二酯(约占巴豆油的4%)、巴豆醇三酯(约占巴豆油的4%)。11种共致癌物已从油中的亲水性巴豆醇双酯化合物中分离出来,称为巴豆醇共致癌物A 1 ~ A4(A组)和B 1 ~ B7(B组)。巴豆醇酯是巴豆树脂的主要成分。

种子中还含有一种毒性球蛋白,称为巴豆素、巴豆苷(2-羟基-6-氨基嘌呤核糖苷)、生物碱、巴豆素、巴豆素、巴豆素、巴豆素、巴豆素、巴豆素和巴豆素。-谷甾醇、氨基酸和酶。

巴豆的毒副作用及解毒的急救方法:

兔皮下注射巴豆毒素的致死剂量为50 ~ 80 mg/kg。巴豆油酸的LD50在大鼠中为65438±0g/kg,在豚鼠中为600mg/kg。巴豆油注入豚鼠的腭部和悬雍垂可引起蛋白尿和血尿。

本品临床应用,因药性强烈,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与去壳巴豆、巴豆膏或熟巴豆的蒸汽接触可产生急性接触性皮炎;严重时,皮肤会出现水肿、水疱和脓疱,眼睛和鼻子会有灼热感、流泪、结膜炎和鼻黏膜炎。

巴豆油中所含的巴豆油进入肠道后与碱性肠液反应,析出巴豆酸,对胃肠道有很强的泻下作用和强烈的腐蚀作用,可引起肠道炎症,甚至出血性肠胃炎和肠道嵌顿。大便里可以带血和粘液,对肾脏也有刺激作用。人畜误食巴豆后可能出现严重的口腔炎、咽喉炎、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吃巴豆1 ~ 3小时可能出现严重腹泻。严重者可出现水样腹泻或血便、紫绀、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少尿、无尿和肾功能异常也可能因肾功能衰竭而出现。一些患者可以看到中毒性肝炎的症状,如肝肿大和黄疸。

中毒治疗:

1.口服中毒者应立即用温水洗胃,动作尽量轻,以免加重食道和胃黏膜损伤。口服冷牛奶、蛋清、豆浆等。洗胃后。黄连、黄柏也可煎服,凉服。同时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强心、输液、解痉、止痛等。

2.外用药中毒者可用冷水冲洗患处,或将黄连30 ~ 60克水煎后冷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