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磺酸简介

目录1概述2牛磺酸药典标准2.1产品名称2.1中文名称2.1.2中文拼音2.1.3英文名称2.2结构式2.3分子式及分子量2.4来源(名称)、含量(效价)2.5性状2.6鉴别2.7检查透光率2.7.1溶液2.7.2氯化物2.7.3铵盐2.7.8铁盐2.7.9重金属2.7.10砷盐2.8含量测定2.9类别2.10贮存2.11版本3牛磺酸说明书3.1药品名称3.2英文名3.3牛磺酸别名3.4分类3.5剂型3.6牛磺酸的药理作用3.7牛磺酸的药代动力学3.8牛磺酸的适应症3.9牛磺酸的禁忌症3磺酸的不良反应3.12牛磺酸的用法用量3.13牛磺酸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3.14专家点评4参考文献此为重定向词条,* * *享有牛磺酸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以下文字中的牛磺酸已被牛磺酸自动替换,您可以点击此处恢复其原貌,或使用备注显示1。牛磺酸的化学名称为氨基乙磺酸,是体内半胱氨酸氧化脱羧的产物,能与胆汁酸结合生成胆汁盐[1]。

2药典标准牛磺酸2.1产品名称2.1.1牛磺酸中文名称

2.1.2汉语拼音牛黄酸

2.1.3英文名牛磺酸

2.2结构式

2.3分子式和分子量C2H7NO3S?125.15

2.4来源(名称)和含量(效价)本品为2氨基乙磺酸。以干制品计,牛磺酸(C2H7NO3S)含量不得低于98.5%。

2.5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味,略带酸味。

本品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或丙酮。

2.6鉴别(1)取本品和牛磺酸对照品适量,加水溶解,稀释成每1ml含约2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根据有关物质的色谱条件,供试品溶液中,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应与对照品溶液相同。

(2)本品的红外吸收光谱应与对照品光谱一致(药物红外光谱采集图44)。

2.7检查2.7.1溶液的透光率。取本品0.5g,加水20ml使溶解,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药典二部2010版附录ⅳA)在430nm波长处测定透光率,不得低于95.0%。

2.7.2取1.0g氯化物,溶于水制成50ml,取25ml,依法检查(药典二部2010版附录VIII A)。与5.0毫升标准氯化钠溶液制成的对照溶液相比,不得更浓(0.01%)。

2.7.3取0.10g铵盐,依法检查(药典二部2010版附录VIII K),不得比标准氯化铵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溶液更深(0.02%)。

2.7.4硫酸根取本品2.0g,依法检查(药典二部2010版附录VIII 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溶液相比,不得更浓(0.01%)。

2.7.5取本品有关物质适量,溶于水,稀释成每1ml含约2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准确量取1ml,置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另外,将适量牛磺酸对照品和丙氨酸对照品分别溶解并用水稀释,制成每1ml含约2mg的溶液,将各适量等体积混合,摇匀,作为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二部2010版附录ⅴ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呈5mm宽的条状,以水-无水乙醇-正丁醇-冰醋酸(150: 150: 108)为对照品溶液,应显清晰斑点,系统适应性试验溶液应显如果试液显示杂质斑点,则不得超过1。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相比,其颜色不应更深(0.2%)。

2.7.6干燥失重取本品,105℃干燥4小时,失重不得超过0.4%(药典二部2010版附录VIII L)。

2.7.7取本品1.0g作灼烧残渣,依法检查(药典二部2010版附录VIII N),残留不得超过0.1%。

2.7.8取1.0g铁盐,依法检查(药典二部2010版附录VIII g)。与标准铁溶液1.0ml制成的参比溶液相比,不得更稠(0.001%)。

2.7.9取重金属灼烧残渣下残留的残渣,依法检查(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VIII H第二法),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百万分之十。

2.7.10砷盐取1.0g本品,加水23ml使其溶解,加盐酸5ml,依法检查(药典二部2010版附录VIII J第一法),应符合规定(0.0002%)。

2.8含量测定: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加水50ml使其溶解,加入5ml中性甲醛溶液(取甲醛溶液,加入5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至粉红色),按电位滴定法(药典二部2010版附录VII A),用氢氧化钠滴定。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溶液(0.1mol/L)相当于12.52mg C2 H7 no 3s。

2.9药用辅料、增溶剂。

2.10贮存和遮光,密封保存。

2.1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第三次增补

3牛磺酸说明书3.1药品名称牛磺酸

3.2英文名牛磺酸

3.3牛磺酸别名氨基乙磺酸;牛胆碱;牛胆汁成分;牛磺酸;泰瑞宁;牛磺胆酸;氨基乙基磺酸;2氨基乙磺酸;氨基乙烷磺酸;牛磺酸

3.4消化系统药物的分类>;肝病辅助药物

3.5剂型1。平板:0.4g、0.5g每片;

2.胶囊:0.4g,0.5g;

3.颗粒:每袋5g,含0.5g牛磺酸;

4.眼药水:0.5g(10ml)。

5.每次注射200毫克。

3.6牛磺酸1的药理作用。健肝利胆作用:牛磺酸可促进胆汁分泌,解除胆汁梗阻,与胆汁酸合用时,可增加胆汁通透性,具有利胆作用。还能降低肝脏中的胆固醇含量,减少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同时,牛磺酸还能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保护肝脏。动物实验表明,牛磺酸可防止实验小鼠四氯化碳引起的ALT升高,促进急性肝炎的恢复,预防脂肪肝。

2.解热抗炎作用:牛磺酸可能作用于中枢5-羟色胺(5HT)系统或儿茶酚胺系统,从而降低体温。动物实验表明,牛磺酸具有抗葡萄球菌作用,其抗炎作用强于人工牛黄,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免疫功能。另据报道,牛磺酸也有抗病毒作用;

3.镇静镇痛作用:动物实验表明牛磺酸的镇静作用明显强于戊巴比妥钠;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牛磺酸的镇痛剂量为65438±0g/kg,而解热作用仅在3g/kg时出现。

4.降压作用:向大鼠、猫、兔脑室注射牛磺酸,表现出降低血压、减慢心率、调节血管张力的作用。也有报道动物脑中牛磺酸代谢失衡与高血压有关;

5.强心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其强心作用与樟脑十分相似。这种作用可能与Ca2有关。研究发现,牛磺酸可以调节心肌细胞内Ca2的结合,逆转Ca2对心肌的不利影响。临床试验也证明牛磺酸对心功能不全患者有效,如与洋地黄配伍;

6.降血糖作用:家兔静脉注射牛磺酸或犬口服牛磺酸后可出现胰岛素样降血糖作用,作用较弱,但持续时间较长。实验表明,牛磺酸的降血糖机制是直接作用于肝脏和肌肉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

7.其他药理作用:牛磺酸对中枢神经元有普遍而强烈的抑制作用,对呼吸有兴奋作用。同时可以松弛骨骼肌,拮抗强直。据报道,牛磺酸可用于运动后抗疲劳。另据报道,局部应用牛磺酸可降低前列腺素引起的眼压升高;缺乏牛磺酸的饮食会导致视网膜病变,最终导致失明。及时服用牛磺酸对维持眼睛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此外,牛磺酸具有营养功能,可增强营养物质对细胞的通透性,促进脂质和磷脂的代谢,增强脂溶性维生素和激素的吸收。一旦缺乏,它会导致儿童发育迟缓和视力障碍,并增加癫痫的易感性。

3.7牛磺酸的药代动力学口服后从胃肠道吸收,血浆蛋白结合率很低,主要以原形排出,或部分与胆酸结合形成牛磺胆酸等化合物,从粪便中排出。

3.8牛磺酸1的适应症。用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胆囊炎等。

2.用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等感染性疾病。

3.可用于治疗急性鼻咽炎(感冒)、发热、疼痛、神经痛、癫痫、酒精戒断症状、关节炎、肌强直等。

4.牛磺酸滴眼液适用于急性结膜炎、疱疹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和沙眼。

3.9牛磺酸的禁忌症(不清楚)

3.10注意事项(不清楚)

3.11牛磺酸的不良反应。牛磺酸一般剂量几乎无毒,长期使用未发现不良反应。

3.12牛磺酸的用法用量1。(1)一般情况:1.2 ~ 1.6g每次,一日三次,或0.1mg/kg。(2)急慢性肝炎:每次0.5g,每日3次。

2.口服:用于眼科疾病(如急性结膜炎、疱疹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沙眼等。),5%牛磺酸水溶液可用于滴眼液,每次2-3滴,每日3-5次。

3.13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清楚)

3.14专家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