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钓鲫鱼自制配方(非商业饵料可在自家厨房制作)
早些年捕鱼,因为资源鱼多,渔民少,在面粉饵料中加入一些清酒曲、蜂蜜、香油等简单的香料,就会屡屡得手。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的破坏,可捕的鱼的数量急剧下降,鱼的味道变得更加挑剔,因此饵料添加剂也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很多喜欢野钓的渔民还是愿意用简单的原料制作适合这一带鱼情的面饵。本文介绍了面粉饵料的几种选材、调制、配伍方法,与广大渔民探讨。
面粉饵料添加剂有两种:曲酒、麻油、香精靠气味诱鱼,糖、蜂蜜、味精调味,鱼骨粉、虾粉、蚯蚓粉、红薯、豆饼、发酵饵料有双重甚至多重作用。面粉饵料的制作原则应以环保为主,以风味为主,颜色为辅。经验结论是气味越香越奇怪,吸引的小鱼越多。大鱼还是比较喜欢自然清淡,微发酵的。平时细水,生塘要用淡香淡味,肥水,熟塘,滑鱼,很多人要用香味十足的面饵。味道咸、甜、腥、发酵。那么香味是用来做什么的,又是从哪里来的呢?除了鱼饵专用香精外,也可以使用食品添加剂,但用量不易掌握,宜轻不宜强。天然香料有酒曲、芝麻、油菜籽、紫苏、大麻等。用于加工熟食的中草药香料,价格便宜,气味浓烈,可选择性使用。但由于香的深浅不一,品种繁多,药理复杂,大多闻起来香,但大多有苦味待解,初学者很难掌握,容易产生副作用,应少用。常用的主要品种有丁香、肉豆蔻、茴香、白芷、肉桂和八角。味道可以用红糖、白糖、蜂蜜调成甜的,用酱油、干酱、面酱等食用调料调成咸的,都是经过发酵的。在医学上,将口服维生素压成粉末,加入面粉饵料中,也有一定效果。
总之最好用天然原料的原香,同时突出一种香味,不能变成奇香。根据地域特点,选择适合当地水域的香型。鲫鱼饵料宜香、味淡,鲫鱼饵料宜鲜、腥、甜、咸,草饵料宜微甜(最好是瓜果型),微酸。
面粉饵料的雾化、软硬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如果饵料球入水后融化太慢,在水中会处于硬球状态,严重影响咬饵率,会出现假信号,导致主动漂,无鱼。饵料雾化会增加诱鱼范围,扩大目标,容易把鱼留在窝里。但是,鱼饵太软,散得太快。虽然能在流水深水中诱鱼,但也有鱼一吃饵就脱钩,成为空钩的弊端。所以在静水、缓流、浅水区使用饵料时可以松一些。如果流量大,在水深、鱼稀、鱼大的情况下,必须相对增加饵料面团的硬度,使饵料面团变松。可加入炒细的麦麸、米糠,蒸熟的玉米粉或其他增粘剂增稠。浮钓时用面粉做增粘剂,会大大影响饵料的雾化速度,同时由于面筋的存在,也不利于鱼钩的穿透。
这是一种制作鱼腥味面粉诱饵的方法:
材料:玉米粉150克,细豆饼150克,细麦麸150克,鱼粉300克,干海苔100克。
香料:八角,肉桂,茴香,丁香,花茶。
调料:酱油、糖、味精。
处理方法:
1.将玉米粉、豆饼、麦麸用文火煸炒,用少许植物油加热,放入海米中煸炒,倒入鱼粉,用文火烤。
2.将熟料混合均匀,剩下100g鱼粉。
3.将香料分别磨成粉末,比例为八角6份、肉桂4份、茴香8份、丁香1份,每份相当于半粒米的体积,与主料混合均匀。
4.烧开600 ~ 700g水,加入调料和花茶调料,将拌好的面饵烫均匀,不挂面。
5.将烫好的面饵蒸20分钟,取出晾凉。
6.待饵料冷却后,撒上剩余的熟鱼粉,取一个小球,用鱼塘水揉搓。揉多了会粘,掺水了会软。鱼饵球的软硬度将取决于水的情况。使用时将面团与水混合,不要全部放入水中。取揉好的面粉鱼饵,上钩。
在投喂饵料时,用羊油代替食用油,也就是腥的饵料,用各种香精代替香料,可以制成不同的饵料。但最好在混合饵料蒸熟后添加粉状香精,或减少蚕蛹粉或虾粉的添加量,以增加肉味或鱼腥味。如果在鱼饵中加入两个臭鸡蛋,就会变成臭鱼饵。明明是鱼饵掺在变质的食物里,而不是增粘剂,用海竿钓大鱼。
春天鱼喜欢吃肉饵,可以加鱼粉,或者新鲜时把活蚯蚓、红虫揉成饵。夏天,大鱼爱吃素饵。一半加地瓜丁或者糯米粥,容易让大鱼用饵打重窝。
自制面粉饵是钓鱼活动的前奏,其独特的趣味就在于此。当一次鱼饵大厨,在鱼忙的时候叫“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