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的编织

在农村,簸箕就是常见的簸箕。黄澄澄的小米和白米粒都是回仓的,我们还得靠它们去糠,完成最后一道工序。虽然如今的风谷机、碾米机各有各的功能,但在农村,簸箕依然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农产品。

簸箕形似大锣,结构简单。但是编织簸箕涉及到几道工序,是传统的手工工艺。从中可以看出能工巧匠的技艺。

首先,选择竹子。竹子品种要好,不要太老也不要太嫩。老旧,难操作,容易坏;嫩,容易被虫子吃掉。这里有一个掌握温度的问题。

然后就是编织簸箕排(俗称簸箕底),就像编织床垫一样。为了节省材料,先编织一个方形的竹筏,然后逐渐展开成直径略大于簸箕直径的正八角形竹筏。编好木筏后,用尺子画一个圆,用锋利的刀把木筏剪成圆形。

夹紧排是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簸箕耐用不耐用主要看这个。夹紧排必须是箍。箍要用上好的竹子,周长是簸箕直径的三倍多一点,宽1.5厘米到2厘米,厚0.5厘米到0.7厘米。两个圆环,一个内圈,一个外圈。夹排时,先将内箍平放在圆排上;然后拆下外箍,用一端沿内箍周边拉起圆排;然后用夹子夹住整个零件块;然后在内圈附近钻孔绑铁丝。虽然操作不算太复杂,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操作自如的。

最后一步是绑藤蔓。以前是用藤条做原料,所以叫藤条装订(现在原料改成了塑料片)。在这之前要钻一个洞,直径3厘米左右,已经填满了整个铁环。能工巧匠扎藤时手臂放松,仿佛少女在飞针,在一根线上行走。太美了。

我们希望簸箕早日结束使命,走进博物馆,也希望传统手工艺得到传承和创新。

点评:准确的语言+深远的思想。首先,作者准确地理解了被解释对象的生产过程和每道工序,并用准确、科学的语言表达出来。其次,作者写这篇说明文是为了让簸箕这一传统手艺传承下去,使文章超越了它本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