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眼皮肿了怎么办?
炎症期要吃点消炎药,避免挤压。如果腺体肿胀化脓,你必须切开引流脓液。
这种病可形成脓肿,有刺破皮肤排脓的倾向。梗可以是自发形成的,也可以是面部炎症引起的。一个人一生可能有L-2次麦粒肿,有的人可能反复有。
麦粒肿初期症状为局部充血,危险边缘紧张、疼痛加重,然后形成有压痛的小圆形肿胀区,流泪多,畏光,有异物感。眼睑肿胀多为局限性,有时累及整个眼睑,后期可在肿胀区中央形成一个黄色小脓斑。
虽然可以用抗生素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最好的治疗方法是热敷。每天热敷几次,每次10分钟。热敷有助于麦粒肿的定位,加速脓肿的破裂,使脓液得以引流。
眼睑深部腺体形成的麦粒肿(内麦粒肿)有更剧烈的疼痛等症状。疼痛、充血和肿胀都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通常位于面部边缘。因为这种麦粒肿很少自己刺穿,所以有时候医生需要切开引流脓。子宫内膜瘤有复发趋势。
有两种麦粒肿:
外睑腺炎:睫毛毛囊内的皮脂腺被葡萄球菌感染,称为眼睑疖,俗称“针眼”。卫生条件差、体质弱或屈光不正的人容易得此病。得病时眼睑红肿压痛,眼睑缘附近可触及硬结。有时候耳朵前面的淋巴结肿大压痛,甚至你会出现怕冷、发烧、全身不适等症状。几天后毛囊根部出现黄色脓斑,症状逐渐好转,排脓后恢复。如果化脓后任由外睑腺炎自行破裂排脓,常因疤痕收缩而引起眼睑变形、外翻、上下眼睑闭合不全等后遗症,应引起重视。
内部麦粒肿:也称为睑缘炎。刚开始眼皮红肿,但是因为睑板很深,新的疼痛更重。脓肿未溃烂时,眼睑结膜上常露出黄色脓头,成熟后可自行愈合。
无论内外styes,如果在压力下挤压脓液,细菌和毒素很容易回流到颅骨,引起眼眶蜂窝组织炎、海绵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所以有“针眼”时,禁止挤压。
麦粒肿早期或脓肿未形成时,可局部湿热敷,每日三次,每次20分钟。热敷可以加速眼部的血液循环,有消肿止痛的作用。组合的膜胶囊用0。127;5%金霉素软膏或其他抗生素软膏。每天2 ~ 3次。如果有全身症状,可以服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或者肌肉注射青霉素。
当外睑腺炎局部明显软化,但尚未溃烂时,可不麻醉平行于眼睑缘切开排脓;当内麦粒肿结合膜表面有明显脓头时,可滴用0.5%的卡因三次。表面麻醉后,用垂直于眼睑边缘的刀尖切开即可排脓。
治疗期间注意休息,不吃刺激性食物,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如果麦粒肿长期不消退,急性炎症消退后,可在睑连合表面切刮内容物,切除残留囊和肉芽肿。
如何防治麦粒肿?
睑腺炎是眼睑腺体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中医称为土痂或土溃疡。
有两种麦粒肿:眼睑或睫毛毛囊皮脂腺的感染为外麦粒肿,睑板腺的感染称为内麦粒肿。由于儿童免疫功能差,抗感染能力不强,天性好动,如果伴有不良卫生习惯,手脏,揉眼睛,很容易使细菌侵入腺体而生病。
刚开始的时候,外睑腺炎的病变部位红肿疼痛,眼睑边缘附近很难有感觉,像麦粒一样。3 ~ 5天后脓肿软化,7天左右可自行刺破皮肤,脓液流出,红肿消失。有的还能吸收消失,不刺破皮肤,不排脓。
内部麦粒肿:由于其炎症部位在坚固的睑板内,一般范围较小,看起来较轻,但疼痛明显。外眦(小眦)附近严重的麦粒肿可引起白眼球(球结膜)水肿,呈水疱状,甚至突出于睑裂外。眼睑结膜上病变区红色或紫红色中央有一黄白色脓斑。脓肿自结膜面溃烂,脓液可排出,症状消失。
早期可每日热敷三次,每次20分钟左右,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使肿瘤消散。晚期可待脓肿局部化后切开排脓或任其自行塌陷。千万不要用手挤压或用未消毒的针挑,因为面部有丰富的淋巴管和血管网,与颅内血管直接相连,面部的静脉没有静瓣,挤压后炎症容易扩散到颅骨,严重的可引起海绵窦鼻窦炎或脑膜炎。严重者可全身使用抗生素,局部使用一般浓度的眼药水和药膏。
中药治疗麦秆***18配方
处方1
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各65438±05克,连翘、赤芍、夏枯草各65438±00克,黄连6克,薏苡仁20克。
制备方法:水煎服。
适应症:早期麦粒肿
处方2
生地、金银花各30克,菊花20克,大黄10克,枯矾2克。
制备方法:取该药一半剂量,水煎。取另一半剂量,研成粉末,用蛋清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三次。
适应症:早期麦粒肿
处方3
生黄芪12g、当归10g、金银花15g、川芎、白芷、陈皮、皂角、穿山甲各6g。
制备方法:水煎服。
适应症:麦粒肿化脓期
处方4
黄连3g
使用方法:用人乳浸泡,2小时后用无菌棉签涂抹红肿部位,每日6-8次,两天后即可消退。
适应症:麦粒肿
处方5
芙蓉花5克,薄荷叶5克。
用法:* *醪。外敷患处,每日2-3次。
适应症:麦粒肿
处方6
50克新鲜生地
用法:将果汁捣碎,用醋调匀。外用在受影响的地方。
适应症:麦粒肿
处方7
黄柏、大黄、生地、红花、白芷、1.5、薄荷叶、0.8、冰片。
制备方法:将生地用竹刀切薄片,干燥后研成粉末,然后将红花、大黄、黄柏、白芷和薄荷叶研成细粉,再将冰片混匀,装瓶。
适应症:麦粒肿
处方8
贾珠、金银花、癣12g,僵蚕、白芷、牡丹皮9g,酒洗全蝎、甘草6g,生地15g,阿莎丽3g。
制备方法:煎服,每日1剂。风热加连翘12g,牛蒡子9g。口渴,加花粉15g,葛根12g;黄便6克,枳实6克。
适应症:麦粒肿
处方9
木通3克,滑石和石竹15克,黄芩9克,连翘12克,大黄6克,生甘草6克,蝉蜕4克。
制备方法:水煎服。
适应症:难治性和复发性麦粒肿
处方10
党参、黄芪、金银花、赤芍各65438±05g,连翘、防风、皂角各65438±00g,白芷、川芎各6g,蒲公英各25g。
制备方法:水煎服。
适应症:难治性和复发性麦粒肿
处方11
羌活、防风、荆芥、白芷、当归、川芎、穿山甲、酒大黄各65438±00克,生地、赤芍各65438±05克,金银花20克,皂角65438±02克,黄连3克,甘草6克。
制备方法:水煎服。
适应症:麦粒肿
处方12
黄芪、皂角、金银花、桔梗、白芷、川芎、当归、白术、白芍、茯苓、人参和炙甘草各65438±00g。
制备方法:水煎服。
适应症:老年性麦粒肿
处方13
荆芥3克,蝉蜕6克,桑叶、菊花、忍冬藤、败酱草、蒲公英、赤芍、决明子、蒺藜、女贞子9克。
制备方法:水煎服。
适应症:麦粒肿反复发作
处方14
夏枯草、蒲公英各20克,穿心莲、野菊花各15克,鱼腥草25克。
制作方法:煎服。熏洗患处。
适应症:麦粒肿
处方15
白菊花10g
用法:第一次煎服,第二次煎服用于洗眼,每日2剂,分早晚服。
适应症:麦粒肿
处方16
玉舒丹9 g
制作方法:醋调成糊状。敷在患处。
适应症:麦粒肿
处方17
5克干明矾
用法:研磨成粉,与蛋清调匀。敷在患处。
适应症:麦粒肿
处方18
薄荷、甘草、枳壳、陈皮、藿香65438±00克,防风、栀子、赤芍、黄芩65438±05克,石膏30克。
制备方法:水煎服。
适应症:麦粒肿
这些方法我都给你找到了,还有一点,就是不要吃鱼虾高蛋白饮食,这是头发。
1.西医治疗
(1)局部湿热敷,用干净毛巾或纱布,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
(2)抗生素滴眼液如氯霉素或利福平或氧氟沙星,每日应用4-6次。将金霉素或红霉素等抗菌纱布眼膏涂于眼部,1-2次,每日1次。一般来说,不需要全身使用抗生素。个别严重病例可肌肉注射青霉素或口服抗生素。
(3)脓肿成熟,有黄色脓头,可切开排脓。但是不要挤压零件。
2.中医治疗
(1)外治法:外用玉树丹或清火炎丸。把药拿走,碾成汁,敷在肿的地方。
(2)内部处理:
①风热犯:眼睑肿瘤初起,局部稍有红、痒、痛,伴有头痛、发热、全身不适、舌苔薄白、脉浮。
治疗:疏风清热。
处方:金银花、连翘15g、桔梗12g、薄荷6g(炒后)、淡竹叶10g、甘草6g、防风10g、天花粉12g、牛蒡10g、芦根10g。
中成药:银翘解毒丸。
②热毒过盛:眼睑红肿、疼痛、睁不开。口干、头痛、发热、尿黄、便秘、舌苔黄、舌红、脉强。治疗:泻火解毒。
处方:穿山甲12g,栀子10g,连翘15g,黄连10g,黄芩10g,白芷10g,天花粉12g,皂角12。
中成药:连翘败毒丸或牛黄解毒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