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一年上了六次黑名单。同仁堂公司是如何回应的?
遵循“加工虽繁,必不敢省工,口味虽贵,必不敢减材”古训的同仁堂,再次遭遇质量信任危机。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同仁堂一年6次上质检黑榜,涉及相关产品抽检结果不合格和销售劣药。
对此,上市公司同仁堂于2月18发布澄清公告称,媒体关注的“炙甘草”、“烫骨碎补”、“熟地黄”由同仁堂(亳州)饮片公司生产销售,并非该公司产品;我们公司没有生产过这种饮片。
再次陷入质量危机
据了解,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公司)在天津生产的炙甘草抽样检验结果为含量测定项目不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有关规定,其贵州省(烫)骨碎补抽样检验结果不合格,其湖北省生地抽样检验结果不合格。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公司药品加味左金丸因数量差异抽检不合格,同仁堂淄博药店因销售劣药被罚款。
2月18日,同仁堂在澄清公告中介绍,同仁堂(亳州)饮片公司是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北京同仁堂人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媒体关注“炙甘草”、“烫骨碎补”、“熟地黄”、“翻白草”均为同仁堂(亳州)饮片公司生产销售,非我公司产品;我们公司没有生产过这种饮片。
不过,一位接近同仁堂(亳州)饮片的公司人士告诉记者,上述说法也有失偏颇。翻白草不是公司生产的,而是假冒的公司产品。
此外,上市公司同仁堂也介绍,北京同仁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同仁堂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外合资企业,生产的品种与我公司不重叠。媒体关注的“加味左金丸”是我公司生产的,不是我公司的产品。
关于同仁堂淄博药店销售劣药一事,同仁堂表示,该药店采购同仁堂以外企业生产的红参,渠道合法合规。厂家证照齐全,提供红参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后来在抽检中发现该产品人参皂苷含量不达标,同仁堂淄博药店已及时终止与该厂家的一切业务往来。
中药产品质量引人关注
在老字号同仁堂的产品质量引起社会关注的同时,包括云南白药在内的中药生产企业也屡屡面临质量危机。
“中药饮片是中药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但近年来中药饮片屡屡被曝出质量问题。知名企业的质量危机反映了整个中药行业面临的问题。”?北京陈鼎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中药行业的飞行检查力度。
2月9日,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54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情况通报》,涉及板蓝根等多种常用药,不合格项目包括性状、含量测定、二氧化硫残留量等。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相关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采取查封、扣押等控制措施,要求企业暂停销售和使用,召回产品并进行整改。对生产不合格饮片的生产企业从重处罚。
在史立臣看来,中药行业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产品的质量必须严格遵守。但仅靠监管部门的飞行检查,很难保证中药产品的质量。史立臣认为:“应该为整个中药产业链制定一套标准,按照标准进行生产、采购、流通、仓储、销售;在大型中药企业和生产基地设立检验机构;另外,要加强对非法生产企业的处罚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