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柱色谱操作技术
利用吸附原理,即利用硅胶对中药混合物中各种成分吸附能力的差异,将混合物中的成分进行分离。
硅胶柱色谱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列加载
操作要点:装柱前,柱底要垫一层脱脂棉,防止吸附剂漏出。有两种方法:干包装和湿包装。
(1)干填充柱:硅胶通过漏斗填充入柱,不间断,形成细流,缓慢加入管中。也可以用橡皮锤轻轻敲击硅胶柱,使硅胶填充连续、均匀、紧密。装柱后,打开下端活塞,然后倒入洗脱用的洗脱液,排出柱内空气,并保持一定液位。
(2)湿柱上样:将最初准备使用的洗脱液装入柱中,打开下活塞,使洗脱液缓慢流出。然后将硅胶缓慢连续倒入柱中(或将硅胶与适量洗脱剂混合成悬浮液,缓慢加入柱中),硅胶在重力和洗脱剂的驱动下在柱中自由沉降,流出的洗脱剂要不断补充回柱中,保持一定的液位,直到硅胶完全加入并沉降在柱中。然后在硅胶上加一小片滤纸或者一点脱脂棉。根据样品量,将洗脱液的液位控制在一定高度。
(3)均质法:搅拌成匀浆。加入两倍干硅胶体积的溶剂,用玻璃棒搅拌。如果洗脱液是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体系,用石油醚混合;如果洗脱剂是氯仿/乙醇系统,用氯仿混合。如果不能搅拌成匀浆,说明溶剂中水分含量过高,尤其是乙酸乙酯/丙酮。如果分配色谱不与水混合,必须事先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很长时间。用无水氯化钙干燥氯仿以除去1%的醇。如果样品对酸敏感,氯仿系统不能用于通过色谱柱。
样品装载
将待分离样品溶解在少量上柱用的洗脱液中,制成小体积、高浓度的样品溶液,加到色谱柱中的硅胶表面。如果样品不溶于上柱所用的洗脱液,将样品溶于挥发性溶剂中,加入适量硅胶(不超过柱中硅胶总量的1/10)混匀。除去溶剂后,将混有样品的硅胶均匀地加到柱的顶部(始终保持洗脱液在一定的水平),然后盖上一层硅胶。
上样时注意沿柱内壁缓慢加入,始终保持硅胶上表面平整;硅胶的装载量为1/60~1/30。
洗提
洗脱剂的选择可以通过TLC进行筛选。一般薄层色谱展开时Rf值为0.2~0.3的溶剂系统为最佳洗脱系统,采用梯度洗脱法进行洗脱。
首先打开柱下端的活塞,保持洗脱液流速为1~2滴/秒。洗脱液连续加入到上端(加入速度可以通过分液漏斗控制,以类似于下端的流出速度)。如果单一溶剂洗脱效果不好,可以用混合溶剂进行洗涤(一般不超过三种溶剂),通常采用梯度洗脱。洗脱液的洗脱能力由弱到强逐渐增强。
收集和处理
将洗脱液分成等份收集,每份收集的量大约相当于所用硅胶的量。通过TLC定性检查每种洗脱液,合并含有相同组分的洗脱液。单体组分通常可以在浓缩和重结晶后获得。如果还是几种单体成分的混合物,就不容易分出单体成分的晶体。需要进一步的色谱或其他分离方法。?
注意:
(1)柱层析的分离能力优于薄层层析,特别是对于结构相似、性质相近、薄层层析难以分离的组分。
(2)不用含水的混合溶剂洗柱,尽量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