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煎药方法有哪些?
中医煎药的首选砂锅
砂锅是最好的煎药器具,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且传热均匀温和,这也是砂锅自古以来被使用的原因之一。此外,搪瓷锅、不锈钢锅、玻璃煎锅也可选择。但不宜用铁锅、铜锅,主要是铁或铜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氧化,煎药时会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影响疗效。
如何用水煎汤
煎药用水必须干净清澈无异味,含矿物质和杂质少。一般纯净水或者自来水都可以。适宜的用水量是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在饮片上方2 cm左右。质地较硬、质地较厚或煎煮时间较长的药物比普通药物需水稍多,质地疏松、煎煮时间短的药物可浸没在液面。
油炸前浸泡
大部分药物要用冷水浸泡,一般药物可浸泡30分钟左右,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物可浸泡1小时。夏季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煎煮前浸泡中药,不仅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还可以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而导致部分有效成分的过度消耗和破坏。
沸腾持续时间
熬制中药也要注意适宜的温度和熬制时间。一般要先用大火煎,后用小火煎,即先用大火煎沸,后用小火煎沸,以免药汁溢出或煎沸过快。持续时间和时间的控制主要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通常解表药等芳香类药物用大火快速煎煮,小火维持约10 ~ 15分钟,避免长时间煎煮造成香气挥发和药物损失。滋补品煮沸后用小火维持30 ~ 40分钟,使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大部分矿物药,如贝壳、化石等,要熬更长时间。
煎煮次数
一般一剂药煎两次,补药煎三次。因为药物的有效成分会先溶解在进入药物组织的水中,再扩散到药物外的水中。当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由于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不再溶出。这时,只有把药液滤出,再用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
服药方法
一般药物可同时煎服,但有些药物需要特殊处理,甚至同一种药物因煎服时间不同而表现不同,临床应用也不同。所以煎药也要讲究人药的方法。
先炒——贝壳、甲壳类动物、化石和大部分矿物药,如牡蛎、磁铁等,要先炒30分钟左右,再加入其他药物。
还有一些毒性很大的中药,如附子、半夏、马钱子等。这些药也要先煎服,以降低其毒性,保证用药安全。
后低等——如薄荷、藏红花、大黄、番泻叶等。,上药应在下品后服,其他药物应在煎药完毕后再加,煎药可煮沸5 ~ 10分钟。
宝鉴——包个药纱布,和其他药一起煎。
车前子、葶苈子、青葙子等。煮的时候特别粘。如果不炒,容易粘锅,药汁也不容易滤出。蒲黄、海金沙、厨房土等。,油炸时易溢出或沉淀,需要包好煮;旋覆花、枇杷叶等。,如果不煎,煎煮后不易滤出,会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呕吐等副作用。
分开煎——一些名贵中药,如人参、虫草、鹿茸等。,应单独煎服或细磨服用,否则容易造成浪费。
溶化——鹿角胶、阿胶若与其他一般药物同煎,需单独容器炖,或用少量水煮沸,再与其他药物同服。
用开水送服——不宜煎服的药物(如芒硝)和药液(如竹沥、姜汁)可用开水送服,或与其他药液混合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