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阿胶的来历?

阿胶是养血止血的良药,主要用于治疗血虚萎黄、呕血、便血、血尿、崩漏、阴虚肺燥咳嗽。其实关于阿胶的起源,有好几个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民间有一种怪病。病人面黄肌瘦,卧床不起,直至死于哮喘、咳嗽、咯血。一时间,千家万户荒芜,村镇冷落。当时,山东省东阿县魏家庄有一个美丽聪明的姑娘,名叫阿娇。她的父母也患有这种疾病,都去世了。阿娇只身前往东岳泰山,寻找药材,为村民解除病痛。有一天,鲁豫有一只鹤,让一位长者显得年轻。长辈告诉我,病是可以治好的,但是药很少:需要一只小黑驴的皮,驴很凶,很变态。阿胶想到村民的病情,急忙拉住长辈说:只要能救人的苦难,我愿意献出生命!长老一听,笑着点了点头,阿娇立刻向老师学习。过了七七四十九天,我掌握了七十二路剑法,也就是告别了老师,去山里找小黑驴。经过一番努力,阿胶制服了小黑驴,也就是按照长辈的吩咐把驴皮煮了。阿胶往锅里加了8864担泉水,烧了9981担桑木,熬了7749个日夜。锃亮可口的药胶出锅了。当病人拿了一个好的,想感谢恩人的时候,长辈和阿胶都不见了。人们说那位长老下凡做药王菩萨,带着阿胶去仙山做药童。为了纪念这位阿胶姑娘,这种药用胶后来被称为“阿胶”。

另有传说,慈禧怀孕时患漏胎出血,时停时停。虽然她多次接受名医治疗,但无效。眼看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我怕胎儿难保。这让一直没有孩子的咸丰帝很担心。就在这时,山东东阿人户部侍郎陈宗贵告诉咸丰,慈禧要服用东阿邓氏树德堂生产的阿胶进行治疗。慈禧听了他的建议,吃了阿胶。果然,血止住了她的病,她足月产下一名男婴。这小子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咸丰帝赐“福”字为树德堂之牌,因感激邓对阿胶的贡献。从此,打着福字牌子的阿胶成了宫廷御用药材,名声大振。

中医认为,阿胶味甘、性平,有滋阴、补血、安胎的功效。据研究,阿胶含有多种蛋白质、氨基酸、钙等,能改善血钙平衡,促进红细胞生成。此外,阿胶能升高血压,预防失血性休克,在动物实验中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在中医里,阿胶是妇科最好的药。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妇女的胎儿、月经和产科疾病以及一些内科疾病。阿胶与川芎、甘草、当归、熟地、艾叶、白芍同用,即《金匮要略》中的“焦汤艾”,主要用于治疗妊娠或产后出血时腹部冷痛。阿胶与艾叶合用可防治流产、腹痛、出血。阿胶加黄芪、大枣可治分娩时出血过多或月经量过多引起的气短、乏力、头晕、心悸等症。阿胶配以桑白皮、石膏、杏仁、甘草、生地、麦冬、火麻仁、枇杷叶为“清燥救肺汤”,可治口干、鼻燥、干咳、痰少。阿胶与蒲黄合用,可治咯血、流鼻血。阿胶配合好的墨汁可以治疗血尿和便血。阿胶与茯苓、猪苓、泽泻、滑石混合可治疗尿路感染。取阿胶,加葱蜜,煎服,可治老人或体弱者。阿胶与黄连、黄芩、白芍、乌鸡混合,即《伤寒论》中的“黄连阿胶汤”。可治疗烦躁、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