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霜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拉丁名称5英文名称6来源7产地8性味归经9功效主治10用法用量11鹿茸膏的化学成分12药典标准鹿茸膏12.1名称12.2来源12.3性状1212.5.1炮制12.5.2性味归经12.5.3功能主治12.5.4用法用量12.5.5贮存12.6产地。附:1处方使用中药鹿角霜2中成药使用中药鹿角霜3古籍中的鹿角霜1拼音lù ji ù o shu ā ng

2英文参考鹿角霜[朗道汉英词典]

鹿角胶[朗道汉英词典]

脱胶鹿角[湘雅医学词典]

脱胶鹿角[湘雅医学词典]

鹿角碎片[湘雅医学词典]

鹿角霜[中药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中医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3.总结鹿茸膏是中药名称,《本草纲目》出版。鹿角的脱胶角[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记载了该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学名鹿角霜(La)(中药术语(2004))

5英文名degelatined deerhorn(中药术语(2004))

鹿茸膏的来源是鹿茸熬制鹿角胶后的残角[2]。

7产地鹿角霜主要产于东北及山东、北京等地[2]。

8.鹿角霜味咸温;入肝肾经[2]。

9鹿茸膏的功效与主治有补虚、助阳、止血之功效,治肾阳虚、腰膝酸痛、遗精、尿频;脾胃虚寒,呕吐,厌食,便溏;子宫虚寒,崩漏带下,乳腺炎,痈肿痰核结[2]。

用法用量10鹿角霜煎服,9 ~ 15g [2]。

11鹿角霜的化学成分含有约25%的可溶性、约50%的磷酸钙和约15%的碳酸钙[2]。

鹿茸膏还含有氨基酸[2]。

药典标准12鹿角霜12.1称为鹿角霜。

鹿角双

鹿角霜

12.2来源本品为鹿角的脱胶角。春秋两季,将骨化的角煮去胶质,取出角块晾干。

12.3特性本品为长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灰白色,粉状,常具纵棱,偶有灰色或灰棕色斑点。坯体轻脆,断面外层致密,白色或灰白色,内层有蜂窝孔,灰褐色或灰黄色。它是吸湿的。轻微的呼吸,淡淡的味道,咀嚼时牙齿发粘。

12.4检查12.4.1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8.0%(附录ⅸ H第一法)。

12.5鹿角霜片12.5.1加工时捣碎。

12.5.2性味与归经咸、涩、温。入肝肾经。

12.5.3功能主治:温肾助阳,收敛止血。可用于治疗脾肾阳虚、白带过多、尿频、崩漏出血、溃疡。

12.5.4用法用量9 ~ 15g,先炒。

12.5.5储存在干燥的地方。

12.6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