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的中医药治疗
1.祛风散寒:主要用于风寒侵入人体,停滞于肌理之间而引起的皮损,多见于急性皮肤病,如寒冷性荨麻疹、冬季皮肤瘙痒、遇冷复发的过敏体质等。
2.疏风清热: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皮损,也常见于急性皮肤病,如荨麻疹、玫瑰糠疹等。
风寒、风热引起的皮肤病,可以与感冒症状同时发生,也可以在感冒后发生,也可以没有感冒症状,外感邪气潜入体内隐藏,待时机成熟再爆发皮肤病。
3.清热利湿:用于外感湿热,如生活在潮湿的地方,或被雨、露、雾等湿邪污染。还可用于湿热蕴结,体内有湿邪,湿热下注所致的皮肤病,如脓疱疮、湿疹、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硬下疳等。
4.清热解毒法:用于热毒郁结所致的皮肤病,如疖、痈、疳、梅毒、带状疱疹等热毒较强的皮肤病。
5.清热凉血法:用于血热毒蕴或热入血所致的皮肤病。例如过敏性紫癜、红皮病和过敏性皮肤血管炎。
很多皮肤病患者需要在清热的基础上加上利尿、解毒、凉血的方法,几乎都是一起用的。清热除红斑、脓疱、糜烂、渗出等皮损。
6.温阳散寒:适用于阴寒之邪入肌表,或脾胃虚寒引起的皮肤病变。但是,这两种情况是不同的。外感阴寒之邪多侵入经络肌肉皮肤,如冻疮,局部皮肤苍白、发绀、潮红等色交替出现。治疗方法是温经散寒。脾胃虚寒引起的皮肤病,如寒冷性荨麻疹、白癜风,对吃凉过敏的人,治疗方法为:温中散寒。
7.温补肾阳法: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皮肤病。患者伴有畏寒怕冷,无论穿多少衣服,背、手、脚常年冰冷。如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和银屑病。
8.补肾益肾法: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皮肤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白癜风、银屑病、红皮病、硬皮病等。
所有疑难皮肤病都是多个脏腑共同病变所致,而不是治疗单一脏腑。治疗时,大多是几个脏腑一起治疗,几种治疗方法合二为一。
9.益气补血法:用于久伤气血不足的皮肤病。如慢性皮肤病和老年瘙痒症。以及皮肤干燥、脱屑、皮肤皲裂等症状。
10.养血润燥:用于血虚风燥或阴虚血燥所致的皮肤病,如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等。以及皮肤干燥、脱屑、皮肤皲裂等症状。
临床上常将益气补血、养血润燥两法结合使用,可相辅相成,缩短疗程。
11.疏肝理气: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的皮肤病,如黄褐斑、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等。顽固性皮肤病患者一般要用这种方法治疗,驱散内心的压抑,从而彻底治疗疾病。
12.健脾祛湿:用于脾虚湿阻所致的皮肤病,如湿疹、天疱疮等。
13.寻风止痒法:用于风邪长期郁结的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荨麻疹、过敏性体质、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等。
14.活血化瘀法: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皮肤病,如盘状红斑狼疮、过敏性皮肤血管炎、结节性红斑等。皮肤病患者大多存在瘀血现象,中医在皮肤病治疗中广泛使用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