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作品

华佗的医学著作有《望形、察色、合三脉经》一卷,《枕中针灸经》一卷,《华佗方》十卷,《华佗内史》五卷,均已失传。然而,华佗脉学的一些方法可以在王叔和的《脉经》、《千金要方》和《外台秘笈》中找到。

华佗,人物,生于裴国桥(今安徽亳州市)。据考证,他生于永嘉元年(145),卒于建安十三年(2008)。著名医学家。年轻时在国外留学,学医不求上进,行医遍布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

华佗一生在世界各地行医,名声很好,在医学上也有很多成就。他精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针灸,尤其擅长外科。后来因为拒绝接受曹操的征召而被杀,医书丢失。

虽然华佗的医学书籍全部被烧毁,但他的学术思想并没有完全消亡,尤其是在中医研究方面。他的弟子乌普是一位著名的药剂师,乌普的《本草》中的许多内容在后来的医学书籍中都可以看到。

华佗后来的评价

华佗是中国医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杰出外科医生之一。擅长麻醉、针灸、艾灸等方法,擅长开胸手术。

外科手术的方法并不是基于“尊儒”文化的中医主流治疗方法。在儒家“身之所长,父母所收”的思想下,外科手术在中医中并没有大规模发展起来。

有医学史家考证,华佗使用的治疗方法在印度医学中有记载,他使用的马飞散中的主药“曼陀罗花”也产自印度,所以他们提出华佗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很可能是来自印度的天竺大夫。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