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身上的寄生虫有哪些?
鸽毛滴虫又称口腔溃疡,又称“鸽胆”,是常见的鸽病之一,病原体为鸟毛滴虫。其特征是咽喉粘膜内有纽扣状黄色奶酪样物质。据调查,80%左右的鸽子都会感染滴虫,而且滴虫治愈后不会终身免疫,其感染是持续性的。
1,病原体
鸟毛滴虫是一种能寄生在鸽子上消化道的原虫。它属于鞭毛亚科,呈梨形,大小为5~9μm ×2~9微米·m×2 ~ 9微米,有4根鞭毛,膜呈波状,运动呈螺旋状。可以分裂增殖,4小时左右可增殖一代。
2.临床症状
根据滴虫的症状可分为咽型、脐型和内脏型三种:
①咽部型:最常见,危害最大。发病后,病鸽口中溢出绿色唾液,呈吞咽姿势伸着脖子,嘴里散发出恶臭。鸽子咽喉部可见淡黄色分泌物,部分病鸽鼻咽黏膜内均匀分布一层针状病变。
(2)脐带型:巢盘和垫料污染所致。表现为鸽肚脐下有炎症或肿块,肿胀部分呈干酪样或溃疡性。
③内脏型:这种类型一般是吃了污染的饲料和水而感染。病鸽常表现为精神萎靡,羽毛松散,食量减少,饮水增多,黄色粘稠水样腹泻,体重减轻。严重者可在食管、法氏囊、肝、脾、肺等部位形成结节性病变。
3.传输路径:
这种疾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是口腔感染。最常见的寄生和受损部位是消化道。病鸽口腔溃疡病灶为毛滴虫菌落,病鸽唾液中有大量活虫。病鸽和带虫鸽都是传染源。鸽子可通过饮水、饲料、伤口和未闭合的脐环感染。成年鸽子求偶期间的亲吻和育雏也是传染途径。其他疾病的感染和应激因素均可成为本病的诱因。
4、防治方法
对于这种疾病,预防胜于治疗,因为滴虫是无法被完全杀死的,它的感染是持续性的。所以防止鸽子被感染是最好的办法,所以正确使用药物,做好鸽舍管理就成了重点。
大部分养鸽爱好者都用甲硝唑治疗鸽子滴虫病,效果确实不错。但甲硝唑有很大的毒副作用,会对鸽子羽毛造成很大的损伤,羽毛变脆、干燥、无光泽,停止蜕皮,主要对其肝脏造成最严重的损伤,甚至导致中毒死亡。而且如果经常使用,很容易让滴虫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