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过中西医学比赛吗?

已经有,以后还会有报道。请参考:

中西医“竞争”的升级,将在更多疾病上继续PK。

近日来,中国互联网上一场以中医脉诊、验孕为主要内容的悬赏大战,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中西医疗效的争论。

微博认证为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治医师的烧伤超人Po愿意出5万元奖金,用随机盲法测试中医脉诊准确率能否超过80%。挑战书发出后不久,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杨震接过了“英雄帖”。

“烧伤超人Po”在声明中表示,用现代科学手段验证中医的诊疗方法是他多年的心愿。双方将招募32名志愿者,只留下他们的手臂用于把脉。如果中医赢了,他会“绝不称中医为伪科学”。

杨震认为,中国自古就有切脉验孕的说法。孕妇脚滑、脉滑,有经验的中医可以做出判断。从西医的角度来说,由于孕妇的血液循环受妊娠影响,理论上也可能发生脉象变化。以多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桡动脉脉搏波试验为基础,建立了非妊娠与妊娠不同阶段差异显著的生理指标体系。

这场中西医之间的“挑战竞赛”愈演愈烈。卢氏三才中医研究院院长卢继来也报名参赛,并表示愿意拿出20万元作为奖金,与西医在更疑难杂症的治疗上一较高下。

除了脉诊、验孕,他打算收集癌症、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对比中西医的治愈率、有效率、显效率,“继续和西医PK。”

根据“烧伤超人Po”最新发布的声明,目前活动经费和挑战者奖金已经到位,负责临床实验的CRO机构为第三方,专业人士制定了活动方案。然而,由于双方在怀孕条件和伦理标准上的分歧,挑战没有时间表。

其实,脉诊和验孕的“竞争”只是近年来中西医之争的一个缩影。随着“气功大师”王林、“致癌博士”王学贵等人被质疑。“中医大师”的泛滥再次引起关注,中医的可靠性也引发了一些质疑。

一位从医38年、不愿透露姓名的广东血液科老医生说,他不太认同中医。“中医可能有作用,但只是作为辅助治疗。”她说,“比如肿瘤、白血病,很少见到单纯用中医就能治好的。另外,中医虽然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缺乏科学数据来说明它有多重要,也没有看到学术论文的全力支持。而且中药的副作用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监控。”

对此,中医的忠实粉丝们有不同的看法。51岁的深圳市民陈艳,三年前因为一场大病,信了中医。面对急性面神经炎,中西医给出了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案。西医要求立即住院,并注射一周的抗病毒药物,而中医采用针灸与中药调理相结合的方法。“我终于让中医调整了。”陈艳说。在中药的选择上,她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找上市的正规药店,私人医生只能自己患问题。”

网友“lobgao”说:“中西医各有所长,要挖掘和发挥各自的优势。对于传统文化来说,与其找麻烦,不如留着好的。”

鲁同意了这个观点。西医在检查和急救方面有优势,中医在慢性病治疗和疑难杂症诊治方面有优势。“其实中西医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合作。”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