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问题

苗族

苗族音乐舞蹈历史悠久,采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享誉国际。苗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活跃在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人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崇拜祖先。节日很多,除了传统节日和祭祀节日,还有和吃有关的特殊节日。苗族的节日很多,但不同地区的名称和规律不同,苗族年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苗族禁忌

:当你是客人的时候,你不能吃鸡头。客人一般不能放鸡肝,鸡杂,鸡腿。鸡肝和鸡杂要尊重老年妇女,鸡腿留给孩子。避免交叉过孩子的头,否则孩子长不高。禁止女性与长辈坐在一条长凳上。忌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在苗家祠堂里,不能用脚踩炕上的鼎;在家或晚上不吹口哨;不能射灰吃火烤的糠;嬉闹时不准用捆绑的苗族;门上挂草帽、树枝或婚丧仪式时,不要进屋;鲁豫新婚燕尔,不要经过中间等。

彝族禁忌

:禁食狗、马、熊和其他动物的肉;过年三天内禁止新鲜蔬菜进屋,否则就是对祖先最大的不尊重;妇女不吃分娩时死去的牲畜的肉;新年七日内禁止推磨,否则会使家庭贫困;吃完饭不要把勺子扣在碗边上,因为这是给死人献食物的一种方式。禁止女性穿过男性的衣服,更不要说从男性的身体和头部穿过。女客人禁止上楼。禁止女性将自己的首饰和衣服送给他人,否则会影响生育能力和孩子的顺利成长。

壮族人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广东、贵州三省。壮族信奉多神教,崇拜巨石、古树、山川、土地。祖先崇拜占据主要地位。每座主宅都供奉着“天地亲师”的神位。有些人仍然信仰佛教。

壮歌久负盛名,定期为歌赛的歌曲举办“歌圩”节;壮族刺绣、竹编篷和“干栏”建筑艺术远近闻名。

如果有客人来访,总会热情接待。主人为香烟让座,双手奉茶。如果家里有客人,不要大声说话。从客人后面进出。与客人用餐时,你应该分开双腿与肩同宽,不要交叉双腿。

饮食主要是大米、玉米和土豆。认为狗肉和野味是山珍海味。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等年纪最大的老人坐下后才能吃;晚辈一定不能吃长辈没动过的菜;给长辈和客人端茶递饭时,一定要双手捧着,不能当着客人的面或背着长辈递。先吃完的人,离开前要对长辈和客人一一说“慢用”;后辈整桌都吃不下。

一般喜欢喝酒。桌子上有酒招待客人是很隆重的。敬酒的习俗是“喝一杯”。其实是用白瓷勺代替杯子。

龙州等地的妇女也有嚼槟榔的习俗,有些地方槟榔还是待客的必需品。

不喜欢胡萝卜、西红柿、芹菜等。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鲁豫的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不要跷二郎腿、骂人或从老人身上跨过去。杀鸡的时候,鸡的头和鸡的鼻子一定要尊重老人。

壮族人忌讳在农历正月初一杀生;一些地区的年轻女性避免吃牛肉和狗肉;前三天(有的是前七天),禁止女性让外人入内;尚未分娩满月的妇女被禁止访问她们的家。登上壮族人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人被禁止戴帽子和携带锄头或其他农具进入他们的家。唐火和澡堂是壮族家庭中最神圣的地方。严禁用脚踩唐火上的三脚架和火炉。壮族青年结婚,孕妇是禁止参加的,尤其是孕妇不能见新娘。孕妇不得进入产妇家中。如果家里有产妇,禁止在门上挂袖子树枝或插刀。那些不小心闯入产妇家中的人,必须给婴儿起一个名字,给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者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米歇尔·普拉蒂尼和教母。

作为一个种植水稻的民族,壮族人民非常喜欢青蛙。有的地方壮族有专门的“蛙拜仪”,所以壮族地区禁止杀蛙或吃蛙肉。

白(巴)

主要集中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和四川省凉山州。白族人自称“白刚”、“白妮”、“白子”,中文意思是“白”。1956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命名为白。白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每年最大的节日,现在被命名为“三月街民族节”。还有“火把节”(又称七夕节)等民族节日。

土家族

大多数土家族居住在湖南、湖北和四川。土家族自称“比兹卡”(意为当地人),有自己的语言。大部分人说汉语,只有少数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土家族人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被称为“社会日”,在这个时候你会吃一顿社会餐。端午节吃粽子。巴巴是在重阳节玩的。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他们每年过年都要对祖先大敬,初一、十五也要小敬。48.图图人主要居住在青海省的互助、民和、大通三县,其余散居在甘肃省的勒布、门源、天祝等地。土族自称“蒙古乐”或“蒙古孔”(意为蒙古人),过去称“青海土人”,藏族称“堂”。土族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尤其是养羊业。“七日会”是土族人民庆祝丰收的狂欢节。土族的许多节日都与宗教密切相关。在节日期间,应该有各种祭祀活动和节日食品。

哈尼族

据史料记载,哈尼族、彝族、拉祜族起源于古代羌族,现在主要分布在滇西南。哈尼族自称很多。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哈尼族。哈尼族信仰多神教,崇拜祖先。传统节日主要有“元旦节”(10月)和“吃扎扎”(五月节)。此外,还有两个小节日,即“栽秧节”(又称“黄米节”)和“尝年节”,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253952。主要居住在滇南红河与澜沧江之间的元江、墨江、卢纯、金平、江城县,也有思茅、西双版纳、澜沧等市州县。主要从事农业,好梯田。

哈尼族在中国史籍的名称中可以找到,如“何一(满)”、“何尼”、“沃尼”、“阿尼”、“哈尼”等。自称的有30多种,如哈尼族、悠妮族、比约族、卡多族、倪好族、百红族、布都族、多尼族、耶彻族、阿木族等。

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可分为哈(你)仙(你)、比(越)卡(多)、好(你)白(洪)三种方言及部分方言。哈尼族原本没有文字。20世纪50年代,他们为他们创造了一套拼音文字,至今仍在试用。

哈尼族大多生活在海拔800-2500米的山区,以农业为主,梯田稻作文化尤为发达。墨江紫胶产量居全国首位。西双版纳彝族聚居的南诺山是普洱茶的主要产地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蜿蜒的哀牢山有广阔的原始森林和许多国家保护的珍禽异兽。红河州个旧市是中国著名的“锡都”。

哈尼族相信万物有灵,人不会死,所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盛行。有丰富的口头文学和民间舞蹈。男女老少都喜欢随身携带巴乌、笛子等乐器。以农历十月为一年的开始,传统节日是“扎勒特”(十月,新年)和“扎扎”(五月节)。

哀牢连绵起伏的群山中,数十、数百个梯田从山脚沿着山坡向上延伸,层层叠叠,直通茫茫云海,蔚为壮观。

千百年来,面对高山峡谷的生存空间,哈尼族创造和总结了一套丰富的梯田耕作经验。他们根据不同的地形和土质筑堤筑堤,利用“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的自然条件,将一年四季源源不断的山泉、溪流通过水沟引入梯田。初春的时候,形状大小不一的梯田里灌满了清泉,明媚的阳光下,山风微微吹来,波光粼粼;三四月,梯田绿得滴水,就像绿色的挂毯;夏末秋初,稻谷成熟,放眼望去,一片金黄。这简直就是一幅奇特、简单而美丽的水墨画。

哀牢山哈尼族有句话:梯田是年轻人的脸。小伙子漂亮不漂亮,主要看他种地干得怎么样。如果他筑埂、铲堤、耕田,就会受到大家的称赞,赢得姑娘们的喜爱。一个姑娘漂亮不漂亮,要看她在梯田里干的活。

梯田是哈尼族重要的衣食来源,所以特别珍惜水。为了不错过农时,民间自古就有“雕木定水”的约定:根据一口山泉可以灌溉的面积,人们通过友好协商,算出每块田地应得的水量,并根据水流过田地的顺序,在沟渠和田地的入口处设置横木,在横木上刻上那块田地应得水量的位置,让水自行流入田地。

哈尼族家庭也习惯在梯田里养鱼。阳春三月种下秧苗后,人们放入鱼苗,让它们自然生长。深秋时节,在收割稻谷的同时,一筐鲜鱼成了餐桌上的美味。

水牛是耕种梯田的得力助手,所以哈尼族尊牛习俗经久不衰。母牛生小牛时,全家人上山找嫩草喂它,有的甚至加了肥肉和红糖水;如果天气寒冷,不要犹豫,用旧衣服和棉絮包裹起来御寒。小牛出生后的第三天早上,主人家在马厩前放了一大盆蒸好的糯米饭,根据家庭人口数和水牛母子数,做了几个碗那么大的饭团。给每头牛喂完一个球,一家人就拿一个球在当地吃。这个习俗意味着人和牛的地位平等。

哈尼族服饰

哈尼族的服饰因支系不同而因地而异,一般喜欢用海军哈尼土布做衣服。男人穿双排扣夹克和裤子,用黑色或白色的布包裹头部。妇女通常穿着右翻领的无领上衣、长短不一的裤子或裙子,在翻领和袖子上绣上五颜六色的花边,绣上腰身,胸前佩戴各种款式的银饰。

在红河县的一些地区,有叶车的妇女的服装是独特的。女人戴着用白布缝制的尖软帽,后面一个燕尾的边缘绣着精致的图案;身着靛蓝色双排扣短袖阔口土布,无领无扣,腰间系一条10 cm宽的彩色腰带;穿紧身的超级短裤,靠短裤的松紧度,直到臀部漂亮,短裤下面全部裸露。直到最近,无论夏冬,他们都盛装下地耕作,上山砍柴。被称为“拉巴”的短裤深受女生喜爱。他们自己割自己缝自己。他们穿着的时候,裤子一层一层地卷到臀部靠近大腿处,向内分开。最后,短裤被打褶成七车道的倒“八”字形。

车里的女人以衣服多为荣,因为这代表家里有钱,长得好看。上衣分为外套、衬衫、内衣。通常在内衣下摆加几条蓝绿色的假边,很刺眼。但是,在大年初一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姑娘们真的穿得更多了:七件外套,七件衬衫,一件内衣。同时佩戴银手镯,胸前挂一对银链,腰两侧挂银片银泡,走路时叮当作响,显得五颜六色,十分合体。

这种古雅的服装来自它的历史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叶车人从昆明南迁时,曾被壮士围攻。为了生存,他们用锅灰往男人脸上抹,女人则换上短裤,多方出击,最终成功突围。最后,他们搬到云南南部各地定居。为了纪念这一突破,叶彻的女人们继承了当时的装扮。

哈尼蘑菇屋

传说在古代,哈尼族人住在山洞里。后来,当他们搬到一个叫“叶洛”的地方时,他们看到山上长满了巨大的蘑菇。他们不怕风吹雨打,还允许蚂蚁和虫子在下面筑巢,于是就建了这样的蘑菇房。

蘑菇屋,顾名思义,就是形状像蘑菇的房子。它的墙基是石头或砖做的,地上半米,地下半米。在上面移动一段坚实的泥土,用胶合板形成一面墙,最后用多个茅草将屋顶覆盖成四个斜面。内部结构通常由正房、前廊(相当于正房的前厅)和耳房组成。两三层的蘑菇房建筑设计独特:前廊与主房前墙相连,厢房与主房一(二)侧相连;前廊和厢房顶部是坚实的土台,既可以休息纳凉,又可以晾晒收获的庄稼;主屋第二层用泥土完全封死,然后盖三四米高的茅草屋顶。从第二层到屋顶的空间被称为“堆积建筑”。Bank up建筑通常用木板隔开,用来存放谷物、瓜类和豆类,供学龄儿童喜爱和停留。底层用于饲养牲畜和堆放农具。中层分为左、中、右三个房间,中间有一个方形的火坑。客人来了,主人会围坐在壁炉旁,让你吸一口长长的水烟,喝一杯热腾腾的“糯米香茶”,喝一碗可口的“闷罐酒”。趁着酒热潮,主持人打开了嗓门,向大家展示了哈尼族淳朴洪亮的歌声,祝来宾们好运和友谊。

菇房经久耐用,冬暖夏凉,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独树一帜。与高耸入云的山峰、迷人的云海、五彩斑斓的梯田一起,构成了哈尼山的奇妙景观。

跳舞迎接新娘和“打新郎”

自称阿木人的墨江哈尼族,在整个婚礼仪式中,自始至终都离不开舞蹈。婚礼前夕,男女双方都要在屋外搭一个松竹棚,作为迎新、待客的活动场所。婚礼当天,婚宴队伍的一部分人留在回程的路上迎接他们,其余的人跟着新郎去女方家。当他们来到妇女村时,村子里到处都是鼓点和音乐,欢送会的人跳着传统的舞蹈来到村子里,一个个向亲人敬酒敬茶,然后大家跳舞进村,直到到达棚子。稍事休息后,一对夫妇站在一张八仙桌前,他们的亲戚用手指夹着一片竹叶围着八仙桌跳舞,以求避祸,祈求好运。

新郎新娘在迎亲队伍和送别队伍的簇拥下,在去往男方家的半路上,与另一部分等候已久的家人相遇。大家当场围成一圈,随着锣鼓声的节奏尽情起舞,互相表示祝贺。当他们一起来到男家时,棚子里外早已摆满了丰盛的酒席。客人一入座,一个能歌善舞的女人从最后一个座位上走到桌前,后面跟着一个男人,男人拿着一个簸箕,上面放着三个碗和一个酒葫芦,从每张桌子上拿了一些食物和酒。宴会快结束时,一个厨师从厨房里出来,拿着八个大碗的竹筛,手舞足蹈地走向每一个宴席,客人们象征性地端上菜肴。最后,在他的一声“该跳舞了”的指挥下,所有的嘉宾都陆续离开,围着圈子载歌载舞。大家热烈祝愿这对夫妇结婚,并鼓励他们勤俭持家,尊老爱幼。

平等自称喀多的哈尼族,有一种迎亲时新娘“打新郎”的喜剧。当婚礼队伍到达女方家时,主人和客人相互寒暄了几句,并开怀畅饮。双方父母也在那里吃吃喝喝,说着闲话,仿佛忘记了那天是新娘的大喜之日。过了很久,头戴红绫、胸戴银饰的新娘羞涩而缓慢地出现在婚礼队伍的前面。走到新郎面前时,她突然生气了,举起双手,对着新郎的脸打。这时,大家欢呼起来。我看到新娘哭着打,新郎躲闪着没有还手。当新娘打够了,突然泪流满面时,新郎说:“现在该走了。”。当他们形影不离时,母女俩又哭又唱。此时,新娘的哥哥姐姐们强行将他们分开,抱起新娘跑了出去,婚礼队伍紧随其后。据说“打新郎”的初衷是为了考验新郎对爱情的忠诚。

吃新谷长龙宴

红河沿岸的哈尼族,在农历七月的第一个龙日,有“吃新谷”的习俗。吃新谷的那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按照老规矩,在东方鱼肚白的时候,从自家的水田里拉一小捆连根带穗的米回来。拔米时要选择株数单一的米洞,遇到陌生人或熟人也不打招呼,否则会觉得不吉利。

下午把早上捡回来的稻穗搓掉,放在有壳的锅里烤,直到稻子开花。每个人都应该在吃之前给狗一些米花。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说法,一场洪水过后哈尼族恢复的种子是狗带来的,要感谢它。吃完稻花香,也要把当年种的瓜、豆、菜都拿出来尝尝新的。同时一定要吃一碗嫩竹笋,象征来年的收成和新竹一样高。也想把阉割过的大肥鸡宰了,希望来年的生活充实幸福。

哈尼族最大的节日是“十月年”,持续六天。根据他们的古代历法,农历十月的第一个龙日是新年的开始(相当于汉族的第一天)。大年初一,每个寨子都要杀猪。不管猪的大小,肉都是按户平均分配的,即使心、肝、肺、肠、胃的数量有限,也要分配给每个人。下午,每个家庭都给他们的祖先提供他们那份猪肉和水。节日期间会举行家庭聚会,附近其他民族的朋友也会被邀请参加。他们一整天都充满了欢呼,特别是唱古老的民歌,讲述节日的起源和民族的历史,歌唱丰收的喜悦。

在新年的后半段,每个寨子都会在寨子的中央摆一个长长的宴席,全村人一起欢度象征着他们团结、和谐、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这种宴席像一条长龙,所以叫“长龙宴”。因为地处街中间,所以人们也叫它“街酒”。如果是小村子,街边的酒一个下午就能喝完。如果是大村,就按户分成三组,分三个下午举行,每组轮流当主持人。

到了约定的日子,主人家一大早就把八仙桌抬到干净的街道中心,一张一张地摆放,几百张桌子连成100多米的长龙。下午,寒暄过后,主人家争先恐后地把各自的拿手菜和酒摆上餐桌。酒菜越好,越体面,所以很多人甚至献上平时都舍不得吃的美食。乍一看,鱼雀、河泥鳅、鲤鱼、竹笋、木耳、蘑菇、大肥鸡...每桌20碗,桌上香气四溢,展现了哈尼族人民辛勤劳动和传统烹饪技艺的成果,展现了哈尼族最悠久、最盛大的宴会的风采。在锣鼓喧天的嘈杂氛围中,人们根据不同的年龄、兴趣爱好自愿入座。这时,锣鼓停止了,锣鼓队抬着锣鼓接受人们的敬酒和菜肴。然后,一对姑娘代表大家逐一向老奶奶们敬酒。女人先吃,然后男人举杯动筷。街头几个小时的宴席,热烈和谐,喜气洋洋,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夜幕降临,一堆堆篝火被点燃,青年男女在锣鼓、三弦、竹笛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夜深了,人们渐渐离去,那些情侣去棕榈林和金竹…

哈尼族敬老节

每年的腊月十五是哈尼族的敬老节。一大早,老人们穿上新衣服来庆祝他们自己的节日。大人在家里杀鸡鸭,准备一顿美餐。小伙子扛着一棵小松树在节日草坪旁,姑娘们挑着干净的水给它浇水,象征着年轻人祝愿老人们像松树一样健康长寿,永葆青春。

哈尼节

哈尼族的节日有十月、六月、吃新米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十月是新年,根据哈尼族的历法,十月是一年的开始。节日持续六天左右,具体日期可以在各村稍晚。这个时候,正是大春上台,猪在马厩里养肥的时候。有条件的人都杀了动物,做糯米、蒸年糕、黄糯米供奉天地祖先;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亲戚朋友互相拜访;有男孩的家庭经常在这个节日里邀请媒人充当媒人,结婚的女孩也带着酒、肉和粑粑回父母家拜年。村里的老人轮流拜访收到订婚礼物的人或女孩回家分享一些礼物。墨江的部分哈尼族在过年的时候经常会吃一顿团圆饭(自带食物)。还有一个特殊的习俗,前一年结婚的新娘要在村外的山野集合,互相讲述新婚生活,禁止男人偷听。

六月也是一个快乐的节日。红河地区被称为“苦涩的扎扎”。日期通常在6月24日左右,节日持续三到六天。在节日期间,牛被献祭给村庄的“秋室”,牛肉户被分开来祭拜他们的祖先。年轻人聚在一起“荡秋千”,摔跤,打猎,唱民歌,其乐融融。

内地红河南岸的哈尼族也过正月、端午节、中秋节。农历正月后三五天,有条件的人杀猪祭祖,初一吃汤圆,亲朋好友之间互相招待。端午节和中秋节与中国的习俗大体相同。

“里玛领主”节

居住在红河边的哈尼族崇拜布谷鸟,称之为“河伯阿妈”(布谷鸟妈妈)。每年春天的三月,山茶花盛开的时候,大家无论男女老幼,第一次听到杜鹃的歌声,都会说“我听到了”,表示对春天的欢呼。据说这个回答可以让勤劳善良的哈尼族农民五谷丰登,六畜丰收,一年四季平安健康。

据传说,布谷鸟是由神阿波摩米派遣,从遥远的地平线上的一个洞穴中飞出来,向世界传达春天的消息。当它飞过一个叫“阿香窝尼崩玛”的海时,它不能飞了,它就要掉进海里了。突然,一条龙尾从海面升起,然后龙尾变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树,杜鹃在那里休息。布谷鸟终于历经千辛万苦,向世人传递了春天的信息。

按照前辈们传承下来的规矩,大部分人听到杜鹃的叫声,都会在某个羊年聚会准备好吃的,把糯米泡在大树的花汁里,蒸出金黄的糯米,煮出红色的鸭蛋,虔诚地供奉给杜鹃。这一天,村寨里的少男少女们都是满面笑容,身着节日盛装,聚集在一片适中的草坪上,庆祝一年一度的“日马主人”节(春天的盛会),以此来选择对象,谈情说爱。节日过后,每个家庭都选择了一个好日子。在鸟儿未出巢,四山寂静的时候,父母悄悄在自家地里插上三丛秧苗,寓意“开秧门”。据说秧门一开就听不到鸟叫了,今年庄稼免于灾,会有个好收成。

“抓蚱蜢节”

抓蚱蜢节,哈尼语称为“阿宝年”,在六月(每年农历6月24日)后的第一天举行。哈尼族生活在山区,种植一季稻。六月后,水稻开始抽穗。为了保证水稻丰收,哈尼族采取了“捉蚂蚱”的方式驱赶和躲避虫害。

“捉蚂蚱”那天,寨子里的男女老少都去地里捉蚂蚱。每家抓够竹简(约两公斤)后,把一只蚂蚱散成四份:一堆头、一堆腿、一堆身、一堆翅;为了恐吓蚱蜢和其他没有被抓住的昆虫,它们被依次放在田埂和排水沟中。半个小时后,这些蚂蚱又会被装进竹筒里。带回家或者和粑粑拌着吃。据说蚂蚱肉很甜。出了场,人们会不停地喊:“哎呀,蚂蚱,三天不抓你,三个月你就吃不上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