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挂艾菖蒲的寓意端午节挂艾菖蒲的传说
端午节挂艾草、菖蒲,认为可以祛除邪气、病毒、蚊虫,有祈求家人健康的美好寓意。但随着时代科学常识的普及,人们很少会有驱魔的迷信思想。挂艾菊已经成为端午节的习俗,更多的是驱赶蚊子,纪念屈原。
挂蒲草的寓意
端午节门口挂艾草蒲草(蒲剑)是有原因的。通常艾叶、榕树、菖蒲用红纸扎成一束,然后插在或挂在门上。因为香蒲(菖蒲)是五吉日之首,象征邪剑,因为生长季节和形状被视为“百阴之气”,叶子呈剑形,可以插在门口辟邪。所以方士称之为“水剑”,后来习俗引申为“普剑”,可以斩断万恶。清代顾铁青在《贾青录》中记载“斩蒲为剑,斩彭为鞭,床挂桃梗蒜,皆用以驱鬼”。
但晋代方志中有“哀为虎,或剪彩为虎,叶附哀,妻争剪之。将来更是菖蒲,或人形,或肖剑形,名曰普建,以驱邪除鬼。”
挂艾草和蒲草的科学真相。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草”。在端午节,人们把艾草和蒲草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艾”又名艾蒿、艾蒿。它的茎和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其特有的香味能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以艾草入药,艾草有补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作用。艾叶加工成“艾绒”是艾灸治疗的重要药材。蒲草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其狭长的叶子中还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健骨、消滞、杀虫、杀菌的良药。可见,古人种植艾草和蒲草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预防疾病,这些活动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伟大智慧。
端午节挂的艾叶什么时候取下来?
如果没有时间限制的话,多挂几天或者少挂几天都没关系,但是根据我小时候在家挂艾草的经验,基本上是等它自己干了没有味道之后就扔掉了,大概一个月左右。
据了解,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草药。插在门口代表祝福,可以让主人身体健康。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药用植物。针灸中的艾灸方法是以艾草为主要成分,烧在穴位上治疗疾病。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流传已久,主要是因为它有医疗作用。
艾叶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具有很强的排毒祛疫功效。挂烧艾叶可以杀菌,防止瘟疫流行。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作用。临床上多为外用,如艾灸、水煎服等,但处方药较少,如《伤寒论》中的“焦汤艾”。
端午节前注意挂艾草、菖蒲;
1,端午菖蒲插或挂在门上
菖蒲(普建)、榕树、菖蒲通常用红纸扎成一束,然后插在或挂在门上。因为菖蒲是天上五大吉祥符号之首,象征除了不祥之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形状被视为感受各种阴的神灵,叶子是剑形的,所以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2.端午节时,菖蒲和艾叶用红线扎起来,插在门楣上。
菖蒲和艾叶容易成活。在双牌县龙波镇一村,许多家庭在屋前撒一把种子,在端午节时收集。他们用红布条或红线将菖蒲和艾叶绑在一起,插在门楣上,可以驱除蚊虫等害虫的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