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补心阳的药,有什么养胃阴的药?

心阳不足是心气不足的进一步发展,关键在于阳气不足,导致畏寒肢冷。所以治疗原则是:温补心阳,养心安神。

1,辛力丸:温阳益气,活血化瘀。可用于胸痛、胸闷气短、心悸、冠心病、心绞痛等。由心阳虚、气滞血瘀所致。

2.加味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芪、附子等组成。每次服1丸(10 ml),每日2-3次。其他如补脑丸、扶正脉冲增强剂等也可选择作为参考。

3.乐龄建中汤(和记举方):党参20g、黄芪20g、茯苓15g、炙甘草12g、生姜6g、大枣10g、桂枝12g、桂心12g、阿莎丽5g、半夏12g。处方中党参、黄芪、炙甘草补气,桂枝、肉桂、阿莎丽补心阳;茯苓、半夏健脾化痰;当归、麦冬、白芍养血养心;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 *具有温心阳、养心健脾、安神定志的作用。若四肢冰冷,大便溏薄,尿频,脉细,属阳虚寒实,可加12 ~ 15g,温补心肾阳。

脾胃共居中焦,中焦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营卫之所。无论是内脏疾病还是其他内脏疾病,脾胃的调节在临床上都是非常重要的。

从到叶,脾胃病的诊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董源的脾胃学说在健脾方面很有创见,但在减胃养胃方面不够。叶治疗脾胃以东原为主,补其不足。发展在于降养胃,同时他还注重运脾增脾,从而使脾胃病的证治更加完善。

近年来,笔者查阅叶《医案临证指南》一书,发现叶养胃阴学术思想应用经验十分丰富。即使今天用于临床,仍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就叶养胃养阴学术思想的运用,简要分析如下。

味甘,清凉润泽,清养胃阴

此法以味甘、甘凉生津之药为主,用于《临床指南医案》胃阴不足,散在胃脘痛、厌食、脾胃门户等症。叶认为,胃阴亏虚的主要原因是燥热、不再病伤、药物运胃津液。症状不是饥饿,食欲不振,味道不好,声音低沉,沮丧,口渴,冷饮,口苦,舌嫩,脉细数等。临床表现以胃阴不足、热不安为特征。治疗应该是甜的,凉爽的和湿润的。甘凉能解燥清热,润燥能滋养胃阴,从而达到清胃阴的目的。当津液恢复后,可以恢复升胃降胃的功能。所谓“胃要减和”,就是他的一大发明。这种方法起源于《金匮要略》中的《脉门东汤》,并得到发展。常用品如北沙参、麦冬、石斛、玉竹、天花粉、甘草、甘蔗汁味甘、凉、润,滋阴生津,使胃阴降畅。用糯米、糯米、大枣等味,养胃补脾气,以助提升。当脾气上升,胃气下降,脾胃升降恢复正常时,九窍不和之证就会自益。临床上常采用此法治疗小儿厌食、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者反复不愈。

若胃气不畅,便秘明显,叶氏取半个皮月丸,用火麻仁、甜杏仁、生白芍、薏仁等品润肠。不提倡攻,因为“腑宜补”,胃阴可养,胃气自然顺。叶称此法为“通法”,是他用药的专长之一。

养胃醒神,首先要把肝准备好。

这种方法主要见于《医案临床指南》中,如以木取土、吐血等。用于肝胃阴伤,精神损伤,木火上升,风阳扰胃者。症见胁痛、恶心、干呕、胃灼热、头晕目眩、四肢麻木、咽干唇红、舌红或舌苔薄、脉弦数。临床表现除了肝胃阴液不足外,还包括风阳扰胃的症状。对于这种综合征,治疗难度较大。疏肝理气会担心其辛燥伤阴;补中焦益胃怕滞。叶治疗经验丰富,提出“药不可轻用”。主张在调理中焦的同时,必须先备肝,即养胃平肝。认为手法、对甜味的坚持、提升、柴火的提升,其实都是健脾药。如果用于肝胃阴患者,只能是很少有效。因为“肝刚脏,宜柔宜和。”胃是阳土,要凉润。“酸能主肝,敛阴生津,甘能使津归。阿胶、生地、白芍常用来养肝柔肝。人参、麦冬、知母、粳米、糯米、茯苓、小麦、大枣等。是用来益胃养胃的。选择木瓜、乌梅、五味子、川楝子、桑叶、橘叶中的一两种做肝木。如果肝风内动,头晕目眩,想当差,就要加牡蛎、天麻,以平定风阳。如果是悲痛、思虑等精神因素所致,叶家常用柏子仁、茯苓、远志、酸枣仁、川贝母等。,并从中选择一两个作为兼容性。

干粮养胃,商鞅补肺。

这种方法就是养土生金的方法,也是《内经》“虚则补其母”的方法。散见于临床指南医案,如咳嗽、吐血等,证属肺胃阴虚。根据叶的观点,主要有阳盛,或燥热证,或病后肺胃阴伤,或津液处理不当,导致日常消耗胃液,忽视肺的供应。肺胃阴虚容易上火。所以临床特点是胃阴不足,肺燥证。常见症状:咳嗽、呛咳、舌燥咽干、咽干痒、咯痰不利、痰中带血丝,或因气逆而咯血、声音低沉、气短、口渴、喜冷饮、消化不良、大便干燥、舌干唇红、舌红无苔或有裂纹、脉弱。此时治疗,叶认为不宜用散、白术散等。来补充土壤并产生黄金。因为这是健脾的药,所以给脾虚的人用。也不宜“以咳治肺”,否则“上火一天不如一天”。提出了“以甜养胃,以食养肺”的治疗原则。所谓“养胃液以补肺,甘凉为宜”,“先令其甘凉,使其胃乐,仿经义虚补其母”。甘药使胃喜,即能培土,甘凉(寒)能养胃生津,能解燥清热,也是土之荣,生金。反对调肺化痰、解苦导泻的总原则,笼统地对待。当然,它们在临床使用时,要权衡轻重,要么以甘味药为主,要么以滋补为主。对于胃阴不足的患者,强调甘味药。常用的有沙参、麦冬、扁豆、茯苓、粳米、大枣、糯米根等。肺燥严重者,重在滋补。常用的有沙参、麦冬、石斛、玉竹、天花粉、蔗髓、梨肉、生甘草等。如果两种药物的证候相似,则上述两种药物应合用。如果风温肺燥,加桑叶、杏仁,味甘凉;若阴虚,患者咳嗽、噎血,则加鲜枇杷叶、杏仁、川贝母、白茅根,以润寒降肺金;如果咳嗽呕吐,胃里咳嗽,用麦门冬汤加竹茹、枇杷叶,可以降胃;对于咳嗽、痰黄引起的咽干咽痛者,加入鲜芦根、冬瓜子、薏苡仁、杏仁、川贝母、桑叶,清凉润肺,止咳化痰。

清胃阴,抑阳止血

血证无非寒热,阴虚热最难,绝非一般止血药所能有效。叶治疗血液病有其独到之处。清养胃阴,限阳化阳升,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是一种独特的用药思路,值得遵循。常用于咳血、鼻出血等。证属胃阴不足,络损血溢。其病因病机多为内伤。究其原因,是因为五味相胜,腑脏阴伤,或因劳累过度,络血溢于窍,血会被阴损而生热,或胃阴不足,火虚而烧血络。临床证据表明,胃阴不足,表现为口干饥燥、舌裂、无苔或低热等。还有出血综合征,如咳血,或有血丝痰,或鼻出血,量少,颜色鲜红。久病后失血,伴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声音低沉、气短等脾胃气虚症状,或便溏、脉弱。此时叶主张“胃药宜在中宫”,“静药可制阳之动”。忌苦寒、温燥、油腻。因为苦寒易伤胃气,温燥助火生津,滋补油腻有滞涩之弊。所谓中宫坐胃药,叶氏多以甘寒之品,如北沙参、麦冬、玉竹、石斛等平阴药,以养胃阴,清虚热,控阳。对于长期失血、胃气不足者,宜甘或缓之品,如山药、生扁豆、茯苓、糯米根、粳米、大枣、炙甘草等。,用于支持中温和益胃,清胃养阴剂选用1 ~ 2味或2 ~ 3味。这样既养胃阴又益胃气。具有扶正而不温,益阴而不凉滞的配伍特点。健胃不养胃,阳生阴,阴盛,阴配阳,阴控阳。皮疹行动引起的阳虚火虚,可自行克制,出血之证亦可治愈。所谓“阳致失血皆阴虚,必久填脏阴,愈自盛。”至于止血药的应用,叶用药是在辨证的基础上,针对病机,适当使用一到两种凉血止血药或活血止血药,真正做到辨证论治。并告诫我们,“不要见血就泼冷水。”他常用的止血药可以模仿,如参三七、桃仁、丹参、牛膝、藕节等。牡丹皮、凉血止血荷叶汁、紫苏、降香、郁金等。,都以“降气即降火”、“降气即止血”、“止血不忘活血化瘀”为宗旨,尽量避免寒凉之弊。笔者在临床上稍加改动此法,应用于以肺胃阴虚失血、阴虚火旺为特征的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咯血,每次均有疗效。可见,叶的方法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