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之首是什么花?

牡丹自然有资格争夺国花的称号,一直被称为“国色”,“国色天香”的名字美得可怕,具有皇权时代的特征。

看文生出意思,一朵花,色相是民族的,香味是天上来的。与其说是对花的赞美,不如说是诡辩,获得了某种法律和神圣的地位。在我们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当触及“国”字,都是禁忌和不可侵犯的。国学国色都这样,天香就更不用说了。这件事让人联想到武则天和上官婉儿的一场冲突。武则天皇后以极大的威严,爆出了她的秘书长上官婉儿和她的生活秘书之间的暧昧关系。她大怒,用金刀刺向上官婉儿的发髻,伤了她光洁饱满的额头。女王警告秘书长:“如果你敢碰我,你将被处死!”但上官婉儿并没有因此而死。幸好是女王。如果是男秘书长,是男皇帝的奶酪,很难想象有谁能仗剑逃生。从常识和历史教训来看,就算皇帝心软侥幸逃脱,恐怕也只是一时。满清的文武大臣,没有沾染猫味的大多会不顾额头上的血迹,把青石板敲出红坑,还会誓死向皇帝进谏要处死当年的同僚,以解心中的仇恨。不然他们怎么能世世代代维护正统?这些磕头祖宗也是从小学开始学国学的吧?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国字头的名字也可以联想到很多美好的事物,但无论好坏,功过不在牡丹。牡丹本来就是一种野生花木,与人无关。它自然而高贵,花蕾绽放,花朵鲜艳,绿叶更绿。一旦有人打理,姚黄魏紫、赵粉胡红、牡丹因人而更加绚烂,花农也将与牡丹永垂不朽。谁叫牡丹盛开在九朝古都洛阳?《洛阳牡丹图》中,宋代诗人欧阳修吟咏:“洛阳之花最宜,牡丹尤奇于世。”比欧阳修更早的诗人、词人也有许多描写牡丹的绝句,其中唐代大诗人李白说:“云欲衣花,春风吹槛,显浓香。”以善饮闻名天下的太白先生,因为三首关于牡丹的诗《清平乐》而获得牡丹花神的称号,真是太神奇了。试想诗人抱着醉醺醺的身子,沿着牡丹盛开的洛水岸边摇摇晃晃地走着,望着与牡丹争光的丰满美人杨玉环,喃喃自语,咳出珍珠吐玉,一下子作出三首千古绝唱。这个花神形象挺幽默的。但是,这么美的句子,不是牡丹花神,谁能把牡丹的样子用文字描述的这么美!难怪一千年后,李白的诗依然惊艳,依然有新的惊喜。比如某国外品牌的化妆品,在中国命名为“露华浓”,价值非凡。长城内外不是很流行吗?

牡丹并非发源于洛水之滨,而是在洛阳茁壮成长,洛阳以牡丹命名,却是有理有据的事实。在牡丹的众多同义词中,有一个外号叫洛阳花,响亮而清晰!可见牡丹与洛阳的渊源之深。牡丹在洛阳积淀了千年的美誉,但它的源头却在中西部的山区。在云南昭通发现的野生牡丹中有许多不同的花。其中一个,花径只有9厘米,叶子重叠,厚度高达15厘米,直接是圆柱体。当然,野生姿态的奇妙,并没有人种下的姿态那么美好,多半是因为人已经把自己的愿望加在了花草树木上。人喜出望外,大就是美,没道理可讲。牡丹无疑戴着“花王”的称号。古人说牡丹“花大满脚”,一点也不为过。如今,直径五六十厘米的牡丹并不少见。苏东坡对牡丹的大小颇有心得。有一首诗说“头要别人帮”,真的是被大风淹没了。人工栽培的牡丹,成功率千分之四,周期十五年,千百年来出了几百个不算多的品种。牡丹花的外观一直以典雅、高贵著称。看来也不是没有道理。

牡丹是一种名贵的花,被打败的杨迪非常喜欢牡丹。唐代《海山记》载:“杨迪帝分土地二百里为西园,命天下入花。益州进了二十株牡丹,飞来红,袁家红。醉、云鸿、天外红、宜湖黄、燕、鲜春红、吉凤娇等珍贵品种”。然而,尽管杨光很有钱,也爱牡丹,但他实际上是个肮脏的人。把他和艳丽的牡丹拉在一起,有一种鲜花和牛粪并置的感觉,很让人失望。传统上,牡丹一直是吉祥和祝福的象征,据估计,自唐代以来,牡丹一直是一种长期存在的习俗。所以牡丹花给城市带来了很多烟火。欧阳修在《洛阳牡丹物语》中描述了宋代民间对牡丹的喜爱:“洛阳的风俗一般都是好花,满城的人都在春天插花,连担的人也不例外。花开时,士争游。“可以看出,这种气氛是暂时的。

牡丹虽不及兰花之脱俗,或水仙花之婉约,但其婉约大方的精神也是花中之极品。从这种外在形象、品种和类型来看,牡丹也算是多样化的典范。牡丹大致可分为三类:单瓣、重瓣、千瓣;六种类型:向日葵型、荷花型、玫瑰型、平头型、皇冠型、绣球型;八种颜色:黄、红、蓝、白、黑、绿、紫、粉。要敢于附和会议,也能看到兼收并蓄、平等相待、百花齐放的民主氛围。真的很配大家的风度。

虽然有人说牡丹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但那时候这种花叫牡丹,牡丹因为略显高大木质,更准确的叫法是木牡丹。一般公认牡丹在1800年前的秦汉《神农本草经》中正式引入,花、枝均可入药,其中由枝皮加工而成的牡丹皮在中药配伍中也很常见。野生牡丹,总的来说,没有人工培育的那么丰满艳丽,绝对的美。更不用说如今牡丹在花中的显赫地位了。

佛家有言,相由心生。富贵端庄,富贵奢华,或许是牡丹广受权贵喜爱的原因,而这些痴迷牡丹的大人物,基本都是乐此不疲,善于权谋的人。除了杨迪,武则天、杨贵妃、慈禧都有一些与牡丹有关的故事。与民间流传的牡丹故事大相径庭。慈禧曾以牡丹为国花,在颐和园建国花台,大概是用了本该给北洋水师的军费。杨贵妃估计是把牡丹当成了自己的同类,经常流连在牡丹园,不肯离去。丰满娇嫩的牡丹可能如镜,是玉环借景自怜的尤物,也可能是贵妃以自己耻于花的光荣历史为荣,有意让牡丹面对自己的美貌而感到羞耻。杨贵妃爱牡丹,无论她的企图是什么,她都是文化的英雄,是催生李白绝唱的接生婆。他们的美女真是唐朝的白衣天使。

牡丹的民间故事则是另外一个故事。老百姓对牡丹之美的感受,并不像贵妇、诗人那样宝石般璀璨,更多的是醇厚、质朴。关于牡丹的两个故事的区别,就是种花人和赏花人的区别。不可同日而语。

在所有牡丹故事中,武则天愤然贬牡丹至洛阳的故事无疑流传甚广。有一个版本的故事是这样说的:“腊月初一,长安下着大雪,武则天喝了酒,写了一首诗,一时兴起写了一道圣旨:‘我游到明园,我速报,花须一夜开,莫待清风吹。百花被这种命运所慑,一夜开放,唯独牡丹不反季节,花不能开。武则天一怒之下,将牡丹逐出长安,送往洛阳,在火刑柱上焚烧。牡丹遭此劫难,身如焦;然而,根与枝并未散开,它们在寒冷与寒冷中屹立不动。来年春风一吹,花开得更艳,人称‘焦牡丹’。”另一个版本,中间有这样一个转折:武则天,一怒之下,将牡丹贬至洛阳,牡丹却在洛阳盛开,众人皆爱。然后皇帝大怒,下令烧牡丹。

这是明朝虚构的故事,取笑前朝皇后。就像我们现在嘲笑老佛爷一样,没有风险。故事也富有想象力,蔑视有权势的人,所以广为流传。所谓“焦骨牡丹”,不过是牡丹作为木本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种现象。用种花人的行话来说就是“牡丹长一尺缩两寸”。他们观察到,牡丹每年有20%的枝条会木质化,从温暖湿润变成褐色干燥。另一个“死牡丹”的故事完全一样,但我更喜欢它:一个抵抗袁的士兵用牡丹花枝做了一条鞭子。旅途中路过洛阳,把鞭子放在路边,走的时候却忘了这根牡丹枝的鞭子。这描述的是干鞭,牡丹其实明年春天就开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