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苍术是红色的。
由于湿热之证挥之不去,所以要考察证因,分清湿热,灵活加减。脾胃湿热证表现为腹胀、饱胀、恶心、嗜睡,口干不饮或少饮,口黏、便粘或暗结,舌质淡或红,舌苔黄腻,脉滑或缓。当湿重大于热重时,加入苍术、藿香、薏苡仁、豆蔻和石菖蒲;将生姜和大枣去湿热,加入黄芩或黄连和茵陈;难得热重于湿,寒凉不宜过多使用。加入芦根兼湿热,清热生津,利小便,加入莱菔子、焦槟榔,使大便散热。与焦三仙、萝卜同食;肝气郁结者加柴胡、苏梗、厚朴;脾虚明显加苍术、白术。外感脾胃湿热在辨证论治方中与温胆利肠相结合,表里兼治。脾胃湿热证患者,胃镜检查常发现胃内有大量潴留液,呈粘稠状。此时重用苍术,用其芳香化湿,醒脾助运。
需要注意的是,热属于阳,湿属于阴。清热的话要用感冒药;寒则助湿;治湿,宜用温药;如果你是温暖的,你应该帮助加热。另外,治湿药味香燥,易耗津液。所以在临床上要仔细区分,掌握用药的分寸。脾胃虚寒是湿的来源,往往先发生,后转化为热。临床上湿重于热,即湿热并重。治疗以祛湿理气为主,因为湿最容易阻滞气机,而理气有助于祛湿。最常见的芳香温和的祛湿之品,如藿香、佩兰、砂仁、石菖蒲、茯苓、薏苡仁等,在祛湿清热时,加入清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