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药?

简单治疗癌症。

复合穴位-抗肿瘤作用:

通化金马黄羲丸对小鼠S-180、Lewis肺癌血行转移和白血病P388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通化金马黄羲丸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转移作用也随剂量的增加而呈正相关。黄羲丸在0.1-0.4g/kg的剂量下能抑制艾氏腹水癌和H22腹水癌小鼠的肿瘤生长,延长其存活时间。能抑制荷S180实体瘤和H22实体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和浸润,肿瘤质量明显减小,抑制率在35%-85%之间。镜下肿瘤组织呈片状坏死,此外还能与环磷酰胺协同发挥抗肿瘤作用。当黄羲丸以0.1kg·d·d或0.3g/kg·d的剂量连续7天给药时,肿瘤生长的TS值明显降低,抑制率(负值)增加,表明黄羲丸对小鼠SRC人肺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改善微循环:

资料显示,肿瘤患者的血液往往处于高粘高凝状态,肿瘤患者病情的恶化或好转往往与血液变性指标呈正相关或负相关。黄羲丸在0.05-0.5g/kg剂量范围内可降低高粘高凝大鼠的血液粘度、血小板数和粘附率。通过这种作用,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这是黄羲丸抗肿瘤作用的药理基础之一。此外,黄羲丸能扩张肠系膜血管,加快血细胞流动,增加毛细血管开口数量,表明其能改善肠系膜微循环。

增强免疫力:

黄羲丸能增强荷瘤小鼠的耐寒、耐高温和耐缺氧能力,这种作用呈一定的量效关系(r = 0.6739-0.7238,n = 30,P < 0.01)其增强免疫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黄羲丸能增强小鼠腹腔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大剂量(0.4g/kg)可增加小鼠脾指数。0.2-0.4g/kg给药可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能提高小鼠抗体和溶血素的效价;能增加小鼠体内TNF含量。综上所述,黄羲丸能增强小鼠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TNF含量,对抗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用。这也是黄羲丸抗肿瘤作用的药理基础之一。

镇痛、抗菌和抗炎:

黄羲丸所含药物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炎症病理发展、血管通透性增强、白细胞迁移和肉芽形成三个阶段有抑制作用。采用热板法、扭体法、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和卵蛋白致大鼠足跖肿胀法研究了黄羲丸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表明,黄羲丸(100-400 mg/kg)能:(1),抑制热和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2)减轻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3)减轻卵清蛋白引起的大鼠后足肿胀。研究表明,黄羲丸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这对肿瘤患者的对症治疗非常有利。

对化疗药物的增效和减毒作用;

实验表明通化金马黄羲丸与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和丝裂霉素联合用药有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黄羲丸在100、200、400mg/kg剂量下能对抗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和有丝分裂引起的毒性反应和60Co照射引起的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和肝损伤,说明黄羲丸对化疗和放疗具有广泛的增效减毒作用,并不局限于某一种抗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