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不是延年益寿吗?过敏性鼻炎的人可以吃花粉的营养食物吗?

致敏花粉

花粉是植物的雄性器官,需要与雌性雄蕊结合才能结实、播种、繁殖。雄性花粉只能靠外力才能到达雄蕊,外力主要是风和昆虫。靠风传播传粉者叫风媒花,靠昆虫传播传粉者叫虫媒花。过敏的主要原因是风媒花。

此外,国外学者早就认识到花粉会引起过敏,并将其命名为花粉热(现诊断为季节性过敏性眼鼻炎),这是由于田间的草开花后,花粉扩散所致。发热不代表病人发烧,而是病人处于非常兴奋的状态。中国对花粉和花粉症的了解和研究始于1956,北京协和医院过敏科成立。

过敏花粉主要来自树、草和杂草。都是靠风授粉的风媒花。其直径从10μm到100μ m不等..

1.风媒花的花粉是空气传播过敏原的重要来源。这些风媒花的花粉不美也不香,颜色浅,数量丰富。每棵树产生的花粒能释放出数百万个花粉粒,空气中的花粉存在数小时至4 ~ 5天。重量也轻,有的还有气囊,展开面积很大。在沉积前,少数空气中的花粉颗粒甚至可以随风飘到14000米的高空,200公里外的田野和城镇,是诱发过敏的主要花粉。

但离花粉源越远,空气飘移量越少,诱发症状越轻。一天中不同时间散布的花粉量与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和风向有关。比如晴天,空气中的花粉粒比较多,下雨天,花粉粒会突然掉落。花粉的播种期很长,一般会持续几个月。

(1)春花粉:“春末三月,江南草长,花生树杂,莺飞绕”,是南齐丘迟《与陈波书》中的名句。生动地描绘了严冬刚过,春天来临,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这美好的时光里,春天的花粉热也随之而来。

春天引起花粉热的花粉是来自草还是树?从上面的句子可以看出,现在已经是晚春了,江南的草刚刚长出来,还来不及开花。那时,树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这些句子形象地描述了春天的花粉主要来自树木。如果把“群莺”换成“柳絮”,就能更贴切地描述北京春天的景象。好在北京的绿化单位已经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改变树种结构,“柳絮乱飞”的景象将会大大改善,甚至永远成为过去。对它过敏的人也会从这些措施中受益。过敏花粉还与当地种植条件、气候等因素有关。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适合种植的树种也不尽相同。木麻黄、红羊蹄、苦楝在华南很多城市都有种植,悬铃木在中南部城市两侧都有种植,北方主要种植柏树、松树、杨树、柳树、榆树、刺槐、桦树。这些树木花粉后来成为当地重要的致敏花粉。从南到北,气候逐渐转冷,春天来得晚。

树木的花期也在逐渐往后移。比如南方的广州,2-4月是很多树开花的旺季,而北方的哈尔滨、长春,春天的到来已经是4-6月了。春天,树花粉在空气中漂浮的时间很短,所以它引起的症状一般比较轻微,持续的时间也很短,大概十天就过去了。

(2)春末夏初花粉:多来自牧草。地球上20%的植被是牧草,它们的花粉在授粉季节遍布全球。世界上10% ~ 30%的IgE引起的花粉过敏是由牧草花粉诱发的。它们在五月到八月开花。

(3)夏末秋初花粉:属于杂草,是世界各地致敏花粉的重要来源。在亚洲的一些地区,包括中国和欧洲,艾草花粉是主要的过敏原来源,艾草喜欢干燥多沙的地区。其次是葎草,俗称拉拉苗,其他杂草如藜。在美国,主要是豚草花粉。

这些草花粉飘了很久。总的来说,90%的花粉症都是夏秋季花粉引起的。由于我国南方荒地少,杂草少,由其诱发的花粉症少,所以夏秋季节花粉症在北方较为常见。空气中漂浮的蒿属花粉的高峰期是6月至65438+10月。

2.虫媒花通常是观赏花,大部分都很鲜艳,以吸引蜜蜂,花粉重而粘,便于蜜蜂代为传播授粉。这些特性使得它很难成为空气传播的,所以被它们敏化的情况相当罕见。另外,室内生长的植物大多只长叶子,由于缺少阳光很少开花,所以没有花粉。

致病机制

风媒花的花粉是空气传播过敏原的重要来源,其直径从10μm到100μ m不等..敏感者患者接触花粉后,由于花粉粒比真菌颗粒大,除了迅速扩散到眼睛声门上方和上呼吸道的潮湿表面外,大部分花粉粒不能到达支气管(小于5μm者可被吸入)。

它们是如何诱发下呼吸道症状的?第一种可能是鼻咽感受器反射或花粉中的过敏原通过粘膜表面被血液吸收,进而引起支气管过敏。第二种可能是有作者观察到空气中的花粉过敏原颗粒可以小到0.1μm,所以可以通过支气管吸入。

然而,目前还不清楚这些过敏颗粒是如何从花粉粒中释放出来的。有些作者认为可以用灰尘作为载体。花粉变应原与眼、鼻或支气管内致敏的肥大细胞接触后,使细胞脱粒,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症状。

临床特征

1.明显的季节性花粉症状的出现具有非常明显的季节性,花粉的峰值漂浮在空气中。例如,在北京,对蒿属花粉过敏的人通常在7月至10月出现症状,8月和9月症状最严重。绝大多数患者都是自己主诉,在立秋前后发病,但在国庆节前死亡。少数患者同时对不同季节的花粉过敏,所以发病时间较长。但这种情况很少见。在南方,由于一年四季花开,发病季节相连,部分患者季节性模糊。

2.花粉热的症状主要是五官过敏症状,表现为打喷嚏,甚至达到几十个,清鼻涕不断流出,鼻、眼、耳、腭痒难忍。鼻塞是鼻粘膜充血引起的,所以两侧鼻塞是不固定的,往往随着体位的变化而出现,缓解(左侧卧导致右侧鼻塞,反之右侧卧导致左侧鼻塞)。结膜充血,红肿,发痒,流泪。大部分患者只有五感过敏症状,有的几年后出现哮喘,且病情逐年加重。伴有皮肤过敏的花粉热很少见。只有皮肤症状更罕见。

春天花粉诱导剂症状较轻,已经过去十多天了。但对花粉过敏的人,90%以上是夏秋季杂草花粉引起的。夏秋季杂草是世界致敏花粉的主要来源。他们的症状很严重,持续时间也很长,症状会在2月左右消失。

3.年龄一般以年轻人多见。因为花粉致敏至少需要两年时间,5、6岁以后花粉症患者逐渐增多,过敏婴儿极少。然而,也有少数人会更早患上花粉热。很多作者认为与出生月份和出生地有关。比如出生的月份正好是花粉开花的季节,出生地就在杂草丛生的土地附近。

花粉病伴蔬菜和水果过敏

口腔过敏综合征(OAS)是指敏感者在食用一些蔬菜和水果(坚果、水果)后几分钟内,出现IgE介导的口腔和/或咽部粘膜的局部反应,如唇、舌、腭、喉的瘙痒和肿胀,很少累及其他靶器官,症状消失很快。这是接触性荨麻疹的一种表现。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全身过敏反应。OAS在花粉症患者中更常见。国外文献报道,对花粉过敏的患者中,约有35%对新鲜蔬菜和水果也过敏。但据我们观察,约10%的花粉症患者在吃了一些蔬菜水果后会出现全身过敏症状,只有局部症状的很少。成人似乎比儿童更容易摄入蔬菜和水果中的OAS。以色列发现,蔬菜和水果是10岁以上儿童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来源。对这些植物性食物过敏的人以后要警惕花粉热。

交叉反应的存在

1.花粉Fernadez之间有明显的交叉反应。RAST和western blot证实向日葵花粉与菊科其它植物如艾蒿、知母蒿、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和豚草有交叉反应性。艾蒿的作用最明显,豚草花粉的作用最弱。

艾草和豚草虽然都属于菊科,但是从我科的临床皮试来看似乎没有明显的交叉反应。在欧美国家,常见的致敏花粉来自艾蒿,属于艾蒿,目前在国内使用,估计是交叉反应。由于交叉反应,对花粉过敏的人也可能对类似的植物过敏。

2.花粉和蔬菜、水果之间也存在交叉反应。以桦树-果实和艾蒿-蔬菜综合征为例,主要涉及桦树、艾蒿和牧草的花粉。通过RAST抑制试验和蛋白质印迹技术,发现蔬菜、水果和花粉中含有多种过敏原。桦树花粉与蔷薇科果实的关系最为明显。交叉反应的免疫化学基础是花粉和蔬菜、水果的分子结构中存在* * *相同的表位。

桦树和苹果之间的交叉反应已被证明是由于苹果中的主要过敏原Mald1与桦树的主要过敏原Betv1非常相似。苹果主要过敏原Mald1的氨基酸序列与Betv1的氨基酸序列有63%相同。这些过敏原属于一个家族,即发病相关蛋白(PRP)。PRP在植物界无处不在,因为它可以保护植物免受细菌、病毒和真菌的侵害。芹菜中的主要过敏原Apig1也是PRP,60%的Apig1与Betv1同源。

所以桦木花粉症患者吃芹菜后往往会出现症状。因此,一些对桦树花粉过敏的患者往往会忌食芹菜。艾蒿的另一个过敏原是Artv1,这是一种果胶酸裂解酶。它与其他花粉同源,如豚草的琥珀1,日本冷杉、芹菜和番茄的Cryj1。

花粉症和对蔬菜和水果的花粉过敏的诊断都是由典型的IgE介导的。

1.花粉症的诊断:

(1)有花粉诱发呼吸道过敏史,季节性明显;

(2)皮试和/或体外特异性IgE试验阳性。

2.伴有蔬菜和水果过敏的花粉症的诊断:

根据病史,以及花粉和新鲜蔬菜或水果皮试阳性(花粉一般在皮试,新鲜蔬菜或水果在皮试,坚果可以捣碎加少许生理盐水做点刺)。

目前,对蔬菜和水果过敏的花粉症的诊断有:

(1)有呼吸道过敏史,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症状;

(2)有食用(或吸入)蔬菜水果后过敏史,如口腔黏膜接触性荨麻疹、全皮肤荨麻疹、喉头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

(3)花粉皮试或体外特异性IgE检测呈强阳性;

(4)皮肤点刺试验对新鲜蔬菜和水果呈阳性和/或对体外特异性IgE检测呈阳性。

防治

1.避免花粉是不可避免的过敏原。发病季节最好住在室内,关好门窗,减少室外过敏花粉的进入。如果有空调的话这也可以实现。尽量不要去野外。如果你对蔬菜和水果过敏,你应该避免吃那些过敏的植物性食物。

2.如果已确诊应用消炎药,应在花粉季节前应用消炎药,如外用皮质类固醇艾乐松软膏等。有鼻部过敏症状者应使用鼻用激素或色甘酸治疗,哮喘者可通过口服吸入激素或色甘酸预防。

3.用对症药物出现症状的患者,要用一些药物治疗。除上述药物外,还应口服抗组胺药缓解鼻部症状,并注意选择不困的抗组胺药如开瑞坦,以及开瑞坦等减充血药(即血管收缩药)改善鼻塞。哮喘可通过口服吸入平喘药治疗,如β2受体激动剂,如喘乐宁、喘康素、沙丁胺醇、科比特(β2受体激动剂和异丙托溴铵)。重病需要住院治疗。

4.免疫疗法如上所述,很难完全避免风吹花的花粉。因此,免疫疗法(俗称脱敏疗法)成为花粉热的主要预防手段。免疫疗法的原理是将患者敏感的花粉提取液由少到多逐渐注射到患者体内(最常用的免疫疗法是皮下注射,效果较好的是皮下注射),会引起患者体内的免疫学变化,有助于提高患者对花粉的免疫力。国内外多年的观察证实,如果过敏原质量高,应用得当,病例选择恰当,方法正确,效果相当好。免疫治疗持续多久?尚无定论,但一般认为有效病例应坚持3 ~ 5年。对蔬菜和水果花粉过敏的患者,虽然食物诱发的症状不能用免疫疗法治疗,但花粉与蔬菜或水果之间存在交叉反应。用他们的敏感花粉进行免疫治疗1年后,不仅花粉热症状有所改善,而且相当一部分患者可以吃之前过敏的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