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故事:我的跨行业求职之路
从医学院到投行,我的跨学科求职之路
郭玉兰
2003年从河北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六年制研究生,2007年进入研究生阶段,专业为药学。2009年,我硕士毕业,加入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我的主要工作是帮助中国企业进行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和并购。
很多人觉得药学院毕业生进投行?是不是太跨界了?我觉得一份合适的工作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决定了你是否快乐。我呢,在大学里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方式和方向,也有了职业选择。
舅舅早年在加拿大从事西洋参等中成药的生意,妹妹在日本一家药企从事药物制剂和辅料的生意。受家庭影响,我对医药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记得高考志愿的时候,河北只有两个名额,考不上的可能性很大,但还是坚持填了。北京大学药学院?、?六年制本科和研究生专业?、?不服从调剂?。
很幸运,我就这样来到了这里。
在学校,成绩还不错,GPA 3.7,拿过学校最高奖学金?北大五四奖学金?。入学以来,我加入了医学部学生会,担任过医学部学生会主席,北京大学学生会副主席。
一开始,我的想法和很多人一样。本来只是想继续学点东西,以后找个待遇好的工作,没想到以后一定要做?研究型人才?。在学生会期间,我的观念逐渐改变和确立。
我在北医和北大的学生会工作了五年,直到第一年读研究生?退休了?。学生会的工作是项目式的,各个部门每学期都要举办各种活动,上上下下,忙得不亦乐乎。当时我发现这种以项目操作为主,不重复,工作节奏轻松的工作才是我喜欢的。
在学生会,我大部分时间都在负责外联部?拉赞助?这对我以后的择业是一个很大的启发。学生会有很多好的活动,但是苦于两个问题:一是有好的想法,但是做不出好的活动,这是项目策划和营销管理的问题;另一种是有好的想法,但是没钱。这是一个融资问题。五年来,我一直在处理这两个问题,也逐渐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方式。
其实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工作的同学,可以参考下面的逻辑做一个分析。
宏观上,有两种企业。一类是生产公司,主要功能是生产和销售有形产品,如制药公司(辉瑞、罗氏、强生)和快速消费品公司(宝洁、玛氏、雀巢);另一种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服务的公司,如投资银行提供的证券经纪服务、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等。前者工作重复,但工作时间稳定;后者按项目工作,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很少重复工作,但需要快速学习,工作时间不固定,同等情况下收入高于前者。
直到大四下学期才明白这一点,基本确定了自己的求职方向:专业服务公司?具体来说,连管理咨询公司都从这些公司中获益?不限专业?。
2008年2月,我投了当年CICC的暑期实习岗位,很快就拿到了实习offer。也是那年夏天,金融危机爆发,雷曼股价瞬间崩盘,我至今记忆犹新。当时就知道专业不对,能力不一样,就努力了。连续一个月,每天早上5点下班,9点半上班。得益于几位前辈对项目的支持和实习伙伴的帮助,公司经过考虑和筛选,终于在2009年春天发出了几个全职offer,我就是其中之一。
在大学期间,我的实习经历还包括辉瑞公司的企业事务部,普华永道的咨询服务部和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在毕业后找工作的阶段,我得到的其他offer是罗兰·贝格和科尔尼(世界排名前10的美国管理咨询公司)。
关于什么?换工作?我觉得准备要看方法。从2006年底到CICC暑期实习,我已经准备了将近两年。
无知是福是千真万确的。2007年初,当我明确方向的时候,无尽的痛苦开始了。在此之前,作为北医历史上第二个担任学生会主席并获得最高奖学金的人,我有骄傲的资本;但之后,面对未知的管理领域,我仿佛从巅峰跌落到了谷底,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公司的招聘要求可以算是一个努力的方向。以麦肯锡为例。我对他们对暑期实习申请人的四点要求印象深刻(现在写法好像变了,但本质是一样的):
第一,就读顶尖大学,成绩优秀(没有变化,一直要求高分);
二、有管理咨询公司或500强公司实习经历(现写成?对管理顾问这一职业表现出初步的接触或兴趣?其实意思是一样的。毕竟,表达兴趣的最佳方式是什么?我有吗?);
三、优秀的课外活动经历(现写成?有领导能力?本质上,只坐在宿舍和教室的人很难胜任咨询和所有专业服务);
四、优秀的中英文沟通能力(无变化,双语能力是所有顶尖公司的要求)。
这种公司可以为年轻人提供广泛接触国际商务知识的机会,你可以理解它要求学生在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最好,尤其是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
为此,首先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一个连自己专业都搞不懂的人,怎么指望跨专业领域分析解决问题?
第二,要表现出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感觉,需要用实习经历来证明。
第三,任何投行和咨询公司都强调领导力,这是工作性质决定的。你需要领导的不仅仅是一个团队和客户,还有你自己和你的工作。这就需要你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抗压的能力,有成熟的说话和沟通能力,对吧?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以对方能接受的方式让别人接受你的意见和建议,最终按计划一起达成目标?。锻炼这种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学生社团或者校外NGO,然后坚持从普通会员做到你力所能及的最高位置。
第四是英语,太重要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英语进行面试,英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商务工作语言。即使不申请留学,学好英语,考托福和雅思也是很有必要的。
当时除了成绩和社会活动,英语和实习都是空白。后来一年多后,研究生的科研压力来了,我只好从零开始补,包括业余时间看经济管理专业的教材,抄讲座资料,在光华管理学院一楼听课。我现在不记得我做了什么,只记得我读了很多书。除此之外,为了不让别人质疑我的专业知识,我还学习和研究医药行业的发展历程,努力让自己从纯理论和学术知识转向实际应用。其间还补英语,考托福。
最后说说很多同学关心的?找实习?问题是,其实实习一开始基本都是朋友推荐的。我的第一次实习是在辉瑞。这是因为我在学生会期间,参加了学生会和辉瑞公司联合举办的控烟宣传活动。之后在校办老师和学生会老师的推荐下进入这家公司实习。
2007年,我在一家咨询公司找不到第一份实习。在等待和失意了65,438+00个月后,我在学生会最好的朋友,一个清华的师兄,向他在罗兰·贝格工作的同学极力推荐我。那时候我才深深体会到,一个人的眼界,他能达到的高度,都是由他的密友决定的。
求职演讲
推荐过无数次,这里再推荐一次:200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史蒂夫·乔布斯的演讲“Stayhungry,Stayfoolish”,把它记在心里,你就会感受到信念的力量。还有一部电影《三个傻子》推荐大家看,讲的是一个追求卓越而不是成功的故事。一份高薪工作和一所常春藤盟校的录取通知书可能并不意味着什么。如果你还没有找到你真正喜欢的东西,那就继续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