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藿香泡水有什么好处?

藿香

开放分类:生物,植物,中药,中药,花卉

目录

基本信息

原始工厂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处方选择

医生对医学的评论

基本信息

来源:本品为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唇形科的。

性味辛辣,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要用于祛浊芳香,开胃止呕,消暑解暑。可用于湿阻、胃脘呕吐、暑湿乏力、胸闷、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头痛。

app应用

1.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湿温早发。如果潮湿而顽固,就相当于佩兰。若湿温,可与薄荷、茵陈、黄芩同用。

2.用于呕吐和腹泻。若感腥臭,呕吐腹泻,可与紫苏、半夏、厚朴、陈皮同用。若胃寒呕吐,可与半夏同用。如果是湿热,可以搭配黄连、竹茹;脾胃虚弱者,可配伍党参、甘草;妊娠呕吐可与砂仁配伍。

3.用于暑湿。无论寒暑,均可用于治疗暑湿,临床上常与佩兰合用。

4.用于发热,恶寒,恶寒发热,胸闷。与紫苏、陈皮配伍。

此外还能治疗鼻窦炎,常与猪胆汁合用。

用法用量:煎服,3 ~ 9克。

原始工厂

来源于藿香的地上部分。etmey。)O. ktze。唇形科的。

植物形态为多年生草本,高达1m,有香味。茎方形,红色,上部被微柔毛。叶对生,心形卵圆形或长圆形披针形,长2.5 ~ 11厘米,宽1.5 ~ 6.5厘米,边缘有不规则的钝锯齿,下面有短柔毛和腺点。轮生的形成一个顶生的假茎;苞片披针形;萼筒状,有15纵脉,5齿,有毛和腺点;花冠淡紫色或红色,二唇形,下唇的中部裂片具波状齿;雄蕊4,敌强,突出于花冠。小坚果顶部有毛。花期6-7月,结果期10-11。生在路边,生在田间。所在地:四川、江苏、浙江、湖南;有修养。

夏秋季枝叶茂盛或花开时在阴凉处剪,或新鲜时在阴凉处剪。

广藿香,又名藿香,原产于中国。喜欢王文湿润阳光的环境,地上部分不耐寒,怕干燥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宜。

●多样性

常用播种和分株繁殖。3-4月春季可追溯播种,10 ~ 15天发芽。发芽比较规律。春天宿根发芽后,可以将分株挖出来重新种植。

●育种

播种苗高3-4厘米时,要间苗。当苗高6-8 cm时,应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第二次间苗或补苗。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积水。每半个月施肥1次。5-6月越冬宿根出苗后,在露地种植或盆栽,6-7月继续开花。

种植和栽培

这些疾病主要由褐斑病、枯萎病、红蜘蛛和蚜虫引起。用50%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病害。害虫喷洒80%敌敌畏乳剂1500倍。

●应该使用

广藿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密集的薰衣草花盛开时,雍容华贵,适合种植在花境、池畔、庭院。非常优雅,还可以盆栽观赏。

化学成分

广藿香酮和广藿香醇是广藿香酮的主要成分,含有约1.5%的挥发油。其他成分有苯甲醛(苯甲醛)、丁香酚、肉桂醛(肉桂醛)等。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鼠李素和商陆从广藿香中分离得到。广藿香含挥发油0.28%,主要成分为甲基胡椒酚,占80%以上。它还含有茴香脑、茴香醛、d-柠檬烯、对甲氧基肉桂醛、α-蒎烯和β-蒎烯。从藿香中分离得到刺槐素、胂素、蒙花苷、藿香苷、异藿香苷和藿香苷。此外,还含有少量的单宁、苦味等成分。

药理作用

1.体外抗真菌试验表明,广藿香水煎剂(8% ~ 15%)对徐岚毛癣菌等多种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乙醚浸提液、乙醇浸提液和水浸提液也能抑制多种病原真菌。结果表明,广藿香乙醚提取物、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和水煎液的抑菌浓度分别为3%、5%、10%和15%,表明提取物的抑菌能力强于水煎液。

2.抗钩端螺旋体作用:藿香正气水煎液在15mg/ml浓度下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当浓度增加到31mg/ml时,能杀死钩端螺旋体。

3.抗病毒作用据报道广藿香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作用。从广藿香中分离的成分能够抑制消化道和上呼吸道的病原体鼻病毒的生长和繁殖。广藿香中的抗病毒成分是黄酮(叶黄素成分)。以该成分为主要成分,合成的抗病毒活性更强、口服后易吸收的药物用于鼻病毒感染,效果良好。

4.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广藿香中的挥发油具有刺激胃黏膜、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的作用。而藿香正气水对胆囊无收缩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夏季腹泻,广藿香1000克,苍术和槟榔1000克,厚朴600克,黄连300克,木香500克,地锦草3000克。加入80 ~ 100 L清水,浸泡1小时,煎至25ml,冷却后分别装瓶。成人每次100ml,开水冲服,一日两次,一日两次。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分次吞服,每次30 ~ 50ml,每日6 ~ 10次,或滴几滴生姜汁服用。孩子要减少。治疗128例,显效74例,有效46例,无效8例。一般在服药后1天内即可起效。【中医杂志1983;(8):40〕

2.治疗中焦湿热证,藿香、陈皮、茯苓各65438±05g,砂仁、厚朴、半夏、槟榔、黄芩各65438±00g,柴胡65438±02g,水煎,每日65438±0剂。治疗32例,全部治愈。平均服用9剂。【中原医学杂志1990;17(3):31〕

3.治疗夏季皮炎:藿香、青蒿各9克,黄柏9克,苦参9克,地骨皮9克。60例经1个疗程(7天1个疗程)治疗后,痊愈30例,显效9例,无效12例。【中医杂志,浙江1985;(6):374〕

4.治疗小儿腹泻广藿香、苍术各6克,麻黄15克,车前子9克,厚朴、陈皮4克,甘草粉3克,生姜3克,大枣5-7克。用水煎服。治疗112例,全部治愈。福建中医1984;(1): 13]藿香、紫苏各4克,苍术、厚朴各6克,砂仁3克,茯苓9克,车前子6克。用水煎服。治疗36例,治愈25例,好转8例,无效3例。疗效优于对照组。【河南中医1990;(4):37〕

5.治疗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广藿香15 ~ 30g,水煎,每日1剂,早晚1次。若发病3-4天,炎症较重,可加入白茅根30克,用草药煎服。治疗病毒性感染性结膜炎34例,其中治愈31例,无效3例。福建医学杂志1976;(1):28〕

处方选择

1.治霍乱吐泻:陈皮(去白)、藿香叶(去土)。一等份,每份五元,水一盏半,煎至七分,温服,不分时间。(《101选方》回生散)

2.治疟:高良姜、藿香各一半。从上到下分四份,每份一碗水,煎至一盏,温服,尚未服用。(《纪冯普季芳》藿香正气散)

3.治胎气不安,气不升降,吐酸水:香附,广藿香,甘草。为末,每次取两元,加少许盐,熬汤,以适之。(《太平盛辉方》)配伍作用:藿香与白术藿香、和胃化湿止呕配伍;白术健脾益气。二者合用,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和胃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乏力、呕吐、腹泻等症。

藿香、半夏藿香有燥湿健脾、缓和中焦、和胃止呕的作用;半夏有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二者合用,可祛脾胃寒湿,止呕止呕,用于治疗寒湿内阻所致的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藿香、飞机草味香温,散表除湿,健脾开胃,止呕;佩兰的香味辛而平,醒脾解暑。两者合用,对清热燥湿、消暑解暑、和胃健脾尤为有效。用于治疗暑伤,湿浊凝滞,胃不和引起的倦怠,恶心,呕吐,口粘等症。

藿香配伍砂仁藿香祛浊止呕;砂仁温中行气安胎。两药合用具有温中理气、止呕安胎的功效,用于治疗妊娠不良或气滞食欲不振的患者。

应忌用:“阴虚火旺,胃热胃虚恶心,中火实热,热病发热,恶心腹胀者忌用。”毒副作用:曾有服用含广藿香的中药制剂引起过敏性药疹的报道。

医生对医学的评论

“广藿香,其味清香,好胃气,以调经,治呕吐霍乱,以快气,除秽恶新闷。而且香味可以调和五脏。如果脾胃不和,可以帮助胃入饮食,有健脾开胃的作用。辛可助九窍,若猖狂,可防外邪入侵,有主持正气之力。各种行气药性淡温,能护气养肺胃。然而,树叶属于阳,这是什么情况。其性锐香,不宜多取。”(《药物翻译》)

"广藿香,清粉微温,善理中州湿浊痰涎,为醒脾健胃,振清阳妙品。"别录》治疗风水毒肿患者,祛湿化浊,能自行清理水道。祛邪气者,湿而散宫中浊气。心腹痛的霍乱患者,如果被湿阻,会突然烦躁不安,伤脾土清阳之气。而止呕、泻痢、绞痛,香能助中州清气、胜湿、除秽,故为暑湿季节必备之药。但是,性质极其和平,力量也是缓慢的。只能治轻度的霍乱,但是突发的疼痛,上吐下泻合在一起,四肢冰凉,脉搏绝失。不是大剂量就不行,不会对和平无动于衷。”“广藿香香而不烈。天气暖和,但不太热。能祛霾祛湿,助脾胃健康。是为湿所困,倦怠乏力,不愿进食,舌苔浑浊者最有效的良药。必要时还能祛污祛邪,解表疫气。.....广藿香气味平和,不太刺鼻,所以对脾胃有帮助,没有任何坏处。”(本草正义)

“广藿香,专治脾肺,入乌药顺气散,成功于肺。加黄芪四君子汤,作用在脾。因此,开脾胃、饮食、止霍乱、止呕是伤寒方药的要义,也是正气散的重要药物。”(简瑶)

“藿香,辣而温,甜而不帅。但是,香味可以帮助脾脏醒胃,以消除所有的邪恶。所以,凡是看到因外邪入侵而导致霍乱呕吐的,一定要吃这个药。从而可以大开胸襟,促进饮食。因此,斯通君子汤可以益肺,斯通君子汤可以健脾去口臭。但不要因为热得难受就服用。”(《本草求真》)

注:广藿香产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因产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产于江苏苏州,叫苏霍香;浙江产的叫杜霍香;产于四川的称为藿香。但多为山坡、路边野生,故又统称为广藿香。这种广藿香味道比广藿香淡,质量比广藿香差。广藿香,也叫广藿香。该变种与上述广藿香属同科不同属。原产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我国南方广东、台湾省等地也有栽培。广藿香有很强的特殊香味,味微苦辛,品质最好,祛湿、中和解暑、除秽之力特别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