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春花通常什么时候生长?我们能在什么环境下成长?

基本资料

名称:

学名/拉丁名:报春花属

英文名:Primrose,Auricula,Cowslip和Oxlip(其实是这种花的四个变种)。

别名:一年生花、报春花、四季春

科学分类:

域:真核生物/真核生物

界限:植物界/植物界

门:种子植物门/种子植物

类别:双子叶植物/木兰科

目的:Ericales /Ericales

科:报春花科/报春花科

科和属:报春花属

花期:次年春季,65438+2-4月。

土质:肥沃的腐泥砂。

目前栽培的品种多为园艺品种,一般在8月中下旬播种,经过3至4次移栽苗和换盆,即可在早春开花。喜欢寒冷、半多云和潮湿的环境。冬季室温夜间10℃ ~ 12℃,白天15℃ ~ 18℃。

报春花属植物在世界上广泛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重要的园林花卉。中文名报春花和学名报春花都是开花早的意思。早春开花是该属植物的一个重要特征。

原产地分布

世界上约有500种报春花属植物,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和亚热带山区,只有少数产于南半球。我国约有400种,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和西藏南部,其次是陕西、湖北和贵州,其他省(区)很少。

形态形成

报春花属为报春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一年栽培一至二次。叶子是基生的,全株被白色绒毛覆盖。叶卵形至长圆形,光滑,叶缘有浅的被子状裂纹或缺口,叶背有白色腺毛。花葶从根部提取,高约30厘米,有顶生伞形花序,比页高。柄或无梗,全缘或全裂;花通常为2型,排列成伞形花序或头状花序,有时单生或成总状花序;花萼管状,钟状或漏斗状,5裂;花冠漏斗状或高脚碟状,长于花萼,裂片5,平展,全缘线或2裂;雄蕊5,着生于冠管或冠喉,内藏;胚珠很多;球形或圆柱形胶囊,5-10阀门。如上所述,该属植物的花多为2型,即一株植物上的花中有长花柱,柱头与花冠的口部等长,雄蕊生于冠管中部;另一方面,另一株上的花有短花柱,柱头只到花冠的中部,雄蕊生在冠管的口部。这是一种适合异花授粉的结构,因为它的花冠筒又长又窄,除了长边的蜜蜂和蝴蝶之外,其他昆虫都无法从中采蜜。在这种情况下,长嘴昆虫采蜜时,将长雄蕊的花粉转移到长花柱的柱头上,短雄蕊的花粉转移到短花柱的柱头上。这种正向授粉可以产生发育完全的种子。在冬天和春天,花是深红色,纯白色,蓝色,紫色和浅黄色。红、蓝、白花有黄芯,也有白芯紫花、红芯黄花,可谓五颜六色,光彩夺目,多数品种的花也有香味。蒴果呈球形,种子小而呈褐色,果实成熟时开裂弹出。

共有物种

多年生草本植物,但大部分是作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花卉栽培的。植株低矮,所有叶均为基生,形成莲座状叶簇,花有红、黄、橙、蓝、紫、白色,在芽上排列成伞形花序、总状花序和球形蒴果。报春花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

1.报春花原产于云南和贵州,园艺品种繁多。是冬季寒冷温室的绝佳盆花。

2.小圆锥报春又名四季报春,原产于中国西南部。它有各种各样的园艺品种,颜色丰富,色彩鲜艳,既有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是冬季和早春冷室的盆花。现在它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在昆明一年四季开花,所以它也被称为春季花。

3.中国报春花,又名中国报春花,原产于四川、湖北等地。原花为玫瑰紫色,园艺品种花纹较大,颜色有粉色、橙色、深红色、蓝色和白色等。是冬春季冷室的重要盆花。

4.P. Vulgaris在商业上通常用来指园艺品种群,起源于西欧和南欧。现代园艺品种有单瓣和重瓣,还有袖瓣。色彩丰富,耐寒,可在西欧露天越冬,是早春花坛的优良品种,也可盆栽。

生态习惯

报春花属是典型的暖温带植物,大多数种类分布在高纬度低海拔或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报春花喜欢凉爽湿润的气候和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不耐高温和强烈的阳光直射,多数不耐严寒。

寒地温室常用作盆花的报春花,如湖北报春花、西藏报春花等,宜在中性土壤中栽培。耐霜冻,开花早。报春花作为露地花坛,适合生长在阴凉或半阴凉的环境,喜欢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土壤。

繁育方法

报春花主要靠种子繁殖,特殊的园艺品种也分为植株或分蘖株。

种子的寿命一般较短,所以最好在收获后立即播种或在干燥低温条件下贮藏。在播种箱或浅盆中播种。因为种子小,可以不覆土播种。种子发芽需要光照,喜欢潮湿,所以需要用玻璃覆盖,用报纸覆盖,或者放在半阴凉的地方。10 ~发芽后28天。最适温度为15℃ ~ 21℃。超过25℃时,发芽率明显下降,夏季应避免。播种期取决于所需的花期。如果在寒冷的温室里冬天开花,可以在晚春播种。如果在早春开花,可以在早秋播种。花可以在春季露天花坛使用,也可以在初秋播种。

分株分蘖一般在秋季进行。

栽培技术

樱草花的培育和管理并不难。用作温室盆的品种从播种到12 cm盆上市,大约需要160天。如果在7月种植,它可以在年初开花。为了避开炎热的天气,8月播种,或者65438+10月开花。第一次移栽在浅盆或木盒中,株间距2 cm左右,或者直接移栽在8 cm的小盆中,盆土一定不能呈酸性,然后直接移栽在12 cm的盆中。种植深度要适中,太深容易烂根,太浅容易倒伏。定期施肥。叶子变绿的原因除了盆土的酸性,可能是太湿或者排水不畅。不仅是夏天,冬天阳光强烈的时候也要晒,这样才能保证颜色鲜艳。

耐冷树种,在长江以北露天越冬时,应提供背风条件,给予轻微保护,确保安全。8月播种,盆栽在冷床越冬,2-4月可开花。

幼苗移栽到盆中,盆一般限定在12 cm ~ 16 cm。2年生植物,盆可适当放大。夏季要注意通风,给予半荫凉,防止阵雨袭击,采取喷洒、搭棚、地面洒水等措施降温。冬季室内夜间最低温度应控制在5℃左右,不宜过高。但作为盆花,如果播得太晚(65438+10月),为了加速生长,保证来年春天及时开花,越冬温度要提高到10℃。

科学繁殖

报春花以播种繁殖为主,可根据开花需要确定播种期,播种后6个月左右即可开花。报春花种子寿命短,采收后宜立即播种,或在干燥低温条件下贮藏。报春花播种在浅盆中,盆土混合细腐殖土和园土。将盆土整平后,将种子与4倍的细沙混合均匀铺在盆中,然后用光滑的木板轻轻压实土面,便于种子吸水生根,不用覆土。播种后,将盆放入水池中浸泡在水中,以便表土浸泡后取出,放在半阴凉处,发芽1~2周后移至有光的地方。用玻璃盖住脸盆以保持湿润。适宜的播种温度为15~21℃,超过25℃发芽较差。

维护要点

秋季采用一年生种植法,多年生种植法。

报春花喜温暖、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忌热,较耐阴、耐寒、耐肥,宜生长在土壤疏松、腐殖质丰富的沙壤土中。其维护的要点是:

①幼苗出土后,待长到5片真叶时,移植到直径为10 cm的小花盆中,在盆底施少量骨粉或腐熟饼肥粉。当幼苗长到一定高度时,种植在直径为16 cm的花盆中。

②盆土宜选用7份腐殖土和3份园土,栽培土宜施少量底肥。

(3)播种初期应注意适当遮荫,延迟出苗后10~15天施稀液肥或氮磷配合的复合化肥。生长期水要干湿,避免盆内积水。

(4)花枯萎后及时剪去残花,施1~2倍薄肥,以利于新花枝生长,然后继续开花。

⑤报春花幼苗较弱,易崩,导致幼苗腐烂死亡,应注意早期防治。

药用价值

这种植物在东欧和德国被广泛用于治疗神经、咳嗽、气管炎、头痛、流感等疾病。中草药里也有记载,但一定要遵医嘱。

关于花语

报春花的种类很多,其中最喜欢的是西方报春花。报春花是向我们宣告春天的朋友。红、粉、黄、白、紫等五颜六色的花,低矮的植物,娇嫩可爱的花朵种在小盆里,被称为迷你报春花。

花语:青春的快乐与悲伤

送礼礼仪:将素色浅盘放入各种颜色的小盆中庆祝春天,用玻璃纸包裹,将丝带打成十字结作为配饰。

栽培历史

根据地方志的记载和云南春节观赏盆栽报春花的传统习俗。中国的藏泉在1820左右传入英国。据云,此花采自广州某私家园林。可见,我国报春花的栽培至少始于明清时期。在欧洲,当地的物种,如P.veris和P.vulgaris,是黄色花朵的野生物种。直到17年世界之初,欧洲云杉(P.vulgaris var.sibthorpi)被引入高加索地区,它才开始有红色和紫色,并首次在花园中种植。1596年,位于阿尔卑斯山的P.auricula引入英国后,迅速成为英国人喜爱的花卉。19年底到本世纪初,英美派人到中国采集报春花标本和幼苗,很多已经成为园林植物。

变化情况

物种、品种和变种:

根据近年来植物分类学家的研究,中国报春花属植物可分为30个类群。栽培主要分为温室盆花、宿根花卉和岩石园、高山园、野生园、沼泽园等特殊原种。

主要品种有:

苞叶报春

羽叶报春

深红色紫水晶预示着春天

深紫色的脆蒴果预示着春天。

巴塘报春花

白背小报春

美丽报春花

白色报春花

苞叶报春

苞叶报春(原变种)

宝兴宝春

宝兴报春花(原亚种)

宝兴张掖报春花

宝康宝春

淡黄色

报春花属

灵长目春季波密脆汤。

蚕蛾报春

波状报春

薄叶长柄报春花

细叶报春花

藏文报春

南方报春花

糙花报春花

糙花报春花

双歧报春

止阳酥春。

Chari脆汤报春花(原品种)

长瓣报春花

长苞报春花

白桦报春花

长长的管子垂下花朵迎接春天。

长叶报春花

常家报春花

车前草报春

城口报春

橙红色光站宣告春天

勺叶小报春

白桦报春花

锯齿报春

齿形叶灯台宣布春天。

翅叶报春

川北脆皮春

http://www . zhongcaoyao . org/zcydq/29/i4s 29527748y 121k . shtml

常见疾病及其预防和控制

报春花花叶

症状:由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症状是叶片小而变形,有深绿色斑点或变黄。染病植株不开花,或者开花,花短、畸形、有条纹。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桃蚜和棉蚜传播。传染源主要是周围杂草的侵染植株。

防控方法:首先要及时清除杂草,减少传染源。其次,应尽早防治蚜虫,以消除病媒。

二、樱草褐斑病

症状:多发生在四季之春。它是由链格孢属引起的。半翅目的。受感染植物的叶子上有褐色斑点。感染途径是通过风和雨传播分生孢子。

防治:发病初期喷施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杀菌剂。

第三,报春灰霉病菌

症状:是报春花常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这种植物生病后,整株植物变黄并死亡。该病主要侵染叶片、嫩茎、花器官等部位。它主要发生在叶片的尖端和边缘。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浸斑,逐渐扩大,变褐腐烂。后期在病斑表面形成灰黄色的霉菌层。茎感染后,病斑呈褐色,逐渐腐烂。被感染后,花器官也变成褐色并腐烂脱落。在潮湿条件下,患处出现灰霉层,这是该病的一大特征。该病以菌核在病残和土壤中越冬。气温20℃左右,空气湿度大,容易生病。通过风雨、工具、灌溉水传播。在温室中,该病在冬末春初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种植密度要合理。注意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及时清除病叶和植株,减少传染源。发病初期喷施50%咪鲜胺或50%扑尔敏可湿性粉剂1500倍。最好与65%甲硝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交替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

四、樱草斑病

症状:主要危害植物叶片。疾病从植物的下部蔓延到上部。病变通常直径为3至4毫米,呈褐色。在严重的情况下,病叶死亡,导致落叶。这种疾病是由柱花草引起的。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种子也可带菌,成为次年的首要传染源。该病主要依靠分生孢子随空气和雨水传播。在生长季节,再感染是经常发生的。通常,在温暖潮湿的天气和施氮肥时,植物容易生病。一般7月开始发病,8月至10流行。

防治方法:选育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在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 1: 100波尔多液。

五、报春花细菌性叶斑病

症状:大多数发生在叶片和花托上。初期沿叶脉产生不规则的病斑,后变黄变褐,病斑扩大,叶缘干枯。严重的话会死于下部叶子。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培育无病苗,苗床土壤消毒;温室要及时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发病后喷施500倍50%琥珀酸铜可湿性粉剂或4000倍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

六、报春花缺铁黄叶病

症状:植株上部的嫩叶先失绿,老叶还正常。失去绿叶的叶肉变黄,叶脉保持绿色。严重者叶尖出现褐斑,甚至脱落。

防治方法:盆土宜为富含铁的壤土。将硫酸亚铁和硫酸锌掺入有机肥中,可促进根系发育,增加铁的吸收能力。出现缺铁症状时,可喷洒0.2-0.5%硫酸亚铁溶液,效果比直接施入土壤要好。

枯萎报春花的拯救

报春花因其花色多样,色泽鲜艳,深受花农喜爱。但是养护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萎蔫现象,这是养花人最头疼的问题。那么,如何拯救枯萎的报春花呢?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以下四点,供爱花人士参考。

缺水引起的萎蔫

水分不足是导致萎蔫的常见现象。表现为叶片苍白发黄,叶片皱缩无光泽,叶柄柔软皱缩,全叶下垂萎蔫。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报春花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但夏天来了,因为空气太干燥,水分蒸发量大,得不到所需的水分供应。抢救方法是将报春花移至通风阴凉处,待盆土温度下降后浇水,第二天起早晚各浇一次。夏季注意浇水时间:早上10。天气凉爽时,应在中午前后浇水。天气冷的时候,下午2点到3点浇水比较好。其次,由于盆土缺水,往往是花农一次给盆土表面浇水太少,水没能渗透到盆底,下部的根系没有吸收水分。这样做久了,花自然会因为得不到水而枯萎。补救办法是给盆土浇水,但注意只能逐渐增加水量,不要一下子浇太多。这是因为当花卉植物枯萎时,根毛已经萎缩,失去了吸水功能。与此同时,萎蔫导致细胞失水。如果供水突然过多,细胞壁就会与原生质壁分离。

细菌感染引起的萎蔫

冬春交替时,由于气温变化较大,这种症状最容易在一场长雨后出现。原因是晴天时,气温变暖,土壤湿润,是最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时候。此时的樱草容易感染细菌,所以经常会枯萎。表现为:叶子失去了原有的刚性和韧性,摸上去很软。最开始,下部的叶子枯萎在地上爬行,然后逐渐蔓延到整个植株,所有的叶子都变软,掉落在地上。抢救方法:用土君诺消毒。具体操作:每次加入1.5公斤河沙(或细土)4-5克拌匀,制成河沙和土木耳的混合物,然后在报春花根部周围表面覆盖一层,注意不要盖住叶子和花的中心。盖好后喷少量水浸泡河沙。如果发现及时,在感染初期,经过上述治疗,一天就可以恢复。如果感染时间过长,叶柄已经开始腐烂,恢复时间需要2周左右,严重者会死亡。

过度施肥导致的枯萎

有些花农只想枝繁叶茂,急于求成,大量受精,受精过多,或受精次数过多,都会使报春花的细胞液外渗,造成质壁分离。说明植物的叶子是褐色的,萎蔫的,时间久了就会枯死。抢救措施:多浇水,稀释土壤中的肥料,使其随水流走,或立即翻盆,换上新土,使植物逐渐恢复正常生长。

盆土水分过多引起的萎蔫

报春花不能没有水,水太多也不行。土壤含水量过高会堵塞土壤内部的孔隙,使空气中的氧气无法进入,造成根系缺氧、霉变。当土壤水分过多时,植物往往表现为幼叶颜色变淡,然后老叶下垂,颜色变黄,逐渐枯萎甚至死亡。抢救方法:立即停止浇水施肥,松土,改善其通风条件。如果太硬,就换盆,换盆的时候把腐烂的老根去掉,这样可以控制病情,恢复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