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入门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注释4参考文献附件:1具有滋阴功能的穴位2具有滋阴功能的方剂3具有滋阴功能的中成药4滋阴相关药物5滋阴*古籍中的滋阴药物说明书1拼音zī yīn
2英文参考养阴[21世纪科技双语词典]
滋阴[中医术语考试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注意:滋阴是治疗方法。又名养阴养阴[1]。指的是用一种味甘性凉,有养阴液作用的方剂治疗阴虚证[2]。症状有消瘦、头晕、耳鸣、唇红颧骨、失眠、潮热盗汗、咳嗽咯血、遗精、舌红少苔、脉数。常用方剂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常用药物如天冬、麦冬、石斛、沙参、玉竹、龟板、鳖甲、墨旱莲、女贞子等。[3].针灸中常选用肾俞穴、太溪穴、复六穴、三阴交穴等穴,并辅以针刺法[1]。
参见滋阴:
补阴也叫养阴、养阴、养阴、益阴[4][5]。是治疗阴虚的方法[4]。如心阴虚表现为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舌红细嫩、苔少、脉弱而数等。、针灸常选用神门、心俞、三阴交、肾俞、太溪(或复发)等穴,并用补心丹和针刺补充的方法[4][5]。肝阴虚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耳聋、麻木、震颤、夜盲症、舌红干燥、津液少、苔少、脉细数等。用杞菊地黄丸,常选择肝俞、太冲、曲泉、复六、太溪等穴位进行针刺,并辅以针刺方法[4][5]。肺阴虚表现为咳嗽呛咳、痰少黏稠、痰中带血、午后低热、颧骨红、盗汗、失眠、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数等。用百合固金汤,常选择舒菲、太渊穴、三阴交穴、复六穴等穴位进行针灸,并辅以针刺[4][5]。肾阴虚表现为腰酸腿软、遗精、头晕耳鸣、睡眠不好、健忘、口干、舌红少苔、脉数等。用六味地黄丸或左归饮,常选用肾俞穴、枳实穴、复六穴、太溪穴、三阴交穴等穴位进行针刺,并辅以针刺[4][5]。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