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的主要经历(李振华的事迹)

今天,编辑将与您分享李振华的知识,其中也将分析和回答李振华的事迹。如果你能解决你想知道的问题,关注这个网站。

李振华的个人资料

李振华,男,出生于6月1924 11,籍贯河南省洛宁县。他毕业于河南省姬扁中学,来自一个中医世家。原河南中医学院院长,现为中医教授、主任医师。曾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终身理事,中国中医药理论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中医药分会副会长、名誉会长,卫生部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编委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 并于1990被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第一批500名老中医和第七届NPC人大代表。 中医学术功底过硬,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60年。研究生和学生都是桃李满天下。《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治疗研究》、《肿瘤耳信息早期诊断》、《脾胃气虚本质研究》分别获得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三等奖。负责“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临床与实验研究”,获河南省教委科技成果进步奖一、二等奖。现承担“十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总结及传承方法研究”。专著有《中医治疗流行性脑脊髓炎》、《常见病辨证论治》,中国中医脾与口腔医学主编,《中医内科学》合编,《中医辨证》,全国各中医院校使用的第五版教材《中医内科学》。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1957年被卫生部授予“西医学习中医A级模范教师”,1989年和1991年分别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中医药优秀科技工作者”,1987年、1997年分别被英国剑桥大学录取。书法爱好也包括在内(20世纪中国著名书画家)。2009年,原河南中医学院院长、河南省著名老中医李振华教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

李振华事迹介绍

52年前,年仅18岁的南京师范大学学生李振华,带着43名南京青年来到沂蒙老区。

52年后,只有李振华永远留了下来。

风雨老人把半个世纪的沧桑和一颗永恒的心融进了蒙山沂水,融进了沂源55万老区人民的心里。此后,他曾五次进入人民大会堂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01年,沂源县汉旺镇的人们捐款为李振华雕刻了一尊汉白玉半身像。从古到今,有多少普通劳动者活着,被雕像敬仰?

这座洁白无瑕的汉白玉雕像,凝聚了老区人民对敬爱的人民教师李振华的深情眷眷,也讲述了这位山东省优秀党员、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山东省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育专家扎根沂蒙山区半个世纪的感动。

从繁华的大都市南京,到偏远贫困的沂蒙山区,他肩负着倒下的教室,贫穷与孤独,以及本不该属于他的责任。从那一刻起,他把心交给了沂蒙山这片英雄的土地。

1953在博山通往沂源的山路上,一个背着双肩包,手里提着行李的年轻人艰难地走在雪地上。他就是南师大的学生李振华,他响应党的号召,志愿到沂蒙山区支教。

50多公里的路程,没有路,没有车,崎岖的山路,一脚深一脚浅。雪打湿了他的鞋袜、裤腿,刚开始走,冰肌刺痛了他的皮肤,他就用捡来的草绳裹住了脚。夕阳西下,山野传来阴郁的嚎叫声,李振华被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恐惧、寒冷和饥饿所包围。这是他第一次出城。大约在晚上10,筋疲力尽的李振华终于在黑暗中敲开了沂源县艺术教育处的门。

“你就呆在南马吧,县城所在地。”教育科长对李振华说。“不行,让我去县城最偏僻落后的地方!”

看着这个文静瘦弱的南京小伙子,教育科长愣住了。他哪里知道这是李振华第三次提出这样的要求?第一次,山东省教育厅准备把李振华分配到条件更好的潍坊,他坚持去沂蒙老区;当时来临沂时,他指着整个地区最偏僻、丘陵最多的沂源县问:“我想去这里。”

就这样,李振华突然从繁华的南靖城来到了千里之外的老沂蒙地区最偏僻、最闭塞的穷山沟汉旺。接下来的半个世纪,他再也没有在南京和父母共度一夜,就这样告别了一段浪漫的感情。

当李振华到达汉旺时,他看到的是村头黑压压的人群。全黑的粗棉袄,掌尖上翘的钩鞋,深棕色的脸上露出惊讶的眼神。走进三座破庙的教室,映入眼帘的是没有玻璃的窗户、半倒的门、通风的墙壁和散落的大大小小的石头。村支书告诉他:“这块大石头是书桌,小石头是板凳。上课的时候会吹口哨。没有手表,你就看太阳,掌握时间。阴天的时候点个麻秆是一个档次。嘿!村里穷,请不来老师,学生半年没上课,都指望你了。”

极度的贫穷和落后让李振华始料未及。晚上,他躺在教室角落里一张石头做的床上。外面一片漆黑,听起来毛骨悚然,这让他感到害怕,而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孤独和想家。

半夜一个人,他想家了,非常想家。突然,他的母亲来了,冰冷的眼泪流到他的脸上。他侧身站了起来,周围一片荒凉。朦朦胧胧的眼睛里,只有一盏孤独的灯,枕头是湿的。他不知道自己在这个山村的第一个晚上是怎么度过的。

太阳一爬到山顶,教室里立刻有38个学生。最大的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最小的只有七岁。破庙也围满了看热闹的人。李振华在焦虑中开始了他的第一堂课,但他的南方方言吸引了阵阵笑声和讨论。

李振华的心像针扎一样。他不知道如何吞下从未见过的黑红薯煎饼和糠包子,也不知道如何应付接下来的教学工作。

由于工作间隙的挫败感、言语障碍的焦虑感、艰苦生活的尴尬感、漫漫长夜的恐慌感、独处的孤独感,李振华的精神似乎即将崩溃。

回家的念头一天天地折磨着他。

他痛苦地走出了校门。一个村民拿着熏墙上的石头给大家记录工分,干了一天,把整个酒吧都刷了一遍;半天的工夫,画了半栏。眼前的景象深深地震撼了他,刺痛了他。他记得自己来的时候的雄心壮志,去了最艰苦的地方,去了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老沂蒙地区的人民为国家的解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作为新中国的大学生,我就不能牺牲个人利益,为他们做点贡献吗?”

李振华为自己的懦弱感到羞愧,更为沂蒙人民博大宽厚的爱心感到不安。村里人知道南方来的城里娃适应不了山里的生活,就改了法让他尽量吃得好。山区气候特别冷,大妈们就亲自纺线,给他缝棉衣、布袜、钩鞋御寒。逢年过节,村里人都知道娃子想家,就争先恐后地请他进屋过节。每当李振华外出学习或开会时,村民们总是把煮鸡蛋和煎饼塞进他的背包,甚至一起送他几英里。

山一样的胸怀,水一样的亲情,缓解了他的思乡之情,激发了他献身沂蒙的远大志向。

他马上给家里写信,让他们送一台收音机,每天练习普通话。看到学生头发长,没钱理发,他自费买了理发工具,学会了给学生理发。为了给学生买学习用品,他把每月只有21元的工资拿出一部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制作了28种教学用教具,还利用业余时间在孩子家里补课。全心全意的投入让学生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1955年,沂源县其他学校升学率10: 1,他教的8个应届毕业生全部升入中学,轰动了整个沂源。

德才兼备,李振华光荣地加入了1959中国* * *产党。同年,他被评为中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出席全国英雄大会,受到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原山东省委书记白如冰在见到李振华时感慨地说:“一个城市的知识分子,能在这山沟里住上几年,真是了不起,不用说!”

年复一年,寒来暑往。当老城里的男孩到了结婚年龄,村民们开始为他安排。但是李振华的心正遭受着爱情的折磨。

一座南京城,深山洼地,几年深情,飞千里,呼唤声音,字字斟情。拿着一封感人的情书,李振华满心欢喜。他巴不得不能马上飞回女朋友身边,但又不能丢下可怜的孩子,于是写了一封长信,动员女朋友来山里和他一起教书。但随之而来的是女友的最后通牒:“如果你不回南京,我们就分手。”一种悲伤立刻涌入李振华的血液。他理解他的女朋友,但他只能请求她的原谅,因为他已经渐渐融入了大山,这里的孩子需要他,他再也无法离开这片土地。

痛苦地告别了这段悲伤的恋情,李振华在村民的关心下娶了一位贤惠的沂蒙姑娘。从此,他在蒙山沂水深深扎根,年复一年,硕果累累。

他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却不是一个称职的儿子、丈夫、父亲。他把自己有限的青春乃至生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心爱的教育事业。“天涯海角穷,乡愁无边。”看着家乡,他的内心充满了挥之不去的愧疚和悲伤。

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1982年秋,李振华被任命为新建的南马镇第二中学的校长。聚集的都是素质差、学习差的“双差”学生。因为没人要这些孩子上学,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散落在社会上,经常闹事,扰民,所以被称为“渣滓学生”。李振华毅然挑起了这个没人愿意承担的重担。

新招的108两个班的学生,在很多人眼里都是没希望的。控制他们不容易,改变他们很难!另一方面,李振华展示了他所有的热情和信心。李振华是个好“医生”。他善于对学生的各种“病”进行“看、闻、问、感”,善于找到病根,“对症下药”。

耿不守纪律,不爱学习,整天萎靡不振。李振华和他谈了几次都无济于事。你为什么不想学当我问的时候,我才知道爸爸要退休了,他想退学接手。李振华多次找耿文博谈话,耐心开导他,帮助他制定学习计划。耿渐渐变了,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在给予学生充分指导的同时,李振华更关心孩子而不是父母。为了不让学生吃毛饭,他每天骑着自行车,翻山越岭到家里给学生弄饭;为了更好地照顾住在学校的学生,李振华干脆搬进了男生宿舍,冬天给他们盖被子,夏天给他们驱蚊。宿舍人多,条件差,尤其是夏天,很难闻。李振华没有抛弃他们,而是像慈父一样照顾这些远离家乡的学生。

李振华的爱融化了这些后进生铁石般的心。李振华和学生们交谈。毕业时,78名学生升入重点高中,26名学生升入更高一级学校,升学率达到96%。这所“人渣学校”,曾被称为“少年拘留所”,1986年被评为全县首批省级文明单位,更名为沂源实验中学,创造了现代教育神话。

李振华对老区的学生体贴入微,却抽不出时间辅导自己的孩子。很长一段时间,孩子和他没有了姻亲关系,女儿改姓母亲的。李振华向他们解释说:“我的职业是教师,是人民的教师,不是家教!”

高考前两个月,一封“父亲病重,快回家”的电报从南京飞来。电报触动了李振华的心,也触动了老师和学生的心。大家都劝他回去。看着被母亲泪水浸透的电报,想着这些高考在即的农民孩子,他无奈地安排正在读高三的儿子伟回家养老。儿子不去,关键时刻怎么打断他复习?“正是因为这是一个关键时刻,我这样做。我是班主任。我的离开会影响到全班的高考冲刺。我想想都得牺牲你。”

儿子哭了:“你为什么要牺牲我?”李振华也流下了眼泪:“唉,那些农民的孩子努力学习了很多年,他们的命运就靠高考了,但是你考不上还能找工作。你爷爷当了一辈子老师,他会原谅我的。"

儿子代替父亲回到了南京。然而,紧接着是第二封和第三封电报。重病的老人在日夜思念他的儿子回来之前就去世了。廖廖在电报上的话,像一把重锤,敲击着李振华的心。他眼前一黑,瘫倒在地上。醒来后,我不自觉地抓起桌上的一叠白纸,拖着脚来到学校后山,点燃白纸,朝南跪下,嚎啕大哭:“父皇,儿子不孝,我对不起您!”

父亲去世了,他在床前拿不到一杯水和一片药。我儿子没通过名单。这三个孩子中,这个最好,最有前途。每次想起这件事,李振华的心就像刀割一样。

谁曾想,另一场不幸接踵而至:父亲的离去击倒了母亲,母亲得了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为了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家乡的居委会领导为李振华联系了南京的一所学校,并完成了一份业务转让函,希望他能调回来照顾老人。但李振华实在不能丢下眼前的这些孩子,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他放弃了这最后一次被调回宁的机会。沂源的村民知道后,为了让安心工作,不委屈老人,一位姓顾的村民首先提出:“让我女儿去南靖替你伺候老人。”但他要求每个人都答应他一个条件,他将每月支付。就这样,在随后的10年里,有8个沂蒙村民的孩子轮流照顾李振华的母亲。

老师真的那么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吗?是的,在沂源人的心目中,李振华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位受他影响,也当了老师的学生说:“高水平的老师可能并不难找。难得的是一颗李老师的心,一个时刻关心贫困孩子的严师。”

时光荏苒,老母亲已经躺在床上9年了。公元10年,为了不拖累乡亲们,李振华极力劝说不肯离开故土的83岁老母亲到沂源。来之前,睿智善解人意的母亲理解儿子的心。她要求人们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和旧裹尸布一起带来。显然,母亲决定把她的一把老骨头埋在沂蒙山。

为了弥补失去30多年的亲情,李振华一有空就来到母亲的病床前嘘寒问暖。当他用尽孝心,让母亲养活自己一辈子的时候,没想到,老人因为不习惯北方山区的寒冷干燥,吃不惯东西,在病后一年多就病逝了。李振华痛苦万分,悔恨如刀。他无力地跪在母亲的遗体前:“妈妈,我错了!我不应该去接你。对不起。”

他后悔不该带母亲去沂源,要是在南京就多活几年了。他后悔母亲辛辛苦苦把自己养大,但孝顺的机会太少。他很遗憾他妈妈来怡园过她唯一一次生日的时候他不在身边。

闻讯赶来的村民、家长和成年学生都落下了眼泪。有人哭着说:“老大爷,别怪李老师,我们对不起你!”

处理完事情后,李振华把人们留下的960元钱送到了南马镇敬老院。他对那里的老人说:“我不需要那么多钱。你们都是我的父母。这960元钱是我孝心的一点心意!”收到这笔凝聚着李振华对沂蒙人民深情的捐款后,老人们充满沧桑的脸上早已噙满泪水。

伟大的美德没有纪念碑。谁心里有人民,谁就被人民刻在纪念碑上!历史就是这么公平!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很难,而他做到了。他教过成千上万的学生,无数的孩子成功了。退休后,他可以无忧无虑地安享晚年,却时刻牵挂着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孩子们。他发起并成立了振华助学基金会,使2000多名孩子重返课堂。

在沂蒙山的学生眼里,李振华是山涧中的涓涓细流,滋养了无数干渴的生命;在沂蒙山区人民心中,李振华是温暖的春风,它绿化了失学儿童心中的荒原。

7月21,997日,李振华退役了。在沂源实验中学全体师生大会上,李振华向师生们郑重告别:“从今天起,我要退休了。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和帮助!”话还没说完,老师们的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

的确,李振华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深怀感激:那些深山里怕李振华退休后长期影响他工作的村民来看望;在他工作了十多年的汪涵,群众自发捐款为他雕刻了一座汉白玉雕像。活着被雕像是一种怎样的荣誉?一位89岁的老奶奶年纪大了,已经忘了自己的姓和名。她能提到李振华的名字,但她一直说:“他很好,他太好了!”

这一切,都让李振华寝食难安。当人们滴水时,他们用泉水来回报。老区人民能付出什么来回报亲人的真情?

让李振华难以释怀的是贫困山区辍学的孩子们。落后的教育是一切贫穷的根源!李振华非常担心。他觉得捐钱帮助贫困学生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事实上,从在李振华工作的第一个月起,他每个月都会拿出四分之一的工资来帮助贫困学生。但是50多年来,李振华一直过着非常节俭的生活。在农村工作的30年里,他从没去过理发店,饭菜主要是玉米糊和南瓜菜。一辆大金鹿自行车骑了42年,30元的中山表戴了39年,今天还在戴。我这辈子没穿过皮鞋,一件灰色的中山装被洗白了。

他对自己和家人都很苛刻,但李振华把一切都给了贫穷的孩子。他决定把剩下的15000元积蓄和国务院特殊津贴5000元分成三份,分别捐给他工作过的汉王中学、张家坡乡中学和县实验中学。

征得妻子的同意,李振华邀请他的三个孩子到一家小餐馆吃饭。孩子们很惊讶地知道他们的父亲有话要说。当李振华解释他的想法时,孩子们沉默了很长时间。他们的情况也不好,三个人家里两个下岗,家家都有孩子,日子紧。孩子们哭着说:“只是你和你妈妈过得辛苦。”“再苦,也比那些可怜的孩子难。把钱花在他们身上比吃喝玩乐更有意义!”

李振华说,“拿出三袋东西,给孩子们。一个视频是宣传他的电视专题片《沂蒙山上的爱情》;一本,记录他教书育人事迹的书;还有一份文件,是沂源县委向他学习的决定。他说:“我真的没有什么可以留给你,只剩下这些荣誉。他代表了我的生活。人生在世不易。如果遇到困难,有怨气,可以看看这些东西。"

孩子们含泪点头,把父亲的话记在心里。

李振华对教育的捐赠就像扔进湖里的一块巨石,引起了波澜。沂源县委、县政府、汉旺镇领导带头捐款,社会各界人士也纷纷捐款。2001以李振华名字命名的汉旺中学“振华助学基金会”成立。2002年和2004年,沂源实验中学和张家坡乡中学还设立了“振华扶贫奖学金基金会”。在李振华的推动下,三个基金会的资金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截至目前,累计募集资金达654.38+0万余元,使众多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掀起了全社会捐助教育的高潮。

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淄川一家企业的经理吕柱昌说:“李振华老师的人格魅力是滋润大地的春雨。我捐点钱,一是帮助几位贫困学生重拾学业,二是表达我对李振华老师的崇高敬意。”几年来,已有5000多人向振华奖学金基金会捐款。

2001年2月,李振华应聘到万杰朝阳学校担任初中校长。虽然在外面发挥余热,但他依然关心老区的贫困儿童。他把年薪5.5万元全部拿出来,资助了23个贫困学生,还带了一个孩子。这些学生不在基金会的资助范围内,他们将由李振华资助,直到大学毕业。

市里的一位领导听后对李振华说:“李老师,您年纪大了,家里经济不富裕。我会为你筹集五万元来帮助学生。不要再用万杰给的奖励来帮助学生了。留着自己用吧!”事后,李振华将这5万元直接捐给了三个“振华助学基金会”。

在万杰潮阳学校,所有初中和小学的老师都被李振华捐资助学的高尚情怀所感染,向振华奖学基金会捐款7000余元。一些老师还自发寻找老区的贫困学生作为救助对象。

今年春节前,李振华坐车到几十里外的淄川服装城,花了1000多元买了23件不同尺寸和型号的羽绒服,送给23名在校贫困学生过春节。他对谁老谁高胖瘦,穿什么型号最合适了如指掌,却不舍得自己添置一件新衣服。

张文强一直由李振华资助,直到她中专毕业,父母生病,家庭生活非常贫困,找不到工作。李振华把他带到博山,同吃同住,并给了3600元钱帮助他的家人。

今年4月14日,张文强的父亲被确诊为早期肝癌。“李老师,救救我爸!”张文强突然跪在李振华面前。李振华的眼里充满了泪水:“起来,儿子,我会尽力救你的父亲。”他四处奔走,终于联系到了一家医院,并用挤出的3600元钱为张文强的父亲支付了手术费。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李振华用瘦弱的身躯撑起了老区破旧的教室;用微薄的力量激励了几代贫困生;用拳拳之爱,滋养了无数失学儿童干涸的心灵!他“把一生献给了自己的青春”,实现了自己作为一名* * *党员的人生追求!

52年来,他教过1000多名学生,其中有数千人考上了高校。52年来,他捐款30多万元,资助了2000多名学生,包括吃穿用和学费,最终有36名学生考上了高校。

今年桃花盛开,记者前去采访,却看到年过七旬的李振华老人,历经风雨,已与沂蒙山人无异,但他象征着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希望。因为他在这片曾经苦涩又深情的土地上永远留下了一份感动,一份怀念,甚至是一份敬仰。

是的,李振华用生命点燃的红烛将永远燃烧在沂蒙老区人民的心中!

中医大师李振华有几个孩子?

1.

1,李振华教授,中医主任医师,中国第一位中医大师、专家。

2.国医大师,独子李,55岁,现任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