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历十月初一是鬼节吗?
鬼节,顾名思义,是与鬼有关的节日,是祭祀鬼的节日。鬼是人类蒙昧时期生命的延伸。东西方文化的延寿观念略有不同,但人死为鬼一直是鬼文化的主流。
西方鬼节有墨西哥鬼节,但最著名的还是万圣节。本条目将详细介绍国内外各种鬼节的起源文化。在中国的一些地方,清明节、中秋节和寒衣节合称为“三鬼节”。
甲骨文中“鬼”字是认识的字,这里是“人”字,上面有一个可怕的头,意思是像人一样的怪物。后来逐渐演变成死后改变的东西。《礼记·祭义》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众生皆有一死,死而归地。这叫见鬼了。”
《礼记·祭法》进一步指出:“庶人普通百姓无庙,死时说鬼。”即达官贵人死后,有庙供奉,一年四季都有祭祀,就成了神。普通人死了,没有庙来享受祭祀,四处游荡,那就是鬼了。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中解释的“鬼”,就是现在的意思。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清明节、中秋节和寒衣节合称为“三鬼节”。传说这天有鬼出没,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在家家户户放鞭炮,吓走鬼,赶走鬼。
十月初一,称为“十月朝”,也称“祭祖节”、“寒衣节”。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在新的收获季节祭祀祖先的习俗,以示孝顺和不忘自己的根。十月初一祭祖,包括家族祭和墓祭,南北方都有。今天,在长江以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在十月初一给新坟献祭的习俗。
十月初一也是入冬的第一天,之后气候渐冷。人们害怕祖先在阴间的灵魂缺衣少服。因此,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品外,还有一种不可或缺的供品——鬼服。祭祀时,人们将鬼衣焚化给祖先,称为“送寒衣”。
因此,十月的第一天也被称为“烧衣节”。后来有些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变了。人们没有烧冷衣服,而是在一个纸袋里烧了很多鬼纸,上面写着收信人和寄信人的名字以及他们对应的名字。这叫“包袱”。有寒衣之名,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黑社会和死人一样,可以用钱买到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