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食物的味道,吃健康的饮食。酸、苦、甜、辛、咸五味补五脏。
性味偏离,纠正阴阳偏离
有药物疗法和食物疗法来消除致病因素和调节内脏的功能。张景岳说,“要想拯救离经叛道的人,只有离经叛道的人才能做到。”。医生说的气味是性味。药食皆有性味。利用药物的偏味进行治疗的叫药疗,利用食物的偏味进行治疗的叫食疗。
神农《本草经》指出,药物有酸、咸、甜、苦、辛五味,寒、热、寒四气。四气五味理论不仅可以指导中药的使用,而且适用于认识食物,指导食物的选择,是饮食养生的重要依据。《苏文刘郑源纪大论》载:“用冷远离冷,用凉远离冷,用暖远离暖,用热远离热,饮食亦如此。”“食宜同法”强调根据寒、热、凉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食物。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了许多用于治疗的食物配方,可见其对食物应用的重视。
《钱进方》卷二十六有“食治”一章,指出“为医者,当知其病源,知其事,以食治之,饮食不愈则再点药”,体现了食先于药的思想。张锡纯更重视食疗的作用,他介绍了几个有效的食疗偏方,如盲饮山药、珍珠玉石粥、糕等。《秦寿养老》新书说:“人之饮食水陆,不论产品千百种,皆赋有五气五味寒热泻,与医学无异...如果人们知道他们的饮食习惯并加以利用,它们比药物好两倍。”
性和味表现为药和食物的表现。只有了解和掌握它们的性味,才能指导预防保健中合理应用食物。
冷、热和冷数据的选择
四气也指四性,即寒、热、温、凉。其中,冷与凉,热与温程度不同,温次于热,凉次于冷。《苏文志珍大论》载:“热者冷,冷者热。”热射病体质调养,热射病治疗,寒性食物使用;寒性体质调养,寒症证治,温性食物用。寒性食物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温性食物具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的作用。
温性食物有芸豆、芥菜、香菜、南瓜、桂圆、杏、桃、石榴、乌梅、荔枝、板栗、大枣、核桃、鸡肉、鳗鱼等。热性食物有韭菜、葱、蒜、姜、茴香、辣椒、羊肉、狗肉等。
温热食物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适用于面色苍白、口淡、四肢冰凉、小便长而便溏的寒性体质和寒证者。
寒性食物有茄子、萝卜、冬瓜、丝瓜、青菜、菠菜、苋菜、芹菜、荞麦、薏米、绿豆、豆腐、梨、枇杷、茶叶、香菇、鸭蛋等。寒性食物有马齿苋、苦瓜、莲藕、茭白、柿子、西瓜、黄瓜、香蕉、桑葚、菱角、田螺、螃蟹、紫菜、紫菜、海带等。寒凉食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热性体质和以面红目赤、口干口苦、喜冷饮、小便短黄、大便干燥为特征的热证人群。
在中医中,寒热的性质通常被称为性别平等。在药食同源的一类中,山药、甘草、银杏、芡实、天麻、枳椇、茯苓、莲子、黄精、黑芝麻、榧子、酸枣仁等都属于这一类。一般来说,可以用于性平和,比较适合身体虚弱的人,或者久病后阴阳亏损,或者寒热错杂的症状。
根据口味选择酸、苦、甜、咸。
五味是酸、苦、甜、辣、咸。《苏文·脏气法》载:“辛、酸、甘、缓、苦、坚、咸、柔...这五味,辛、酸、甜、苦、咸,各有千秋,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五脏时时有病,与五味相适。”
韦辛三费煜新三能可以做到,有解表行气活血的作用。辛辣食物有姜、葱、蒜、香菜、葱、辣椒、茴香、韭菜、酒、豆豉等。辛辣食物含有挥发油、皂甙、生物碱和酚类。辛味发散性,易伤津液。辛辣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需要注意的是,过食辛辣食物会刺激胃黏膜,有消化道溃疡、便秘、痔疮、肛裂者要注意。
甘味能补脾虚,能补、调和、缓,具有滋补、中和、调和药性、止痛的作用。甜食有牛肉、山药、大枣、蜂蜜、甘蔗等。甜味中含有许多糖类、苷类和蛋白质、脂肪等。太甜会影响食欲;儿童糖分过多,容易引起肥胖和龋齿;中老年人糖分过多,会导致血糖和胆固醇升高,诱发心血管疾病。
酸味能收敛肝阴酸,能收敛精力,收敛涩口。酸味食物有醋、马齿苋、红小豆、橙子、橄榄、杏、山楂、石榴、乌梅、荔枝、狗肉等。酸味中含有有机酸、单宁等。适当食用可促进食欲,健脾开胃,增强肝功能,提高钙磷吸收;过量食用会引起胃肠痉挛和消化功能障碍。由于酸味坚涩,易积邪,急性肠炎、外感疾病慎吃。
苦味泻心火,能泄、燥、壮,有清热降逆、通大便、燥湿强阴的作用。苦味食物有羊肉、苦瓜、茶叶、杏仁、银杏、桃仁等。
苦味含生物碱等。多吃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和脾胃虚弱者慎用。
补肾的咸味药常入肾经,补肾作用强,用于治疗肾虚证。咸而软,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之功。在治疗甲状腺结节的过程中,海带和海藻经常一起使用。咸的食物有盐、紫菜、海带、海蜇、海参。咸味含有无机盐。呕吐、腹泻、出汗后,适量饮用淡盐水,可防止体内微量元素缺乏。吃盐过多会增加肾脏负担,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咸肉、咸鱼、咸菜等腌制食品含有大量亚硝酸盐,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因素。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少吃盐及腌制品。
四气五味并用。
严松永和在《方继生》中写道:“善取命者,诚于圆融,使一饮一食入胃,随其消,故无滞。”每一种食物都有性和味道。只有了解性味,全面了解,才能合理使用,达到“倍比药”的效果。
以性温为例,葱姜辛温,能辛温;山楂、覆盆子酸温,能涩涩;牛肉、大枣性温,能滋补强壮。再如辛味,生姜、紫苏辛温,能散寒,适用于风寒感冒;桑叶和豆豉性凉,能解风热,适用于风热感冒。
温中祛寒——葱姜汤
材料:葱30g,姜30g,红糖适量。
做法:大葱洗净,切成小块;生姜洗净,切成小薄片。全部放入锅中,加入一碗水,煮至半碗(约150 ml),加入红糖,趁热喝。
功效:葱姜性温,有温补之效。当用红糖调味时,它们可以变暖并缓解表面症状。以恶寒发热、鼻塞、清涕、苔薄白、脉迟为特征的风寒证,适合使用。
清热解表——桑叶豆豉饮料
配料:桑叶15g,豆豉15g。
做法:将桑叶和豆豉一起放入锅中,加水一碗半,煮至半碗(约200ml)。
功效:桑叶、豆豉性凉,能清热,辛辣味能散。两者都是开水冲服,清热解表,治风热感冒好。适用于发热严重,轻度恶寒,咽部红肿,鼻黄,苔薄黄,脉浮者。
温补羊肉汤
材料:当归30克,羊肉500克,生姜60克,陈皮30克。
做法:将原羊肉放入沸水中焯5分钟,去血,取出沥干水分,横切成小块;生姜洗净,去皮,用刀背拍松;当归、陈皮用清水浸泡20分钟。将当归、陈皮和泡好的水倒入砂锅中,放入羊肉和生姜,加足水,盖上锅盖,用武火煮沸,撇去浮沫,文火炖至羊肉熟烂。
功效:羊肉温补;生姜、陈皮辛温,暖胃散寒;当归味甘辛,养血补虚。各种食物搭配是温养虚损的有效食疗,可用于妇女产后虚寒,也可用于治疗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手脚冰凉。体寒者食用,有助于补虚、暖身、提高抗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