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红薯的起源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种植红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特别是产业化经营,甘薯已成为该县最大的主要作物。1996卢龙县被国家特色产业鉴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红薯之乡”。
甘薯于清朝咸丰年间传入卢龙县,至今已有100多年的种植历史。甘薯产业已成为卢龙县最大的主导产业。1996卢龙县被全国特色产业鉴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红薯之乡”,被全国特色小镇大典列为“中国红薯之乡”。
卢龙红薯已有一百多年的栽培历史。建国初期,种植面积只有654.38+万亩,鲜薯产量不到1000斤。六七十年代,甘薯面积扩大到20万亩左右,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到1,000斤左右。到了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县政府确立了开发利用红薯资源的发展方向。红薯面积直线上升,每年增加近万亩,90年代初达到30万亩,本世纪初达到34万亩。与建国初期相比,单位面积产量翻了两番,达到2000公斤,总产量近7亿公斤。
卢龙以甘薯新产品开发为突破口,品牌优势日益凸显。全县红薯和淀粉转化率分别达到95%和85%以上。投资百万元以上的骨干加工企业48家,年加工能力超过65438+万吨。产品包括精制淀粉、精制粉丝、方便粉丝、粉条、白酒、乳酸、凉面、薯脯、薯片、薯片等10多个品种。注册了广友、益奇、杨过、十里、君怡等十多个马铃薯产品品牌,各类马铃薯产品专用商标30个,其中国家名牌产品1个,著名商标1个,驰名商标2个。产品已进入5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到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