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痘会传染给人吗?如何预防鸽痘?
首先,病原体
鸽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对宿主有明显的特异性。在自然状态下,只感染鸽子,不感染其他鸟类。这种病毒特别耐干燥,可以在干燥的痂中存活数月甚至数年。3%甲醛溶液20分钟,2%苛性钠或10%醋酸迅速灭活。病毒在腐败的环境中会迅速死亡,而冻干和50%甘油可以让病毒存活很长时间,长达数年。
第二,流行病学
这种疾病传播很广。各年龄、性别、品种的鸽子均可感染,多发生于一岁以下的幼鸽,全年均可发生。但流行季节主要在3-6月,此时气温高,多雨潮湿,蚊虫猖獗,最容易爆发。病鸽排出的唾液、鼻涕、眼泪或其身上脱落的痂皮都含有鸽痘病毒。晾干后,它们会与其他健康的鸽子接触空气,鸽子会因打架啄食、蚊子或吸血的体外寄生虫而感染。拥挤、通风不良、黑暗和潮湿、维生素缺乏和喂养管理不善都会加重病情。
第三,临床症状
这种疾病的潜伏期通常为4-8天。发病率不确定,死亡率低,但发病严重时幼鸽死亡率可达50%。四种类型的临床表现如下:
1,皮肤类型
表现为体表各部位的痤疮结节,如鼻瘤、喙角、眼睑、内翼、背部、胸腹部、肛门周围胫骨下的足部甚至全身皮肤。发病初期表现为小斑,随后随着病情的加深而增大并合并,经历小疮、水疱、脓疱、结痂的过程。病鸽情绪低落,食欲减退或放弃,反应迟钝。病程长达3-4周,病情严重或饲养环境条件差的鸽子大多死亡,能承受的鸽子生长发育也受到阻碍。
2.粘膜型
又称白喉型,表现在口腔和食道粘膜。起初是黄色小颗粒,后来逐渐扩大融合成黄色痂或淡黄色假膜,不易脱落。有时也可发生在眼睑边缘和眼睑内侧,使结膜潮红、肿胀、分泌物增多,分泌物由浆液性发展为粘液性、脓性,进而变成干酪样,影响视力,甚至眼睑粘连、眼球肿胀、突出,最终导致失明。口腔痤疮会蔓延到喉头,严重影响食物摄入、饮水和呼吸,最常见的是死于饥饿或窒息。
3.混合型
是皮肤型和粘膜型同时发生,病情往往比单一型更严重,危害更大。
4.轻型
这种类型的症状和病变轻微,仅隐约可见局部结节,对鸽子没有伤害。
第四,尸检病变
皮肤型和粘膜型都以上皮增生、细胞增大和相应的炎症反应为特征。在光学显微镜下,在病变上皮的细胞质中可以看到嗜酸性A型包涵体。
动词 (verb的缩写)诊断方法
根据发病情况、症状和病变情况,做出诊断并不困难,最终确诊需要进行病原分离。
不及物动词预防和控制措施
1,预防:
①做好疫苗接种。鸽痘弱毒疫苗可在幼鸽孵化当天接种,疫苗在10-14天后产生较强的免疫力。
(2)每日清扫鸽舍卫生,加强环境消毒,及时清除鸽子粪便、垃圾等。,鸽舍周围不会有污水堆积,鸽舍周围的杂草也能根除。定期消毒杀虫,消灭蚊子等吸血昆虫,加强检疫,对返回的鸽子和新引进的鸽子进行隔离,无症状观察2-3天,如出现类似症状进行隔离。
(3)营养全面的鸽食,干净的饮用水(冷开水代替自来水),垫料采用暴露消毒,鸽舍及周边环境每天清扫,食槽等用具消毒,整个场地定期清洗消毒,定期灭鼠灭虫。
④控制饲养密度,防止过度拥挤。保持空气流通、新鲜、干燥,防止有害气体的危害。
⑤适度的药物预防可以减少流行性疾病的发生。中药可以用来提高鸽子的整体免疫水平。同时可以用活菌和蒜油定时饮水拌料,增强赛鸽体质,提高肠道抗病能力。推荐鸽痘克、噬菌体活菌、大蒜油精华等。
2.病鸽舍的处理措施
隔离消毒:隔离病鸽,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完善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严格全面消毒鸽舍,彻底清理污染鸽笼、鸽舍和垫草,清除鸽粪并消毒。接触过的水槽、窝用品要用消毒剂浸泡,鸽巢可以熏蒸消毒。此外,还可以采用光照、空房子等方法消除致病菌。
处理方法:病鸽可以用消过毒的手术刀、镊子或剪刀小心翼翼地将痂除去,然后在伤口上涂抹专用鸽痘灵。并使用抗病毒药物和维生素等辅助治疗。
推荐用药:病鸽可用专用鸽痘灵涂抹1-2天,健康鸽痘可服用1-2天。同时,配料最好用蒜油混合。病情控制后,赛鸽下午要多喝电解质2-3天,以补充赛鸽流失的营养和水分,调整体液平衡,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