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蜈蚣需要什么环境?他们每天吃什么?
一、人工养殖蜈蚣的方法
1.野生养殖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冬天在蜈蚣出没的地方挖一条长宽不限的小沟,垃圾、碎砖、动物残体、骨头、肠子、鱼刺、鸡鸭鹅毛都放进去。蜈蚣闻到鸡毛的腥味,就会聚集起来生活繁殖,春天就可以抓到。一般每1 ~ 2天可捕一次蜈蚣,然后加入新鲜食物,盖上细土再捕。捕捉蜈蚣的最佳季节是清明节前后。此外,铁耙还可用于在乱石堆、树根、杂草、沙滩等处捕捉蜈蚣。这种方法特别适合第一次饲养蜈蚣,可以解决种源问题,特别适合没有专业饲养条件的人。
2.室内人工养殖方法:室内养殖可采用水泥缸,缸底面积最好为50×40 cm。水泥罐呈“销”字形叠放2 ~ 3层,用玻璃板作缸头。缸内应覆盖松软细土,厚度随季节变化,一般春秋为10 cm,夏季为5 cm,冬季为20 cm。放置碎瓦或小石子、小木块等。在上层;圆柱体的四个角可以用玻璃粘合做成三角形的小水缸,也可以用盛水容器代替,供应蜈蚣所需的饮用水。放养密度与个体大小、不同生长期和饲养条件有关。一般每缸可养1 ~ 2岁幼蜈蚣200条,3岁蜈蚣75条,或4岁以上蜈蚣40 ~ 50条左右,每缸雄性成虫4条左右。其他方面,可以参考室外半自然状态。
人工池塘养殖法。
3.室外自然水池养殖方法:
(1)蜈蚣塘宜建在阴凉潮湿、阴凉僻静的山坡处。用砖、石、水泥等材料砌高80 ~ 100 cm的池壁,池壁缝隙要用水泥勾住。池塘的长度和宽度取决于水产养殖的数量。大池塘要分成“田”形的小池塘,分别投喂。水池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池底不得浇筑水泥。先用细石或碎瓦垫起6厘米左右的细土,留有空隙。池内还应种植杂草和树木,池内放置饮水盘,供应洁净饮用水,尽量营造适合蜈蚣栖息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池口周围用玻璃片设置一圈宽15 cm、与池壁成直角的“内檐”,防止蜈蚣逃跑或其他有害动物侵入。
(2)第一批蜈蚣可以在野外采集,也可以购买幼苗。一般应选择3-5岁性成熟的蜈蚣作苗种,应健壮活泼,背部黝黑发亮,雌雄搭配宜为10: 1。但雌蜈蚣产卵孵化时,应选择全部雄蜈蚣进行其他养殖,池塘中蜈蚣的密度应为每平方米350-450条。池内湿度为60 ~ 70%,不应超过75 ~ 90%。如果湿度过高,蜈蚣容易被病菌感染和入侵,导致脱壳和进食困难,不仅阻碍正常发育,还会引起生理疾病,甚至不繁殖或少繁殖。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6 ~ 29℃。夏季气温上升到40 ~ 42℃时,蜈蚣体内的水分蒸发很快,要注意随时降温。一般的方法是经常往池子里喷水降温保湿。冬天要往池子里扔秸秆保暖,营造适宜蜈蚣生长的湿润、温暖、充足的饲料环境。
(3)蜈蚣是食肉动物,喜欢吃各种昆虫,如蝗虫、蟋蟀、蝉、蚱蜢、蜻蜓、蜘蛛、蛾子等。饲料应以家禽和动物肉类为主,如泥鳅、鳗鱼、蚯蚓、蜗牛、蝙蝠、老鼠、壁虎、蜥蜴、蛇、蝇蛆、白蚁、土鳖虫等。蜈蚣有时以水果、胡萝卜、西瓜皮、嫩植物为食,可适当搭配25 ~ 35%的莲子草、绿叶等青饲料。夏秋的傍晚,还可以点一盏灯,引诱昆虫和飞蛾供蜈蚣捕食,可以适当在水池的杂草里放一些昆虫繁殖,供蜈蚣食用。不过蜈蚣也是饿的,十几天不给饭吃也不会死。但需要注意的是,蜈蚣在极度饥饿或受到严重干扰时,会自相残杀,撕咬饲料。此外,蜈蚣可以几天不吃东西,但不能一天不喝水。应在养殖池中设置水盘,以提供足够的饮用水。尤其是蜈蚣,对食物是有讲究的,连昆虫都不吃腐臭的食物。饲料要根据季节增减。春夏季要多放蜈蚣,秋末冬初可以减量。一般一条成年蜈蚣每次进食量约为1克,幼虫可2 ~ 3天喂一次,而成年蜈蚣则需要每天喂一次。晚上放饵比较好。先把前一天的剩菜去掉,把大一点的食物切成块,放在零散的地方。
第二,蜈蚣的繁殖
蜈蚣是卵生动物,一般在3-6月雨后晴天交配。每年春末夏初卵逐渐发育成熟,6月中旬开始产卵,6月上旬和中旬为产卵高峰期,一直持续到8月上旬。产卵前,母蜘蛛身体臃肿,腹部紧贴地面,行动缓慢。有产卵迹象的母蜈蚣应在3 ~ 4天前用直径约10 cm的无底罐盖好,罐口用纤维板或玻璃盖好,既有效地利用了养殖面积,避免了相互干扰和相残,又有利于蜈蚣在安静的环境中顺利产卵,便于幼蜈蚣和母蜈蚣在分开的罐(或池)中投喂。
一般每个妈妈产卵20 ~ 60枚,顺利产卵大约需要2 ~ 3小时。鸡蛋相互粘连,如花生,呈椭圆形。蜈蚣母抱卵的监测期约为43天。在此期间,如果她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或刺激,她会很容易兴奋和烦躁,并会吞下所有的孵化蛋,导致孵化失败。所以孵化器的环境要绝对安静。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蜈蚣在产卵前几天就应该停止进食,尤其是在孵化的40-50天内,否则蜈蚣会因为食物污染而将卵块或胚胎一起吃掉。卵块的孵化过程很慢。15 ~ 16天后,卵块形成肾形,中间开始分裂。这个阶段是第一次蜕皮。20天后,第二次蜕皮呈新月形,初具幼虫形;35 ~ 40天,幼虫进入第三次蜕皮,能在母亲怀里爬上爬下;再过5-7天,幼虫表皮的几丁质逐渐变厚,变成黄色和褐色,它们在母体的保护下生活。一个月后,它们可以脱离母体独立生活,自己进食。
三、注意事项
养殖蜈蚣,一方面要注意蜈蚣可能的病毒入侵,另一方面饲养者要防止蜈蚣中毒。
1.防止蜈蚣患病:由于家禽、老鼠、石龙子都会吃蜈蚣,特别是蚂蚁是蜈蚣的主要天敌,所以要经常观察蜈蚣养殖场内外是否有害虫,防止这些天敌进入水池攻击蜈蚣。为了防止蚂蚁进入池塘,可以用杀蟑蚁粉笔在池塘周围多画几个圈,或者将蛾球、植物油、锯子五份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经常将这种粉末撒在养殖池塘的外壁上。
把药线圈起来。尤其是蜕皮或产卵时,孵化期的蜈蚣抵抗力弱,容易被蚂蚁咬死。蚂蚁一旦进池,蜈蚣要迅速转移,用开水烫死。
被绿僵菌感染的蜈蚣的皮膜和部分关节上会出现黑点,以后会轻微浸润扩大,导致食欲不振,行动迟缓,最后消瘦死亡。因此,应迅速挑出患此病的蜈蚣,在其他地方饲养,将病缸(室内缸养)内的土全部倒掉,暴晒消毒,换上新土后放入健康蜈蚣,将少量氯霉素片磨碎混以饵料喂病蜈蚣,并改善通风条件;或者,将室外池塘饲养的蜈蚣转移到另一个池塘,进行药物处理,并对原池塘土壤进行消毒清洗,喷洒石灰粉进行杀菌。线虫是蜈蚣体内的寄生虫,大部分是喂食大庆蝗虫引起的,所以要注意饲料种类的选择和搭配。同时,使用的饲料不能沾染农药,以免蜈蚣中毒或生病,妨碍其繁殖。由于蜈蚣有吃多吃少、自相残杀的习性,主要发生在缺水缺食的情况下或雌蜈蚣在孵化期受到干扰时,所以要注意饲养管理措施,也要根据个体大小分池饲养,发现蜕皮的个体要立即隔离。
2.防止饲养者被蜈蚣螫伤:饲养者在捕捉蜈蚣时,应使用小铲子或其他农业工具打开上部的石块或砾石。发现蜈蚣时,应迅速用铁制、竹制的专用夹子夹住蜈蚣,防止被蛰中毒。如果在抓的时候不小心被蛰了,可以根据情况先把毒液挤出来,然后按以下方式处理:
(1)将盐肤木的汁液涂在擦伤处;
(2)用黄色纸卷点燃盐后,将烟灰从纸卷的另一端吹向患部;
(3)用氨水或花露水涂抹伤口;
(4)用蛋清或公鸡唾液擦拭伤口;
(5)用蜗牛、蛞蝓和蚯蚓的粘液擦拭;
(6)用清凉油擦拭;
(7)用大蒜汁和桑椹汁混合白盐擦拭;
(8)用香烟丝捣碎,用茶油揉搓;
(9)将鲜蜈蚣捣碎,混合茶油擦拭患处;
(10)用碱水或洋葱片敷在伤口上。
4.蜈蚣的捕捉与加工
春、冬季捕捉加工蜈蚣为佳。捕前要将竹片锯成长15 ~ 20cm、宽1.5cm的细竹签,两端用刀削成箭头。将捕获的蜈蚣用开水烫死,然后切下尾部,挤出粪便,将竹签两端分别插入蜈蚣第一节躯干的头部和下颚以及第二节尾部的腹面,借助竹片的弹性将蜈蚣拉伸拉直,然后在阳光下晒干或用文火烤瓷砖或其他金属板,使上面的蜈蚣变干,得到商品蜈蚣。加工时要防止头尾折断,但如果断肢不慎脱落,仍可收集出售。蜈蚣准备出口的地方,要挑选晒干到九成的,然后把竹签去掉,用一包100片的厚纸包好,再用一盒10片装,内衬油纸,盒皮用猪血封口。不出口就不要拆竹签。50件装一包,用木箱包装。存放时应放在干燥的地方,盒内要加一些樟脑丸或辣椒,以防虫蛀。
另外,养蜈蚣和养苍蝇结合起来混养。好处会更大。如果用红外线处理加工过的蜈蚣,可以大规模生产,并且可以提高商品蜈蚣的质量。想知道蜈蚣的性别区分方法,只需要把交配的蜈蚣配对进行特殊饲养,然后把产卵的蜈蚣当成雌性,不产卵的蜈蚣当成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