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不良可以这样治疗。

吞咽困难是指小儿食奶过多,损伤脾胃,使乳汁郁积于中焦脾胃,主要症状为不思奶,食而不消化,腹胀,大便不规则。吞咽困难常伴有口臭、呼吸沉重、睡眠不安、磨牙、不明原因哭闹、手脚发热等症状。所谓“胃不和则不安”。

食物潴留是儿童常见病,多见于7岁以下儿童。如果食物长期积累,会造成孩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从而出现消瘦、矮小。因此,积食的治疗势在必行。中医多从消食化滞、健胃和温和治疗的角度进行治疗。

三交县

处方:焦神曲10g,焦山楂10g,焦麦芽10g。

用法:水煎30分钟。口服。可以加点糖或者冰糖。

解决方法:焦山楂倾向于治疗肉类消化不良,焦神曲、焦麦芽倾向于治疗面食消化不良。

功效:消食化积。

适应症:小儿暴饮暴食引起的吞咽困难,症见厌食、呕吐、反酸、口臭、口苦、口腔异味、腹胀、腹痛、呃逆、大便不规则等。

大麦茶

配方:50克焦麦芽。

用法:将大麦芽炒至棕色。每次取5克焦大麦芽,烧开水代茶饮。

功效:行气消食,健脾开胃。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症见腹胀、腹痛、纳差、厌食、口苦。

注意:此法相对平和,老少皆宜。据《本草纲目》记载,青稞味甘,性平,有消食胀、消食化滞、宁胃止渴、消暑解暑、益气和中、宽胸大气、补虚劣根性、强血管、益气色、强五脏、溶五谷之功。

山药米粥

配方:山药50 100g,小米50 100g,陈皮10g。

用法:取山药、小米、陈皮,用清水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成粥。吃粥就好。

功效:健脾益气,行气积滞。

主治: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包括腹部胀满、消化不良、饮食不快、大便不畅、乏力、体重减轻、面黄肌瘦。

丁香陈皮汤

材料选择:取丁香6瓣,陈皮6g,肉桂1g,生姜3片。

用法:加入适量水(600±700ml),煎煮20-30分钟,取300ml左右的水。口服。

功效:暖胃行气,祛湿消积。

主治:瓜果食积,夏季水果吃多了,出现消化不良、腹胀、饮食不爽、体重减轻、面黄肌瘦等症状。

足底贴敷法

药:苋菜15g,姜30g,葱30g。

所选零件:鞋底和鞋底。

用法:将药物捣碎,加入蛋清调匀。取适量涂于脚底,用纱布包裹。连续敷1晚,第二天早上取下。每天敷1次,连续敷5 7次。

功效:清热利湿,和胃消食。

适应症:小儿消化不良。

中成药

小儿化湿丸:针对因积食、阻塞肠胃而腹胀者。小儿化石丸中的山楂、神曲、麦芽、三棱、莪术有助于消化、消积;牵牛花、大黄泻火通便;槟榔行气消肿。全方* * *起到消食化滞,泻火通便的作用。比较适合腹胀、恶心呕吐、烦躁口渴、便秘的孩子。

保和丸:积食转热时服用。保和丸含有山楂、神曲、萝卜、连翘、法半夏、陈皮,具有助消化、清热散结的功效。更适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口苦、口臭、口腔溃疡、睡眠不安等。

山楂丸:各种食品都适合。山楂丸的主要成分是山楂、麦芽、神曲。适用于食物刚吃完,食物无法堆积的情况。而且山楂丸的味道是酸甜的,孩子更愿意接受。

魏萍粉:消除水果和蔬菜的食物积累。夏季过多食用瓜果会引起瓜果积食,出现厌食、腹胀、食欲不振、苔微腻等症状。和魏萍粉末。

日常关注

1.日常饮食应以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和清淡饮食为主,辅以肉类、鱼虾。因为有句话叫“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各保平安。”同时也要避免暴饮暴食,每餐都要适量、稳定。

2.多吃能帮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焦神曲、焦麦芽、鸡内金、谷芽、莲子、山药、白萝卜、鲜橘皮、茶叶、薄荷叶等。

天气暖和时,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带孩子温和散步为宜。适当的日常活动可以促进气血的循环。中医认为脾主四肢,气血运行为补。所以多活动可以健脾,帮助消化,疏通经络,气血。

《寿世保元》说:“饭后常以手揉腹数百次,仰面呼吸数百次,缓步行走数百步,谓之消化。”

方也说:“平日吃宵夜的时候,我就用热手揉揉肚子,出门上五六十步。消息是...

午饭后要用滚烫的手揉肚子,走一两百步,慢慢走。不要气急,卧床休息,舒展手脚,心平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