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十种病不用治疗就能治好?

这10的病根本用不着:乳腺增生、宫颈糜烂、子宫肌瘤、慢性浅表性胃炎、甲状腺结节、骨刺、心脏早搏、盆腔积液、单纯性肝囊肿、湿疹。

1,乳腺增生——正常生理现象

经过体检,10的女生中,有8个有“乳腺增生”问题。这个时候很多女性往往会去医院问医生“乳腺增生会不会把癌变成乳腺癌?”“吃什么药可以‘消除’增生”。其实大部分乳腺增生患者根本不需要治疗。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乳腺钼靶科主任医师贾国聪表示,乳腺增生其实是一种良性病变,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极少数会发展成乳腺癌,要注意定期复查。另外,只要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态,少吃激素高的食物,坚持适量运动,就能有效缓解乳腺增生。

2、宫颈糜烂——只是一个吓人的名字

“侵蚀”这个词很强大。第一次听到“宫颈糜烂”这个词的时候,我就已经虚构了“宫颈开始慢慢溃烂发臭,然后蔓延到整个子宫”的可怕画面。其实这只是医学术语史上的一大错误。

国际上已经取消了“宫颈糜烂”这个名称,中国妇科教材中也取消了这个名称。它的真身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3、子宫肌瘤——大部分是和平的。

“子宫肌瘤”这个词太容易和癌症联系在一起了!其实这个“肿瘤”并不是另一个“肿瘤”,子宫肌瘤的肿瘤大部分都是良性的。子宫肌瘤也是妇科体检的“常客”,几乎三分之一的妈妈都会遇到。有些小肌瘤不仅没有症状,连妇科检查都很难发现,只是偶尔做做b超。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李洪表示,如果肌瘤比较小,患者没有明显症状,肌瘤也没有恶变迹象,只要定期随访就可以了。但如果单个子宫肌瘤直径超过5cm,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最好及时切除。

4、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不良。

据调查,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检出率为80%-90%。在医院,只要接受胃镜检查,几乎无一例外都会得到最轻的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医生很难看到正常的胃镜检查报告“胃、十二指肠无异常”。所以几乎大部分人都有慢性浅表性胃炎。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白阳副主任医师说,其实胃镜报告中很多慢性浅表性胃炎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并不是胃黏膜真的有慢性炎症,根本不需要治疗。如果饭后饱胀、消化不良,可以吃多酶片、各种益生菌缓解,不需要担心。

5、甲状腺结节——95%是良性的。

体检的另一个“高频”疾病是甲状腺结节。很多人在体检中一发现自己有“甲状腺结节”就非常紧张。他们认为需要立即治疗,非常担心变成“甲状腺癌”!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原主任委员滕卫平表示,很多人之所以有甲状腺结节,主要是因为b超技术的进步,甚至可以看到3毫米的结节。其实1 cm以下的“甲状腺结节”完全不用担心,也不需要进一步检查。大部分是良性的,不会变成“甲状腺癌”。甲状腺癌大多是“惰性肿瘤”,即“它懒,不喜欢转移,不喜欢进展。”如果结节大小为1-4 cm,一定要定期检查。

6、骨刺——是人体的自我保护。

大多数人一听到“骨刺”,马上就想到把它拔出来,想除掉它。甚至经常会联想到“骨折”,担心是不是“骨折”导致的小“骨刺”?大家完全被“骨刺”这个名字欺骗了,骨刺其实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

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主任医师张文采表示,骨刺,即骨质增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并不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大部分骨刺不需要治疗。如果要治疗的话,只能治疗导致骨刺的原发病——骨关节炎,比如减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药物镇痛等。

7、心跳过早——无症状不治疗

心脏在正常跳动的时候,如果有一些提前的跳动,就像是演奏了一段有点紊乱的舞曲。这种情况称为“早搏”。

许多人认为检测到“早搏”通常与心脏病有关,应该立即治疗。其实我花了很多钱治好了一个不需要治疗的病。注意:心脏过早收缩本身不是疾病,但大多伴随着其他心脏问题的症状。

吉林大学第四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潘提醒,如果通过体检查出早搏,患者不会有什么感觉,不会影响日常生活。这种情况不需要治疗。即使是要治疗,最好的治疗方法也不是使用药物,而是积极化解和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建议这些人平时少喝浓茶、咖啡等饮料;正常作息,少熬夜。如果早搏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8、盆腔积液——3cm以下不用治疗。

“盆腔积液”听起来很可怕。其实,人体的盆腔和腹腔并不是一块干燥的“土地”。腹膜、网膜、肠等。会分泌一些液体,这些液体通常起到润滑和保护盆腔器官组织的作用。

“盆腔积液”只是一种表现,并不是疾病,而是影像学上对盆腔积液的描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主任张毅说,几乎每个女性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积液,一般女性在3厘米以下。3 cm以下可视为正常范围,如果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则无需治疗。

“稍微超过3cm怎么办?”如果是排卵期、月经期或月经刚过,积液可能会略有增加,但如果没有其他异常,即使略多于3cm,也不必大惊小怪。

9、单纯性肝囊肿——小于5 cm不治疗。

很多人查出了“肝囊肿”,就像得了肝癌一样。他们觉得人生无望,嫉妒人才。其实没必要。肝囊肿多为先天性,即“胎中携带”,生长非常非常缓慢,多数人无明显症状。如果不是体检时偶然发现,有些人永远也发现不了。

浙江金华文蓉医院外科主任石富田介绍,最常见的肝囊肿是单纯性肝囊肿,主要是由于先天性肝内胆管或淋巴管发育异常所致,是肝脏的良性病变。由于囊肿生长缓慢,大多数人没有明显症状。小于5cm的肝囊肿一般不需要任何治疗,但需要定期(每6个月或12个月)去医院做b超复查。如果超过5 cm,就要去医院治疗了。

10,湿疹——一瓶润肤霜就能搞定。

得了湿疹又痒又痛,很多人都极度担心。辗转反侧治疗,钱都花光了,也不好。但是,如果医生告诉你,对付大部分湿疹,保湿霜就行了!?你相信吗?

其实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想要保护皮肤,就得保护皮肤的两层结构,一层是角质层,一层是角质层覆盖的脂质膜。

看似普通的保湿霜,不仅能更好的保护皮肤屏幕,还能减缓刺激反应。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刘小燕表示,涂抹润肤霜要遵循三个原则:适量、多次、按摩。

适量:对于皮肤干燥和特应性皮炎的儿童,使用比平时多的润肤剂,并涂上厚厚的一层,因为量大才能发挥作用,一般250克一周就会用完。

多次:除了量够,还得每天反复涂抹,孜孜不倦,保湿力度加强。一般来说,一天敷四至六次是正常的。你不是洗完澡就擦,不洗澡也得擦!

按摩:除了使用适量,一定要学会涂抹,不然推的均匀会伤皮肤。正确的涂抹方法是手掌和手指形成扇形面,轻轻推开药膏,轻轻揉捏按摩,让保湿霜吸收更均匀,给孩子擦得更舒服。同时,揉搓还能起到止痒和按摩皮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