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木有哪些用途?

(1)医生开的剂量是6~12g,多用于丸剂。外用适量,研磨后涂于患处。

(2) 1块乌木,7块花椒。打嗝用水煎服后立即服用。

(3)乌木3块。水煎后立即服用。蛔虫病引起的呕吐用清水。

(4)乌梅12g,冰糖15g。水煎服后立即服用,用于呕吐。

(5) 1乌梅,3个大枣,7个杏仁,7个白胡椒。* * *研究结束时,男性患者以白酒为引甲服,女性患者以醋为引甲服,1+0 ~ 2次。用于胃寒疼痛。

(6)乌木3块。打碎,用水煎服,立即服用。用于便血。

(7)乌梅肉(炒)100克,僵蚕(炒)50克。* * *研成粉末,米醋制成丸,如梧桐树大小,每次40丸,空腹用醋汤送服,1+0 ~ 2次。用于便血。

(8)乌梅25克,当归40克,甘草40克,大枣5枚,大麦100克。每日1剂,水煎2-3次。用于过敏性紫癜。

(9)乌梅10g,糖。乌梅洗净,去核,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加入白糖,冷却后饮用。用于解渴、清热解渴等。

(10)乌梅150g,金银花10g,菊花10g,玫瑰花10g,五味子10g,麦冬15g,冰糖适量。先将乌梅洗净,去核,放入砂锅中,加水煮沸;然后加入其他药物煮沸,然后去渣取汁。在果汁中加入冰糖,搅拌均匀,冷却后饮用。具有清热敛阴、生津止渴的作用。用于热病,暑热口渴。

(11)乌梅5克,防风8克,当归8克,糖适量。先将乌梅洗净,与防风、当归一起放入杯中,用开水A浸泡后饮用。具有收敛生津的作用,可用于过敏性肠炎引起的腹泻。

(12) 2g乌木和3g诃子。将药洗净,放入茶杯中,用开水A浸泡,温服,每日5~6次。用于儿童慢性腹泻。

(13)乌梅12g,白芍12g,酸枣仁12g。每日1剂量,水煎3次。用于白a,AA。

(14)乌木炭60g。用水煎服。用于渗漏。

(15)乌木22g。乌梅炒熟研成粉末,每天早上服用6g。用于白带异常。

(16)乌梅30g,蜈蚣30g,全蝎30g,紫砂15g,麝香0.3g,冰片3g。* * *研成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6g,含2-3丸1。用于食道癌。

(17)乌梅30g,生地30g,白芍15g。用水煎服。用于鼻出血。

(18)乌梅50克,吴茱萸50克,大黄50克。* * *研成细粉,每次5g,1分2-3次服用。用于胆道蛔虫病。

(19)乌梅3~5根,陈醋适量。像捣泥一样捣实,把鸡眼用温水泡软,剥去厚皮,涂上浆糊,用胶带粘上。隔天换药1次。对于鸡眼。

(20)乌梅120g(去核),盐2g。乌梅肉用水熬成糊状,拌上盐,铺在玉米上,用胶带粘好。对于鸡眼。

(21)梅肉和蓖麻子相等。* * *捣碎,敷于患处,用胶带覆盖,换药1次。对于鸡眼。

(22)乌梅60克,蛇床子15克。水煎取汁,趁热熏洗生殖器,1次,7天为一疗程。阴道毛滴虫。

(23)乌梅100g,陈醋适量。将乌梅焙干,研成细粉,加陈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用热砖烫平。用于骨质增生。

(24)乌梅5克,罂粟壳2克,阿胶5克,甘草3克。* * *放入茶杯中,倒入开水,盖紧杯子,浸泡20分钟左右改为喝茶(饮用时用勺子搅拌药液,使阿胶完全溶解),每剂浸泡1次,每天早晚各服1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伴慢性咳嗽,痰少,气短,易感冒。

(25)乌梅5克,诃子5克,党参5克,生地5克。乌梅、诃子捣碎,党参、生地切成小块,放入茶杯中,倒入开水,盖紧杯口,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喝茶。可反复加开水浸泡数次至无味,每天早晚各服1剂。用于声音嘶哑,不能说话,气短,咽干,咽痛。

(26)乌梅5克,肉豆蔻3克,党参5克,生姜3克。将乌梅、肉豆蔻捣碎,党参、炮姜切成小块,放入茶杯中,倒入开水,盖紧杯口,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喝茶。可以反复加几次开水,直到无味为止,每天早晚各泡1剂。用于慢性肠道炎症,如慢性腹泻,多次腹泻,气短乏力,面色晦暗,四肢冰凉,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