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名称的由来
龟甲的名字来自唐玄宗的儿子寿王和杨贵妃的故事。
唐玄宗看中了儿子寿王桓的妃子。为了得到她,唐玄宗先让她做了一段时间的女道士。所以对杨贵妃特别照顾。有一次,杨贵妃得了一种怪病,请了很多医生和从业者,但是都没有效果,于是到处贴告示。
其中有一个老人,认为自己可以治好杨贵妃的病,于是撕毁了通知书,带到了首都长安。他知道杨贵妃的病可以用龟甲治好,但他第一次带去的龟甲却缺水而死。
后来他想了几天,想让龟甲把他背上几个大鳞片上全身的谢静化掉,然后带下去长安。杨贵妃的病治好了,从此龟甲一鸣惊人,名声传遍天下。
但因为唐玄宗娶了自己的媳妇,寿王龟自然戴了绿帽子。因为帽子与龟甲谐音,而寿王龟甲的名字中有一个龟甲,十三鳞因此被称为龟甲。
玳瑁角板有“海金”之誉,自古以来被视为吉祥如意之物,代表高贵神圣的仪态,可辟邪镇宅。是历代宫廷权贵的装饰品。《孔雀东南飞》乐府中有一句“一步踩丝,头上发光”的名句。
玳瑁的工艺历史在中国已有几千年,在唐代达到顶峰,日本玳瑁工艺深受中国影响。玳瑁在古代被用来制作戒指、手镯、发夹、梳子、扇骨、盒子、乐器零件、刮痧板等。
玳瑁的药用最早记载于《开宝本草》,药用玳瑁多取自其背甲板。龟甲性寒、咸、微甜,含有角蛋白、胶质等化学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平肝镇惊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热疯、惊风、高血压、风湿、肿毒、痈、疮毒、谵妄、痉挛、晕厥。
龟板肉亦入药,能祛风解毒,行气活血,除胸膈中风痰,宁心祛邪热。益大肠,疏通女性经络。《本草纲目》说:“玳瑁的解毒清热作用与犀牛角相同。”
由于历史上对龟甲及其肉蛋的需求,龟甲一度濒临灭绝。目前,许多国家已经禁止捕杀玳瑁,禁止玳瑁制品的进出口。
参考百度百科-龟甲
百度百科-龟甲(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