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称之为“布衣”

布:古代富人穿丝绸、帛,平民穿麻布,故称“布”。

用普通布料制成的衣服

《盐铁论》中说,古代普通人八九十岁才能穿丝绸衣服。在此之前,他们只能穿亚麻衣服。所以人们称之为布。

读古文,甚至近作,都能碰到“布”字。“布”指的是普通人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布衣菜食”常描写简朴生活;“布衣平民”简单的说就是劳动群众。

“布衣”,顾名思义,就是用布做的衣服。请注意,这里的“布”不是常说的100%棉织成的“棉布”!追溯到古代,“布”就是今天叫做亚麻的麻制品。所以形容穷人的“布”就是穿亚麻布的普罗大众!不要奇怪,虽然目前麻衣材料比棉布贵,但在古代正好相反。中国古代盛产各种麻,用麻织布历史悠久,棉花产量一度很少。物以稀为贵,棉衣只有非富即贵的显赫家族才能穿。南北朝前后,中国的棉布是南洋进口的舶来品,但运费使棉布的价值翻了十倍,普通穷人只能用麻布衣服凑合!直到元代,著名的黄道婆从琼州带回黎族的纺织技术,棉花种植才逐渐增多。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规定凡有四亩地的庄稼人,必须种半亩桑、麻、棉。那些拥有十英亩土地的人将把他们的棉花种植翻一番。因此,棉花的种植逐渐在全国推广开来。

在古代,丝绸和缎子是第一位的,棉花是最好的,亚麻是常见的东西。没想到风水轮流转。现在廉价丝绸横行,棉布价格时有波动。然而,古代穷人的衣服在今天的世界上却攀上了一个新的流行高峰。在古代,我曾经是穿着丝绸衣服的富人,现在我却看到了穿着丝绸大衣的乞丐!

“布依”是广西田林、南丹、天峨、东兰、来宾、环江等县壮族人的称呼。不同地方的壮族人,自我描述各有不同,但都离不开“布”“普”的统称。“布”和“普”的意思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