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药方是怎么来的?

这说明你对中国很多传统的东西不是很清楚。学中医离不开学传统的东西。易经和《道德经》是中国最传统的哲学思想。要了解中医,就要了解中国的传统哲学。

中医的方子其实是在讨论一个相关性的问题。这个处方和什么有关?

①时间

第一件事是聚会,东方聚会,春天三月聚会,等等。所以,时间是广场上很重要的一堂课。“苏文?《藏象论》六节说:“待时,气可及时。”他又说:“不知岁月加何,气之沉浮,虚实之作用,不能为功。“也就是说,疾病发生的一个相关因素是时间,时间与时间相关,这是中医很重要的一个特点。你看一个肿瘤患者,他1994的发病和1995的发病是不一样的,但是西医不在乎这个。他只看这个CT和活检的结果。至于发病在1994还是1995,与他无关。但是如果中医也这么看,忽略这个1994和1995,那就完了。那么你就不能真正了解疾病,因为你还没有考虑到一个和疾病的发生有关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如何才能全面了解疾病?所以这个时候你要记住,这个病在1994发病和在1995发病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相关性不一样,随着岁月的增长,气的升降也不一样。作为一个中医,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就亏了一大块。现代医学逐渐认识到时间的问题。比如,服药的时间已经被关注了。强心苷等药物在凌晨服用,药效比其他时间高上百倍。还有一些激素类药物,也有类似的情况。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西医对时间的理解和我们还是很不一样的。

②五行

第二个因素是五行,即金木火、水土、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部土。因此,疾病与五行密切相关。这种关系在《内经》中随处可见。如果你不讲五行,你认为五行是迷信的,那么你的中医可能不好。在《内经》和《中集》中,我们经常看到五行与阴阳的对比。其实五行是阴阳不同的状态。五行是怎么来的?阳活着的时候叫木,长着的时候叫火,收着的时候叫金,藏着的时候叫水,生长收集的过程就是土。所以五行是中医非常重要的因素,不可小觑。

③六气

聚集的另一个因素是六气,即风、寒、夏、湿、燥。风生于东,火生于南(夏),西干,北寒,中湿。病机说:“百病生于风、寒、夏、湿、火燥”,百病皆与风、寒、夏、湿、火燥有关,皆与本方有关。都是病,不是一个病,所以六气相关是普遍的。

④五气

五气不同于上述六气,主要体现药物的方位属性,即寒、热、温、凉。东部温暖,南部炎热,西部凉爽,北部寒冷,中部平坦。前面我们说中医可以用药物模拟时间、空间、方位,就是基于药物的这种五气特性。所以抓五气是中医的一个要素。

⑤五味

五味也是聚集的重要因素。东方聚酸,南方聚苦,西方聚辛,北方聚咸,中部聚甜。中医药方靠什么治病?很重要的是药物的五味和滋味。看神农本草经。它在每种医学中首先谈论什么?先说气味,气味第一,主治效果第二。气味是药物的首要因素,药效是次要因素;气味是身体,主要作用是使用。这个主次,这个身用关系,要让每个人都清楚。目前很多人不知道体用,主次颠倒,只关心主治效果。某某药治某某病,头痛去川芎白芷,肿瘤去白花蛇舌草,完全把臭味抛到九霄云外。这怎么能算是中医呢?我们再来看看《内经》。《内经》讲补泻,意思是丰盈者减,亏虚者补。她为什么要编造他们?就是这个味道。所以她说:“以热治寒,以寒治热”,她又说“木位之主,其泻为酸,其补为辛。火之主,其泻为甜,其补为咸。大地之主,其泻为苦,其补为甜。金匮之主,其泻为辛,补为酸。水位之主,其泻为咸,其补为苦。”所以中药方剂是以气味为基础的,有气味才能说。一个活血化瘀,一个止痛,怎么治疗?它是北方还是南方?东边还是西边?

对五味的研究也告诉我们,疾病和饮食有很大的相关性。古人云: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种说法在现代生活中可以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像现在世界上的头号杀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疾病等。,哪一项与饮食无关?现代医学研究饮食,主要从食物成分、脂肪、糖、微量元素、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等方面来理解。作为中医,一定不能忘记五味。

成功是萧何,失败是我。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应该会发现中医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在中医里,是这些因素导致疾病,但也正是这些因素可以治疗疾病。俗话说,成功是萧何,失败是萧何。中医的这一特点应该好好思考和琢磨。和西医的概念完全不一样。就像风是致病因素一样,“一切暴烈的僵直都属于风。”但是,风是治病的另一个因素,风能胜湿。西医根本不是这样的,比如肺结核,葡萄球菌,这些都是致病因素。那么,治疗呢?它还有一个东西可以杀死这个病原体,比如抗生素。中医的事业你杀不死,风也杀不死。我们只能做出调整,只能按照古人给的巧妙的当事人关系来对待。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让萧何成功亦能不失。这就是中医治病的方式。从兵法的角度来说,中医治病是攻心而不是攻城。

⑥五种颜色

这五种颜色是青色、红色、黄色、白色和黑色、东方青色、南方红色、中间黄色、西方白色和北方黑色。既然色彩和方形有这样的关系,就告诉我们不能只从审美上看色调。色彩不仅起装饰作用,还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大的作用。一个土里土气的病人,用了补土的药,四君子汤,理中汤,但是老了,不好了。原因是什么?原来这个病人总是穿蓝色的裙子。你这里补土,它那里切土,怎么可能好?疾病跟那么多因素有关,你却只知道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只知道从功效和主治上调理。如果疗效适应症无效,你说中医无效,你说中医理论滞后于临床。如何做到这一点?大家都说中医的这种状况令人担忧,要想办法改变。

与疾病相关的因素很多,比如北方的虚损患者。当我们用药物补充,感觉虚弱的时候,可以从其他方面考虑,比如五色。这是中医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

⑦五音

接下来,我们来看五音,这是喇叭号龚尚宇。东方号角音,南方标志音,中央宫音,西方商音,北方羽音。五音和疾病有关吗?是啊!《内经》说:望而问之,望而知之谓神,闻而知之谓圣。“知道自己闻到了什么是神圣的”——这个“气味”是什么?你在看什么?看颜色,看各种。我们很难期待。我们只能看外形。那么这个气味知道闻什么呢?闻这个五声音阶是非常重要的。五音中哪个强,哪个弱,哪个有,哪个没有,五音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怎样的?这些必须能够区分。这都是高深的学问。古人云,四海之内皆知音,又有多少人能相知。这个知音本来的意思是知道五音,后来被泛化了。你还记得子琪和博雅的故事吗?可见知己不简单。

听一个人的声音就能知道自己的情况,是不是太玄乎了?没有神秘感!历史上确实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如果你在隔壁房间说话,他会知道你的病情。这叫“闻而知”,这叫成圣。为什么?因为这个病和五音有关。如果你有肺病,那么你的商业语调肯定会出毛病,你的心脏病肯定会出毛病。所以,听听这个声音就能大致了解自己的情况。只是我们现在都聋了,听到的都是大声的自慰声,却听不懂真正的五音。有些人甚至不知道五声音阶的概念。他们听到五声音阶就说不科学。应该是1234567,应该是七个音。怎么才能做到五声音阶?

五音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值得花大力气去研究。上面说的是从诊断的角度,从治疗的角度也是一样。五味可以治病,五气可以治病,五音也可以治病。商银属西,属金,金可胜木。你只知道钩藤能平肝熄风,你要知道商隐也能平肝熄风。

现在音乐疗法在西方很多地方流行,这是一个可喜的迹象。不过这种音乐疗法还是比较初级的,小学甚至幼儿园的水平。真正的高水平是在山河之中,在中医之中。希望大家在这方面做一些研究,不要局限于一个小柴胡汤,麻黄汤,或者现在的方婧白毒散。不要把自己局限在这里,要打开眼界。中医“不患无,患无。”21世纪中医大有可为。为什么?因为她有太多的关联性,正是这种关联性决定了她可以在很多领域有所作为。现在很多中医去西方,就是贴针灸,按摩,开中药。西方人也认为中医只是一些小把戏。你为什么不从事音乐治疗?可以研究五音,开一家真正的五音疗养医院。史记?乐书》云:“乐师,使血液动荡,精神循环。“可见音乐对人体和疾病的作用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也就是说中医可以操作的东西太多了,现在不能只抓这一点点。

⑧五味

在方这样的框架里,有很多相关的问题,比如时间、五行、六气、五色、五音、五味等等。比如五臭,臭是双音节词,这里读“修”。嗅觉不同于味觉,它是通过鼻子来完成的。五香是羞、焦、香、腥、腐。东方骚,南方焦,中央香,西方腥,北方腐。也许我们对五种气味比别人更敏感,尤其是某些气味,我们感受很深。像是又香又干的东西。为什么人们那么喜欢甜的干的东西?不想吃的时候很想吃点香的。为什么?因为香属中枢,入地,入脾胃,脾胃运化好了,食欲自然就开了。

⑨五种动物

五畜在《内经》中说法不一。一类五畜指鸡、羊、牛、马、猪,东方鸡、南方羊、中央牛、西方马、北方猪。一种是七条论,即五虫:毛虫、羽虫、蜻蜓、鸵鸟、介壳虫。这五种昆虫包括人,它是指所有的动物。现在我们的时代是肉的时代。在过去,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一个月能吃一次肉。所以吃肉叫牙疼。但是现在哪顿饭不是肉哪顿饭不是肉?现在的疾病越来越复杂,怪病也越来越多,很多发病率高的疾病都和肉有直接关系。从中医的角度,从五畜的角度,应该是有文章可做的。

⑩谷物

五谷,即麦、粟、黍、米、豆。东方小麦,南方小米,中部小米,西方大米,北方豆类。第一章我们提到了豆类,豆类入北,与肾的关系最密切。所以豆也叫肾谷。事实上,当我们看大豆的外表时,它看起来像一个缩小的肾脏。因此,豆类及其制品在与肾相关的肾、骨、脑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例如,一种受欢迎的健康食品叫做大豆卵磷脂。服用卵磷脂不仅可以调节血脂,改善心脑功能,增加记忆力,对一些脱发也有很好的疗效。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这些作用都与北和肾有关。因此,对食物的研究不仅要考虑现代营养学,还要考虑“方”的因素。

五谷中,米属西,属肺谷,肺主皮毛。所以从美的角度来说,大概还是吃米饭比较好。为什么南方人的皮肤比北方人细腻,可能和南方人的主食肺谷有关。

⑾五项记录

这五个目标是愤怒、喜悦、思考、担忧和恐惧。东方怒,南方喜,中枢思,西方忧,北方惧。情绪与疾病的关系,我想大家都有感受,这里不用我多说。想多了会怎么样,难过多了会怎么样,害怕多了会怎么样,这些在《内经》里都描述的很清楚。由此可见,情绪与疾病密切相关。有些病是情绪引起的,用药物治疗对你没有好处。对于这种疾病,解铃还须系铃人。在古代医案中,很多疾病都是用五证的方法来治疗的。五录能致病,五录也能解病,都是由于善的因素。?

12五个数字

五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其中天数是五,位数是五,所以是五。“容易吗?系词说:“天是一地二处,天是三地四处,天是五地六处,天是七地八处,天是九地十处。“取奇数13579为天数,偶数24680为位数,天数为阳,位数为阴。五大类中,北方水16,南方火27,东方树38,西方金49,中央土50。五方数的分类其实就是传统的河图数。

河图是传统文化中最神秘的东西之一。孔子曾感慨地说:“凤凰鸟不到,河水不画图,我已经走了!”它不仅关系到易的起源,那么易?系词曰:“河作画,罗作书,圣人作书。”而传统文化的精髓很大一部分就在于这张河图。这里我们暂且不去探究这个玄机,而是对这个五数问题做一个探讨。

数是不允许“抽象”的,它有相对固定的内涵,它有一个与之直接相关的“形象”,这是河图的重要内容。这两个数字代表水,有水的内涵,也有北方的内涵;二七代表火,有火的内涵,也有南方的内涵;3月8代表木,有木的内涵和东方的内涵,其余依次类推。为什么会有水的内涵和北方的内涵?这显然不是今天在这里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被整个古文化所证实的事实。这个事实是无法推翻的,推翻它就意味着推翻整个古代文化。从这个事实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传统与现代的一个根本区别。

现代预知是以概率和统计为基础的。古代呢?它是基于这个图像数之间的关系。所以大象数学不是虚拟的知识,而是非常真实的知识。古代药方的大小,用药量,每种药的具体用量,都是以这个象数为依据的。?

13五毒

除了这些因素,这里还有另外五毒,分别是贪、嗔、痴、慢、妒。这是佛教的一个概念,我在这里提出这个概念,是希望大家思考一下,行为的善恶,尤其是精神世界的善恶,是否与疾病有关。“容易吗?俗话说:“积累好东西就会有余庆,积累坏东西就会有更多的灾难。”“苏文?古代无罪论说:“无所淡然,真气随之,灵藏于内,病安。”冷漠虚无的状态一定是摆脱五毒的状态,还有贪、怒、痴、慢、妒。这种心境不可能是冷漠或者虚无。一旦进入这个境界,你就跟着真神走,你就有了精神上的守护,就不会有疾病了。由此可见,道德问题不仅是宗教问题、社会问题,也是医学问题。

以上,我们已经大致讨论了方的意思。在每一个党内,这些“阶级”表面上不同,实质上是一样的,但却是等价的。正是因为这种等价性,中医在诊疗上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看似不同,看似不规则,看似公平合理,其实都是一样的,殊途同归。这意味着你有你自己的打法,我也有我自己的打法。打法虽不同,但不能违背“方”的原则。

上面讨论的是党的相关性。中药是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味道来区分的,如无味、五味、五色等。,离不开上面的药方。所以中医叫方子,不叫别的。它只是模拟了与疾病相反的东西来抑制疾病。这个东西是建立在以上方子的相关性上的,所以叫方子。

中药的副作用也很大。

现在很多人喜欢中医。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而中医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我坚决反对这种理解。我觉得中药的副作用可能比西药大。为什么会看到?因为西药的副作用很容易识别,所以会明确告诉你每种药有什么副作用。青霉素容易引起过敏。它提醒你一定要做皮试。利福平容易引起肝肾功能损害,告诉你要定期做肝肾检查,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肝肾功能损害。但是中医呢?中药披着一层没有副作用的外衣,所以什么都可以用,什么人都可以吃。其实这是对人命的漠视。如果阳气耗尽,这个副作用不仅仅是肝肾受损的问题,更是一个丢掉性命的问题。中医治病有偏,以寒治热,以热治寒。热的就是冷的,有真正的热才能用冷。如果没有热,你用冷,会怎么样?这就是《内经》所说的:“气久增则亡”。所以,你能说中药没有副作用吗?中药的副作用太可怕了!不然古人怎么会说“庸医杀人不用刀”?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中医,尤其是一名优秀的中医,这个问题一定不能含糊。这是冷峻引出的一段话,不仅患者要重视,医生也要重视。

现在所谓的参考都是后人做的。如果不看真正的中医经典著作,那真的是浪费时间,最后不着边际就是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