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蚯蚓头瓦的药用价值

蚯蚓俗称曲襻,中医叫蚯蚓,性寒咸。功能:清热平肝,平喘通络。主治:高热、狂躁、惊风、风热头痛、目赤、半身不遂等。蚯蚓提供的液体有很好的止咳平喘作用。蚯蚓灰混合玫瑰油可以治疗秃顶。

目前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有赤子爱胜蚓、蠕虫爱胜蚓和杂交蚯蚓。近年来发现蚯蚓含有蚓激酶,对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蚯蚓酶不仅能激活纤溶酶溶解血栓,还能直接溶解纤维蛋白。临床治疗血栓有效率达80%以上。地龙还具有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促进血液流动的作用,对中风后遗症、动脉硬化、高血压、高粘血症有治疗作用。

蚓激酶已经开发成一种药物,服用方便安全,不会像链激酶、脲酶那样引起纤溶亢进和大出血。抗癌研究证明蚯蚓对食管癌有抑制作用,蚯蚓联合化疗药物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化疗。

蚯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粗蛋白含量高达72%,并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它不仅可以用作动物饲料和生产药物和化妆品,而且还可以供人食用。蚯蚓食品在台湾省、东南亚、美国和加拿大很受欢迎。

蚯蚓粪是一种很好的生物肥料,富含氮、磷、钾、腐殖质、有机质以及镁、硼、镍、锰等农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是水果、花卉、蔬菜、苗圃的廉价高效肥料。

蚯蚓广泛应用于制药、轻化工、养殖业等。,所以需求量大增,重视人工养殖。养殖蚯蚓时,可利用的有机废弃物(如畜禽粪便、垃圾、植物柑橘、糖渣、食用苗渣、酒糟等。)成本低,方法简单,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功能指示

中药叫地龙,性寒咸。其味咸,性寒。具有清热解痉、平喘利尿的作用。主治高热、狂躁、惊风、头痛、目赤、喘息及痰热、中风、偏瘫等症。中药是治疗前列腺湿热下注所致尿路感染等疾病的常用中药,为方是民古方。蚯蚓提供的液体有很好的止咳平喘作用。蚯蚓灰混合玫瑰油可以治脱发。

典型疾病

蚯蚓被用作药物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早在汉代,它就被正式列入神农本草经。在明代,它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蚯蚓能治疗多种疾病。

地龙的功效:清热熄风,平喘通络,利尿。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地龙确实具有解热、镇静、抗惊厥、平喘、降压等多种药理作用。

一、高热休克的治疗。地龙具有解热和抗惊厥作用。所以最适合热性惊厥。常与钩藤、僵蚕、杞石一花等药同用。

第二,治疗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地龙能松弛支气管,故能平喘。可单边使用,专研吞服,每次1-2g。对于肺热型哮喘,配合麻杏石干合剂使用效果更佳。

第三,治疗高血压。地龙有降压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有效。

第四,躁狂性精神病的治疗。地龙既有镇静作用,又有解热作用,故用于此类患者。

五、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中风后遗症。治疗关节冷痛、活动不便的小活络丸和治疗偏瘫的补阳还五汤均含有地龙。

腿抽筋:满族民间常用活蚯蚓L,混少许胡黄连,水煎服。

高热烦躁惊风:干地龙9克,连翘9克,钩藤9克,金银花12克,全蝎3克,水煎。

中风偏瘫:地龙红茶9克,全蝎6克,赤芍、牛膝12克。用水煎服。每天1剂。支气管喘息:满族人一般将地龙磨成细粉,用温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5克。

夏季哮喘:地龙、西洋参、石斛、麦冬、竹叶、知母各65438±05g,生地、甘草、西瓜崔屹各65438±00g。水煎服,每日1剂。若痰多气喘不能平卧,则去麦冬,加党参、川贝母。老年人加黄芪。山药各20克。秋冬服用六味地黄丸2个月。

支气管哮喘:地龙15g,海螵蛸9g,天竺黄9g共研末,每次1.5g,每日三次。把汤和药拿走。

偏头痛:地龙、羌活65438±02g,川芎30-40g,天麻、白芷、元胡醋、白芍65438±05g,阿莎丽9g,甘草65438±00g。,水煎3次,温开水送服。

口疮:1-2活蚯蚓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3-4次。

腮腺炎:白颈地龙洗净体外沉淀物,加入等量白糖将其淹没,约15分钟后分泌出白色粘液,然后用力搅拌成地龙糖浆,直接敷于患处,每日换药4-6次。一般需要1-3天退烧消肿。

下肢溃疡:将地龙糖浆浸泡在纱布中,涂于患处。将地龙糖浆滴在纱布上,每日数次,保持湿润,每隔几天换布1次,直至溃疡愈合。

闭经:干地龙3条,配黄酒适量,早晚各饮一次,连用数日。

戒烟:地龙、鱼腥草各20克,远志15克,水5 ml,煎至250 ml,早晨空腹服用。

高血压:将3 ~ 5条活蚯蚓放入盆中,去泥后切块,将2 ~ 3个鸡蛋煎至熟,隔天吃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