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中的那些传统文化
萱草中的那些传统文化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很多儿女在当天除了给妈妈一个拥抱之外,都会选择送一束鲜花来表达爱意和祝福,比如康乃馨,可你知道真正代表母亲的花是哪种植物吗?越是美丽的花儿,生命越是短暂。营草花型与百合非常相似,它的英文名字为 daylily,顾名思义就是只开一天的百合,这种稍纵即逝的美丽,往往会引起大家一声叹息。
翻转的剧情总是被期待着,于是“希望”真的出现了!管草别名众多,有“金针”“黄花菜”“忘忧草“宜男草”“疗愁”“鹿箭”等等,为萱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属观赏类地被植物,也是我国的乡土植物。全世界范围内,营草属有14个种,原产我国的就有11个种,因此,中国成为世界上营草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国家,是世界萱草属种质的自然分布中心。
萱草喜欢扎堆群居生活,是从生生长的,一簇一簇通常萱草一枝花孝上会有多个花蕾,因此,一从自然就会长出多枝花草,其上的花蕾就像排队似的陆续绽放犹如一队模特走T型台,从容淡定、坚定自信,每一朵美丽的花儿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自然而然,萱草的整体花期延长,美丽驻存当然也就可以更长久一些。
然而,有一点美中不足的是,营草的单朵花只能绽放一天,但“群体花期长”这一优点,却又完美地提升了它在园林界的身份地位,并且有些品种还能连续开花2一3个月,甚至达到半年之久,让大家喜出望外。
在北京三环、四环主路绿化带中,与北京市花月季遥相呼应、搭配种植的“金娃娃”萱草,就是经典长花期品种,园林绿地对它的钟爱自然是情不自禁。这么好的管草花,谁看着都是垂涎三尺,恨不得马上揽入怀中。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萱草的血统来自我们中国。公元300年前,从中国和东北亚地区经丝绸之路,营草才被传到欧洲,17世纪再由欧洲传到美国。自此,我国营草资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作为世界园林之母,我国为世界园林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营草资源当然也是尽其所能地发挥着重要作用,活跃在世界舞台上。
营草在我国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最早文字记载见之于《诗经·卫风·伯兮》中焉得谣草,言树之背”,这里的暖草就是萱草。后来流传于世的一些诗词、书画作品中,处处显示出营草在我国古代就成为了母亲花的代言人。
古时候当游子要出门远行时,首先会在母亲居住的北堂前种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之情,忘却烦忧。唐朝孟郊《游子》写道“营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管草花”。元朝王冕《偶书》中云“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以营代母”更是清晰表达出萱草作为母亲花的深刻寓意。因此,早在母爱成为康乃馨花语和寓意之前,我国就已经有了萱草母亲花。
作为世界著名的三大宿根花卉之一,萱草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耐寒耐旱,栽培简单,可广泛种植在不同的园林环境中,供绿化、造景使用。而中国母亲的爱同样是深沉、包容的,为子女总是默默付出,不图任何回报,韧性极强。由此可见,管草的优良特性,无疑与中国母亲的优点是一致的,不为收获,唯有耕耘,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