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通过升华鉴定方法鉴定的物质有
中国短缺的药材很多,如党参、黄芩、黄精、重楼、远志等。,如下所示:
1,党参
党参是生活中常见的植物药。它来自党参,党参是这种植物的干燥根。党参不仅可以治疗人类的多种常见病,还可以作为保健食品供人们食用。党参是所有中草药中效果较好的。2018年全国党参需求量达到52200吨,但年产量只有20000吨-21000吨左右。
2.黄芩
黄芩又叫山茶根,原产地在中国东北。黄芩的药用价值主要集中在其根部。2015黄芩“行情不好”的影响,把黄芩推到了药材短缺的一边。2015年产量约210000吨,2016年产量降至约16000吨,2017年产量降至约9000吨。黄芩目前的年需求量应在65438±0.85 ~ 22000吨之间。
3.黄精属
黄精是一种具有抗衰老作用的植物药。黄精在医学上应用广泛,既可作为中药,也可用于临床。有医生研究表明,目前还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替代黄精的药用价值,未来需求量还会与日俱增。
国内需求量在4000吨左右,国内每年对黄精的需求都是供不应求,需要进口黄精来满足国内需求。黄精全国产量3000吨,进口量约1000吨。
4.结构坚固
七叶一枝花主要产于中国贵州、江西、云南等地。它是一种特殊的中草药,来源于百合科植物重楼的干燥根。云南和七叶一枝花。
国内每年有3000吨以上的巴黎干品需求,其中云南白药集团仍是最大用户,需求量约为1,000吨,其他药厂、中医院和民间需求量在2000吨以上。中国年产量只有600吨,市场缺口主要依靠从缅甸、尼泊尔、越南进口。服药后味甘,性寒,微毒,不可多食。
5、远志
远志,又称_饶、滇茶等。,在中国分布很广,但一直是非常稀缺的药材。经过大力的开采和挖掘,野生资源逐渐枯竭,远志市场上出现了缺货现象。
虽然近年来种植规模不断加大,但远志在市场上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激烈,尤其是远志的出口极为稀少。远志全国产量约1000吨,市场需求量约3000吨。
6、苦丁
苦地丁为罂粟科苦地丁的全草。苦丁茶是一种地方性品种。以前药厂用量不大,但近年来随着新产品的开发,其用量明显增加。在本地品种中,苦丁茶是销量增长明显的品种之一。苦碟子全国产量1.08万吨,年需求量3000吨,供需矛盾比较严格。
7.猫爪草
猫爪草是市场上非常珍贵的中药材,因为产量一直不高。目前四季猫爪草主要分布在广西、浙江、湖北、浙江、华南、台湾省等地,猫爪草的根茎是入药的主要部分。
猫爪草的年需求量估计在400-500吨,而我国年产量不到100吨,市场供求关系非常紧张,导致猫爪草的市场价格不断上涨。
8.猪苓
猪苓是一种多年生真菌,具有喜冷、阴湿、怕旱的特性。在我国分布广泛,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猪苓作为中草药,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由于糖尿病和癌症患者的增加,对猪苓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猪苓每年需求量约为2000-3000吨,主要来源于野生,野生猪苓产量约为400-600吨。
9.柴胡属
柴胡又名山菜、如草,是伞形科植物柴胡的干燥根。我国每年对柴胡的市场需求量约为500吨,但产量不足400吨,急需增产来满足市场。柴胡吃多了会导致身体疲劳,白天嗜睡,反应能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严重影响食欲。因此,适量服用柴胡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