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校园游记作文 移步换景
中国稀有濒危植物
荷叶铁线蕨
又名荷叶金钱草,仅发现于四川万县和石柱县局部地区。已濒临灭绝。适于温暖、湿润无荫的岩面薄土层、石缝或草丛中,喜中性偏碱土,早春发叶,7月后形成孢子囊群,8至9月孢子成熟,可用分株或孢子繁殖。株高5至20厘米。该草为我国特有,是铁线蕨科最原始的类型,具有重大研究价值。作用中药历史悠久,植株形态别致优美,观赏性强。目前武汉植物园已大量引种。
原始观音座莲
仅产于云南东南部局部地区,属濒危种。喜生于季节性雨林阴湿的环境,常构成草本地被层常见成分,山坡下部沟谷边缘分布最多,也较高大。株高80至120厘米,早春于根茎上萌发新芽,7至8月孢子囊群在叶背上显现,11月成熟后孢子飞扬。本种系蕨类植物中较原始的类型,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它的姿态奇异、叶片翠绿,是优美的荫生观赏植物。目前人工繁殖较为困难。
对开蕨
是我国新记录植物,仅产于长白山南麓和西侧局部地区,并且分布星散,如不加以保护,将有绝灭危险。属稀有种。其分布区域气候温凉、潮湿,土壤为酸性暗棕色森林土。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短,横卧或斜生。本种的发现填补了对开蕨属在我国地理分布上的空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其叶形奇特,颇为耐寒,雪中亦绿叶葱葱,是珍贵的观赏植物。
光叶蕨
多年生草本,高40厘米左右。于1963年发现,到1984年仅存极少数量,陷于绝灭境地。喜潮湿多雾环境,生于阴坡林下,山地黄壤及山地黄棕壤。晚春发叶,7至8月形成孢子囊,9月成熟。为我国特有,介于蹄盖蕨属与冷蕨属之间,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可采用分株或利用孢子繁殖。
桫椤
树形蕨类植物,茎直立,高1至6米,胸径10至20厘米。生长缓慢,生殖周期长。生活环境要求温和而湿润,由于森林植被缩小,气候趋于干燥,使其数量日益减少,加之茎干可入药和栽培附生兰类,已经成为渐危种。广泛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和西藏等地区。喜山沟中潮湿坡地和溪边阳光充足的环境。常数十成百株构成优势群落。为较古老的类群,中生代曾在地球上广泛分布,是研究物种形成和植物地理分布关系的理想对象。株形美观别致,可供欣赏。
笔筒树
树形蕨类植物。茎直立,高可达10米,胸径10至15厘米。喜湿润环境,生长于山沟中。孢子囊群生长期约4个月,孢子叶一年长两次,分别在4月和10月。但无配子体生长环境,所以无幼苗。笔筒树形美,高大挺拨,是蕨类植物中少有的种类。过去仅知产于台湾,1982年在厦门偶然发现一株,因此,对研究大陆与台湾植物区系的关系有一定意义。
玉龙蕨
多年生草本,高10至30厘米。为我国特有,产于西藏、云南及四川三省毗邻的高山上,零星分布于冰川边缘及雪线附近。由于生存环境恶劣,且每年仅有短暂的暖季,所以七、八间地表解冻后,在碎石间隙才见有零星散生的玉龙蕨茁壮成长。它是研究蕨类植物形态和功能统一性的良好材料。
狭叶瓶尔小草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0至70厘米。本种分布虽广,但植株小而稀少,又为民间草药,多生于温泉附近,易受人破坏。目前已经陷于濒临灭绝的境地,为渐危种。喜生于气温低、湿度大的环境,并耐瘠薄,适应性强,石缝中也能生长,在东北可耐零下40度的低温。
宽叶水韭
多年生水生草本,植株高15至30厘米。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贵州极个别地区。为濒危种。本种为沉水植物,常生于山沟小溪中或水流较慢的浅沼泽地。生存环境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韭属为水韭科唯一生存的孑遗属,对研究蕨类植物系统演化及东亚植物区系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中华水韭
多年生沼泽植物,植株高15至30厘米。又名华水韭。分布于长江流域下游局部地区。主要生长在浅水池沼、塘边和山沟淤泥土上。水非属是水韭科中唯一生存的孑遗属,没有复杂的叶脉组织,在系统演化上有一定研究价值
植物
一个无法缺失的环节
通常不被重视的植物是生物多样性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解焱指出,从生物多样性来讲,植物是最基础的。“世界上所有的生命形式综合到一起,就是生物多样性,包括了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层面上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演化的结果。它构成人类生存的生物圈环境。从全球生态看,人类生存的宜居环境———大气的组成,地球表面的温度等,都是由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所积极地控制着。比如说,现在地球大气中氧含量为21%,供给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多数物种自由呼吸,这就要归功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进而,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密切地影响着物种的存在。类似专一性的传粉动物是某些植物生殖活动的惟一媒介。如果这些传粉动物缺失,自然会导致这些植物的消失。如果没有了植物,食草动物就失去了食物来源,进而食肉动物也将逐渐断炊。而食肉动物的存在则能起到控制食草动物数量的作用,如果没有食肉动物,食草动物的过度繁衍会破坏植被,导致许多物种的灭绝。这一环紧扣一环的关联,让各物种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连带关系”更为重要的后果是,一种植物灭绝就可能导致10—30种其他生物的灭绝。
由此,植物保护便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事实上,我国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便开始关注物种多样性的问题,采集了大量的标本。目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所存的标本很多就出自那个时候。
在建立各种动物保护区的同时,对植物的保护也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道理很简单,我们要保护大熊猫,自然也要将大熊猫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加以保护,由此也便保护了一些植物。”解焱指出目前国内已有2000多个保护区,基本上每个动物保护区也是植物保护区,不过纯粹的植物保护区还是较少。
内忧外患的植物生存
作为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植物的生存却一直受制于内忧外患的压力。无声无息中,大批植物正走向濒危的状态。
植物濒危的原因非常复杂,其中内部因素非常明显。事实上,大部分珍稀濒危植物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生殖障碍问题,比如雌雄蕊发育不同步、花粉败育、花粉管不能正常到达胚囊及胚胎败育等。有些植物虽然能够结出果实,但由于其种皮坚硬,种子繁殖极为困难,常规播种很难发芽出苗,自然更新能力较弱。比如天目木兰等珍贵树种种子成熟脱落后常被动物取食,干燥后又易丧失发芽能力,影响其自然更新,因此野生植株越来越少。
然而,生存环境的破坏等外部因素却是珍稀植物走向灭绝之路的主要原因。地质史上由于陆地的隆起和下沉、冰期和冰后干热期的交替等造成大规模的气候变迁,往往使许多植物灭绝,部分得以存活的种类也因环境的变化成为稀有种类,只存在于某些特定的小片区域内,如著名的银杉、苏铁等。由于大片森林的砍伐以及耕地、经济林木地的蚕食分割,使原来大面积连片的原始森林被分割成小块,使原始森林先前大的生态系统被改变,种群变小,阻碍了种群间的物种迁移和基因流动,并在随机遗传漂变的作用下,使种群遗传结构单一化,适应能力降低,最终走向灭绝。
分布于云南西北部横断山区亚高山的长苞冷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森林采伐后,对喜阴的长苞冷杉幼树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很不利,致使长苞冷杉的更新极为困难,植株越来越少而成为濒危物种。
人类的过度利用也成为物种渐趋濒危的原因。兰花是城市绿化景观的重要部分,但野生兰花却受到毁灭性的破坏。“野生兰花的品种越奇特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解焱指出一种奇特的兰花往往卖出数十万的高价。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采挖野生兰花成了一种有利可图的活动,野生兰花资源因此受到很大破坏。
最后,引入物种也会使得生态失去平衡,导致某些物种的灭绝。紫茎泽兰是一种世界性的有毒恶性杂草。
上世纪50年代它传入我国云南省,并很快蔓延开来,昔日植物种类繁多的草地,现在被紫茎泽兰密集丛生的单一群落所代替。“引入物种还会造成基因污染问题,”解焱指出。
保护
珍稀植物堪比大熊猫
看起来,保护植物在相关领域掀起了如火如荼的保护运动。然而,相比动物来说,植物保护却是个相对冷门的领域。
姜英淑指出,植物保护首先便要对植物进行全面调查。《北京植物志》中保存了记载,比如房山曾发现过什么植物等等。但过去的植物调查并没有进行全部调查。而最为关键的是,目前植物生长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类似气候变暖、生态环境被破坏了。在这种新情况下,植物的生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谁也无法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正是在此种背景下,才有了北京市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计划。
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中国植物保护项目官员黎晓亚也表示,对植物资源的全面调查是个极为艰巨的任务。某些珍稀植物分布在深山里,至今还可能人迹罕至。
事实上,世界上已知植物超过30万种,其中有六成受到威胁,全球生物多样性遭到大幅破坏。研究指出,生物物种的灭绝速率比其自然过程加快了约1000倍。生态系统的大面积破坏和退化使中国的许多物种已变成濒危种。高等植物中濒危种高达4000—5000种,占总种数的15%—20%.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156种,约其总数的1/4.而10%—20%处于濒危状态的植物甚至比大熊猫还珍贵。
今年4月,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在武汉举行时,世界植物研究权威———植物园保护国际董事和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美国科学促进会前主席、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主任瑞文(PeterRaven)院士甚至预测,如果多种因素叠加起来,本世纪末全球80%的物种将灭绝。而这种灭绝速度,比6500万年前物种灭绝的速度快得多。而一旦全球80%的物种真的灭绝,那么地球要恢复物种多样性,至少需要一千万年。
保护措施与动物有别
保护稀有濒危植物成了全球的一个***同目标。濒危植物的保护与动物保护一样,有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几种方式。
就地保护,主要是通过在原来生境中对濒危动植物进行保护,也就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环境中受到威胁的动植物种类。“这不仅保存了植物种群,也保护了相关生态环境。”黎晓亚指出,在自然的栖息地上,产生了一系列的生物多样性,这对物种的延续性起到了极为有利的作用。
然而就地保护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拯救所有濒危植物。由此便有了迁地保护。百山祖冷杉,这一接近灭绝的“植物活化石”,自1976年以来便开始进行野生植株自然结实种子繁殖,但却未获成功。直到1991年采集到一批原生百山祖冷杉后,进行人工育苗,并将实生苗分别移植到不同海拔高度不同位置的5个地方,由此开始进行了迁地保护。事实上,“植物全球保育战略”(GSPC)的目标之一,便是到2010年全球有60%的受威胁植物得到迁地保护。
植物迁地保护的方式主要有:活体栽培、种子库、离体保存及DNA库。
黎晓亚指出,和动物相比,植物的迁地保护要方便得多,因为植物的管理和繁殖相对容易。大多数植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不苛刻。植物还具有多样化的繁育系统,其自然生殖和人工繁殖都比动物容易。
植物保护却也有其特殊性。植物园在收集和引种过程中,普遍存在来源不清、遗传混杂和盲目定植等问题,这就给被保护的植物带来一系列的遗传风险,特别是考虑到濒危物种的回归引种时,问题会更突出。
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就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遗传多样性涵盖了同一物种个体间所有遗传上的差异,它是物种生存与进化的物质基础。科学研究人员发现,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将降低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特别是物种抵抗病虫害的能力,甚至导致某些物种的直接灭绝。由于稀有濒危植物多为小居群,野生数量稀少,这在客观上造成植物园在收集、引种时的困难。由此,在植物园迁地保存的居群中,栽培的个体通常只有少数几棵成年植株,这就使得目前所保存的绝大部分稀有濒危植物没有涵盖物种足够的遗传多样性。武汉植物园曾对5株伞花木及其200多株子代幼苗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过测试。结果发现,多态基因座低于10%,表明该物种迁地保护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