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细辛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想实现稳产高产怎么种?

灯盏细辛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想实现稳产高产怎么种?灯盏细辛是新兴的支柱产业,打开了社会经济市场的大门,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药材产业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那么为了充分发挥灯盏细辛的价值和作用,就必须采用优质的栽培技术来合理种植灯盏细辛。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如何种植灯盏细辛才能达到稳产高产。

1选地整地1.1选地种植,肥效中等以上。地形比较平缓,pH值偏酸性或偏碱性,接近中和。蓄水灌溉不用水,含有机质的沙壤土较好。规定土壤种类小于国家行业标准农业残留和重金属残留,零污染,尽可能减少连作。

1.2整地施肥规定1亩施有机肥2000~3000kg,然后用机器耕种耕地。精心整地后,将土墒打开,土墒宽0.9 ~ 1.0m,沟宽0.3m,加入1亩(15)5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0g,72%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300g,混合后一起施入土面,使施肥后土面充分结合成瓦状。土粒要细,不然会影响膜。

2.用塑料薄膜移栽2.1移栽时间过早,因为降水会来而干燥,导致成活率低,生长发育势弱;移栽太晚,因为苗太老,会开花早。因此,两者都会影响灯盏细辛的生长发育,使合理成分和产量急剧下降。剑川县一般6月初进入雨季,6月份最适合移栽,尽量选择雨天和早晚。

2.2浇水并覆盖薄膜。先用透水性的水浇在土面上,然后盖紧灰黑色的塑料薄膜,用沟土在薄膜上均匀铺上1cm厚的薄土,避免塑料薄膜灼伤幼苗或被风吹走。黑色塑料薄膜种植,既能保湿、补水、除草,又能完全满足灯盏细辛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降温、湿度标准。种植后缓苗期短,生长发育势强,抽穗快,不易早花,结构合理,产量高,从而达到管理和改良的目的。

2.3移栽方法如下:株距20cm×15cm,每行种植5株。1亩相对密度为1.8万~ 2万株。用无名指和中指在地膜上挖一个小圆洞,洞的大小和深度要用灯盏细辛的根卷起来,稳稳的种下去。种植后,填充土层,轻轻夯实,使根部完全接触土壤,并彻底浇根水。同时要尽可能保证卡卡西移植。

3田间管理3.1查苗补缺移栽3天后,及时查苗,如发现缺苗或倒苗,及时补苗,保证整苗。在补植秧苗的同时,挖掘沟内细土,对潮湿面塑料薄膜裸露的区域适度加土,防止太阳灼伤秧苗。

3.2地膜带水移栽的特点是锁水,控制杂草的生长发育。但移栽后10 ~ 15d内没有降水,所以要根据情况浇水,尤其是在收叶前,防止收叶后植株因缺水而枯死。中后期降水较多,要及时排干管道,防止水淹造成褐斑。

3.3追肥移栽20天后,每袋用“同丰”培养液25g,喷水15kg,1mu用4袋,增强其生长。第一次收叶后,1亩兑水,两株中间追施20kg+复合肥(15: 15: 15)和5kg尿素溶液。之后根据苗情,结合1亩注水,施入5 ~ 10kg尿素溶液,方法同上,以保证灯盏细辛液肥饱满,营养生长。

3.4用黑色地膜除草种植灯盏细辛田间草比较少,只有少数杂草从移栽孔中长出,与灯盏细辛争肥争光泽,所以要及时拔除,及时清除沟内杂草。

3.5灯盏花移栽10d天后,会出现雄蕊。除留地外,应及时切断,以控制生殖系统的生长发育,促进营养生长、抽穗出苗和药物成分的提高,从而达到优质稳产的目的。剪下的雄蕊要晒干,单独出售。

3.6病虫害防治现阶段剑川县病虫害很少。主要病虫害有褐斑病、霜霉病、霜霉病。防治方法是每次采收后喷500-1000倍的5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600-800倍的72%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各一次,防止采收伤感,防止病虫害发生。

4采收干燥4.1采收方法据药企测算,灯盏细辛最合理的成分是叶,最佳采收期为花蕾初花期。所以一般在移栽后50天左右叶片产量接近较大水平时,用锋利的长刀收割地上的叶片,以免损伤植株的生长点。最后一次收获后30天再收获,此时叶片产量接近大,一般收获三次。收割时,要尽可能选择晴天,以利于晾晒工作。如果叶子被泥土污染了,就不能清洗了。晾干后,它们应该会自然爆炸。

4.2晾晒收割后,应及时摊开晾晒,防止因持续高温沉积而发热发霉,导致丰收。干燥时应尽量减薄,减少碾压次数。晾晒期揉捻容易造成茶叶卷成茶叶,影响外观质量。通常可以通过1 ~ 2天的暴晒来干燥。

如果天气不好,把它均匀地摊开,放在远离雨水的地方晾干。注意不要淋雨,不然容易变黑。d后可以在太阳下暴晒几个小时。灯盏细辛干品的标准要求色泽翠绿,无霉变、发黄、发黑及杂质,水分含量不超过11% ~ 15%。统一规格编织袋包装,每袋10?公斤,存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出售。